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明,1986年出生,山東萊蕪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山東大學文學院在職碩士研究生,中國文聯(lián)首屆視覺文化策展人高研班成員,現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兼秘書長。書法創(chuàng)作以楷書、行書為主,作品近百次參加國家級、省級主題展覽。
HaoXiaoming,borninLaiwu,Shandongin1986,graduatedandobtainedabachelor’sdegreefromtheSchoolofFineArts,NanjingNormalUniversity,withamajorincalligraphyandsealcutting,andnowisanonthe-jobpostgraduateattheSchoolofLiterature,ShandongUniversity,memberofCFLAC’sFirstAdvancedTrainingClassofVisualCultureCurators,memberoftheChinaCalligraphersAssociation,secretary-generalandmemberofthePresidiumoftheShandongCalligraphersAssociation.Dominatedbyregularscriptandcursivescript,hiscalligraphyworkshavebeenexhibitedatnationalandprovincialthemeexhibitionsnearly100times.
自清代以降,金石學的大興極大推動了碑學的發(fā)展,對傳統(tǒng)書法格局產生了顛覆性影響,并推動了其結構的重塑。郝曉明在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中繼承并發(fā)揚了清代碑學的理念,對魏碑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與雅致的轉化。其實踐表明,傳統(tǒng)與現代并非對立,而是可以通過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實現有機融合。
郝曉明對魏碑書法的熱愛與深入研究,源自其對書法藝術純粹而質樸的追求。他致力于探討魏碑的起源及其發(fā)展脈絡,深入挖掘其在書法文化史中的獨特地位與價值。他從《張猛龍碑》《元懷墓志》《龍門二十品》等魏碑經典作品入手,深入探究其筆法、結構及神韻,深刻理解了魏碑書法所蘊含的雄渾質樸之力,以及由歲月風霜所塑造的獨特金石氣息。這種對魏碑根源的深入探究,為其日后書法創(chuàng)作的雅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繼承清代碑學理念的基礎上,郝曉明并未局限于傳統(tǒng)魏碑筆法的既定框架,而是勇于將帖學筆法與之融合。在對碑帖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后,他揭示了碑帖之間不存在本質上的差異,二者實為同源異構,猶如同一藤蔓上結出的兩個果實。魏碑筆法以方筆為特色,通常表現出斬截剛勁的風格,而帖學筆法則更強調線條的流暢與靈動。郝曉明在起筆與收筆時保持魏碑的方峻特征,以彰顯其骨力,而在行筆過程中則借鑒帖學的圓轉筆法,使得線條更加圓潤、充滿彈性。如此,其魏碑書法作品既保留了古雅雄強的碑學風味,又增添了帖學的瀟灑與靈動,極大拓展了魏碑書法的表現力,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雅”乃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之核心標識。歷代書法家承襲儒家“雅”之理念,在書寫實踐中亦追求古“雅”,并將其視為書法藝術之最高境界。在魏碑雅化的過程中,郝曉明注重保留其獨特風格,同時進行了規(guī)整與和諧化的處理。在筆畫疏密分布方面,他更加強調勻稱與平衡,避免了過于懸殊的對比,使得整個字的重心更為穩(wěn)定。對于筆畫繁多之字,他巧妙安排筆畫間之空間關系,使字內空間通透而不擁擠;對于筆畫較少之字,則通過加粗筆畫、拉長線條等手法,增強字之視覺張力與穩(wěn)定性。同時,他還注重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關系,使整幅作品在結構上呈現出端莊大氣、和諧統(tǒng)一之氣象。魏碑的雅化,實際上是對清代碑學思想中審美追求的繼承與發(fā)揚。通過這種雅化處理,魏碑的原始粗獷之美得以在新的審美語境中煥發(fā)新生,為當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受清代碑學巨擘趙之謙、鄧石如、康有為等用墨經驗的啟發(fā),郝曉明擅長運用濃墨以彰顯魏碑書法的厚重與雄渾。濃墨書寫的線條飽滿粗壯,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能夠有效傳達魏碑的金石韻味。然而,郝曉明并未固守于單一的濃墨使用,而是根據作品的需求,巧妙結合淡墨,在需要展現虛實變化、空靈意境的場合,采用淡墨書寫,使線條顯得輕盈飄逸,與濃墨線條形成鮮明對比。墨色的豐富變化,不僅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為魏碑書法的雅化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郝曉明在創(chuàng)作中始終遵循以書法傳達文化理念的原則,將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解讀與體悟,融入每一根線條之中。其通過雅化魏碑書法的創(chuàng)作實踐,旨在將這一古老的書法藝術形式與現代社會相融合,以期讓更多人領略到魏碑書法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及其精神內涵。
(本文作者系中國書協(xié)書法評論與文化傳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書協(xié)主席團委員,曲阜師范大學美術與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