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文中簡稱“青龍縣”)的周某鋒,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多次單獨或以與他人合作的方式,組織鉤機、鏟車,擅自在該縣一處鐵礦點非法開采鐵礦石,成為一名無證采礦的“黑礦主”。最終他被法院以犯非法采礦罪判處刑罰,并被判令承擔因非法采礦造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責任。
青龍縣隸屬河北省秦皇島市,境內山嶺重疊,礦產資源豐富,是河北東部主要的鐵礦集中區(qū)之一。1980年出生的周某鋒是青龍縣人,他不甘心常年務農,這些年一直盤算著如何利用當地的鐵礦石資源走捷徑賺快錢。
2021年9月1日,周某鋒與青龍縣某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公司”)簽訂《邊坡治理協(xié)議書》。案涉協(xié)議書約定,由周某鋒在雙方商議的某地段實施邊坡治理工程,雙方同時約定,周某鋒在邊坡治理過程中,如開采出鐵礦石等附屬品,則由周某鋒自行銷售,某公司按每噸5元的標準收取服務費。
2022年5月20日,周某鋒與當地山場經營戶楊某英、肖某華簽訂轉包協(xié)議,約定將楊某英、肖某華在青龍縣某村承包的山場轉包給周某鋒,轉包價款為200萬元。十多天后,周某鋒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組織鉤機、鏟車,擅自在案涉山場中的一鐵礦點非法開采鐵礦石,結果被青龍鎮(zhèn)政府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執(zhí)法機關遂對周某鋒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2860元,并處罰款3858元的行政處罰。
受到處罰的周某鋒雖暫時有所收斂,但卻仍然沒有放棄靠開采鐵礦石“發(fā)家致富”的執(zhí)念,甚至還想與更多人合作。周某鋒與某公司在案涉協(xié)議書中對周某鋒采礦的約定,以及周某鋒通過轉包獲得案涉山場經營權的消息,經當地群眾口口相傳,引來一些投資人上門洽談合作,劉某榮就是其中之一。
周某鋒由于經濟拮據,手頭缺少用于開發(fā)的資金,所以投資人來者不拒。劉某榮于2022年7月獲悉消息后,專門前來查看。周某鋒向劉某榮介紹說,案涉地段和案涉山場有四五千噸的鐵礦石,且質地很好。劉某榮證實稱,其看到現場放置著小鏟車、干選機和發(fā)電機等設備,干選機的左側有四五百噸已經選好的鐵礦石,現場還有大量的毛礦石。
劉某榮考察后決定投資采礦。2022年7月27日,劉某榮與周某鋒簽訂合作采選鐵礦石的協(xié)議(以下簡稱“A協(xié)議”)。A協(xié)議約定由劉某榮組織工人采選,周某鋒負責辦理合法手續(xù),并提供采礦所需的鉤機、鏟車、運輸車輛,相關人力成本由劉某榮承擔,鏟車、鉤機的作業(yè)分別按每小時80元和90元的標準支付費用,運輸車出車按50元一車的標準結算費用。A協(xié)議還約定,采選的鐵礦石出售后,按每噸43.8元的價格進行結算。A協(xié)議簽訂一個月后,劉某榮組織工人采礦,毛料被拉到了水庫溝里,鐵礦石則被拉到周某鋒老家門前的空地上。
然而,由于當時周某鋒欠了不少外債,一些債主獲知其與他人合作開采鐵礦石的消息后,紛紛來到開采現場向周某鋒討債,但周某鋒無力還錢,債主便阻止劉某榮繼續(xù)開采,劉某榮干了幾天后只好暫時停工。
停工后,劉某榮依舊放不下這件事,感覺開采可以掙到不少錢,這塊肥肉不能放。于是,為了打發(fā)那些阻止開采的討債人,劉某榮邀請他的朋友李某明入股,讓其投資。但李某明表示自己手頭資金緊張,只能出部分投資款,遂提議邀請其同鄉(xiāng)毛某成也投資入股,劉某榮對此表示同意。
毛某成前往現場采集樣品后,立馬發(fā)現了其中的開采價值,遂同意出資,但提出要周某鋒提供采礦手續(xù)。周某鋒表示其有明采手續(xù),并出示給李某明,同時承諾洞采手續(xù)很快就可以辦下來。
同年8月11日,李某明、毛某成與周某鋒就前述案涉山場的開發(fā)事宜簽訂合作協(xié)議(以下簡稱“B協(xié)議”)。B協(xié)議約定,毛某成入股100萬元(實際為毛某成和李某明共同出資入股),占股25%,周某鋒占股75%,并由周某鋒提供采礦手續(xù)。B協(xié)議同時約定,周某鋒負責生產、采礦、選礦等日常管理,毛某成負責出資,用于日常開支。
B協(xié)議簽訂后,毛某成與劉某榮、李某明先期投資了30萬元、20萬元,至于剩余的50萬元,由于周某鋒的采礦手續(xù)一直未辦妥,便沒有實際支付。
就這樣,劉某榮得以再次開采十多天。連同此前一段時間的作業(yè),2022年7月至9月,劉某榮具體負責在前述的鐵礦點采礦,共開采出鐵礦石3000余噸。
鐵礦石開采出來后,下一步就是對外銷售了。按理說,既然是合作開采,那么在出售鐵礦石的時候,也應該由幾名股東共同協(xié)商。但劉某榮證實稱,周某鋒后來銷售鐵礦石的時候并沒有告訴他們,他是在過了一周之后,聽別人說自己選的3000余噸鐵礦石被周某鋒賣給了相關廠家,得款29.6萬元。劉某榮于是去找周某鋒交涉,要求結算他應得的利潤,周某鋒遂向劉某榮轉賬4萬元,劉某榮用該款支付了此前開采鐵礦石所需的相關費用。
其實,周某鋒始終沒有辦妥齊全的開采手續(xù),其向劉某榮出示的所謂明采手續(xù)只是他耍的一個小花招而已,因而周某鋒與他人合作開采鐵礦石從一開始就是非法的,故而其所得的29.6萬元就成了非法所得。
周某鋒因涉嫌非法采礦罪,于2023年7月3日被執(zhí)行刑事拘留;于8月9日被執(zhí)行逮捕。
當地檢察機關依法對周某鋒涉嫌非法采礦案向法院提起公訴。與此同時,周某鋒的非法采礦行為,破壞了礦產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經評估,地質環(huán)境修復治理費用為27.995萬元,勘察設計費用為5.5萬元,檢察機關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人周某鋒承擔地質環(huán)境修復治理責任進行修復治理,或承擔地質環(huán)境修復治理費用27.995萬元、承擔勘察設計費用5.5萬元,并在市級以上媒體公布其非法采礦破壞礦產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某鋒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采礦,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采礦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依法予以支持。因被告人的非法采礦行為,破壞了礦產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被告人周某鋒應當承擔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責任,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
2024年9月3日,青龍法院對外公布該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周某鋒犯非法采礦罪,判處其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3萬元;對被告人周某鋒違法所得29.6萬元依法予以追繳;被告人周某鋒繳納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費用27.995萬元,繳納勘察設計費用5.5萬元;被告人周某鋒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在市級以上媒體公布其非法采礦破壞礦產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并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逾期不履行的,法院將在市級媒體上刊登相關公告,所需費用由被告人周某鋒承擔。一審宣判后,被告人周某鋒未提出上訴。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張宏羽" "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