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像玫瑰/懶得開花/待到太陽/等不及了/我們才怒放。
——美國詩人查爾斯·布考斯基《完成》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jié)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短視頻的轟炸與暴飲暴食般的饑渴閱讀,而忘記了詩歌帶給我們的寧靜與美好。新年,等不及了,正是我們重新閱讀詩歌的最佳時機,我們像春風中的玫瑰與水仙,要怒放。
共同的精神內核:“我似流云獨自游”和“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新年,春天慢慢走來。這是蘇醒的季節(jié),也是我們的內心跟隨漫游的春風四處游蕩的時刻。讀威廉·華茲華斯的《我似流云獨自游》: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飄蕩/忽然間我看見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在樹蔭下,在湖水邊/迎著微風起舞翩翩……每當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們常在心靈中閃現(xiàn)/那是孤獨之中的福祉……
讀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兩首詩都傳達心緒:孤獨中的福祉,身在他處又似在故鄉(xiāng)的安定與閑適。一個是似流云般獨自游蕩的旅人,一個是顛沛貶官途中的失意之人,但都在詩歌中傳達了強大的精神內核。“我似流云獨自游”和“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兩句話分別來自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和我國宋代詩人蘇軾。有人說蘇東坡是穿越時空時最想結交的朋友,有才情,又曠達,會生活,愛美食,一定是個好玩得不得了的朋友。兩位詩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兩首詩,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韻律節(jié)拍,卻有共同的精神內核。當我們讀起來,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與感動,雖然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失落與孤獨,但都能從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與和諧,滿滿的充盈感。
湖畔樹影下的水仙花迎風搖曳,嶺南的梅香和荔枝似乎散發(fā)淡淡香味,當下的自然景物與心靈的和諧平靜,詩人們將感受到的自然撫慰自在表達,那種心靈上的愉悅,不分東西古今。自然與心靈的和諧與安靜,讓我們讀者也能真切感受,“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即使身處逆流,心靈也能獲得故鄉(xiāng)般的歸屬感與安寧。
華茲華斯自比流云,展現(xiàn)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孤獨中的自我享受;蘇軾則通過“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傳達了一種超脫物我、心靈自由的境界,都是對人生的終極思考,對內心自由的表達。從風格上講,華茲華斯的詩體現(xiàn)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強調個人情感的直接表達和對自然的感受,而蘇軾的詞則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對意境的追求和天人物我的思考。華茲華斯在詩歌中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將水仙的翩躚搖曳、大自然的美與如云朵般流浪的人表現(xiàn)得生動,細節(jié)加分;蘇軾則通過主客問答的對話形式,使得“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句詩更顯安閑曠達,寄寓著人生態(tài)度和哲學思考。
各有其美,美美與共,這就是詩歌閱讀帶給我們的奇妙感受。兩首詩在文化背景、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上都大相徑庭,但它們共同的精神內核傳達對自然、自由和心靈安寧的追求,體現(xiàn)了共通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充滿了東西方的“心電感應”。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春天的若干療愈瞬間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關于春天,詩人從來不吝嗇情感與筆墨,關于春天的若干瞬間以詩句的形式永遠封存,猶如老茶,在“逝者如斯夫”的流年中蘇醒,煥發(fā)茶香。一室春氣,只等著你打開詩卷,讀詩。
春曉的鳥鳴,春夜的雨滴,才能沒馬蹄的春草,似剪刀的春風裁出的柳芽,安靜的春山映襯著山鳥的啼聲,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春意鬧,落花時節(jié)又相逢的故人,是關不住的滿園春色,又是“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更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之思。春,是自然的嬌寵,又是人世間的背景板。多少悲歡離合都是由詩句代為搜集的春天的瞬間。
林徽因筆下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更是用婉約的五彩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溫暖又明媚的四月春景圖。全詩以諸多意象為喻,書寫細膩柔麗的情愫,表現(xiàn)出輕盈優(yōu)雅之美??此茖懘禾?,更是寫對“你”的情愫,像戀人又像母親,充滿了女性的溫柔和力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絲毫沒有頹唐、悲傷的痕跡,詩歌表達的全是幸福和美好的氣息,體現(xiàn)詩人質樸而明凈的特有風格。從細節(jié)入手,“喂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和每一個親人通信”“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不用復雜拗口的詞匯,明白曉暢,看似日常的舉動中處處體現(xiàn)真誠,并祝福每一個陌生人,愿每個人都能“在塵世獲得幸福”。詩中的大海廣闊,象征自由與理想,春暖花開又比擬美好與熱烈,在春天這個萬物萌發(fā)的季節(jié)里,詩能成為我們心靈的慰藉。通過閱讀詩歌,我們能調節(jié)情緒,找到內心的平靜。
阿蘭·德波頓《藝術的慰藉》中認為,藝術包括詩歌,能夠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去平衡自己的情緒,用另一種眼光看待自然。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慰藉作用。它能夠觸動人心,激發(fā)情感共鳴,為讀者提供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它以其精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幫助我們表達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以及通過詩歌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
具有慰藉療愈作用的不僅僅是明快歡樂的詩,例如阿赫瑪托娃的《安魂曲》深刻地表達了個人與民族的苦難,充滿了悲憫,對生命的深切同情和哀悼,同時也關注整個民族的命運,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人類苦難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美是慰藉,愛是療愈,悲傷也同樣有力量。藝術能夠賦予人的生活以意義,教會人去愛,去平衡自己的情緒。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作為承載感情和探索潛意識的重要工具,幫助我們抒發(fā)情感、緩解壓力。在春天這個新生的季節(jié),我們能通過閱讀或創(chuàng)作詩歌來調整情緒,找到內心的平靜。“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讓我們把封存在詩歌中的這些歲月瞬間緩緩朗讀,一一珍藏。
AI能成為好的詩人嗎?
在這個春天里,我們還需要注意另外一類詩和詩人——由AI生成的AIGC詩歌和AI詩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僅僅AI詩歌創(chuàng)作平臺如“九歌”和“詩三百”等已經能夠快速生成具有一定藝術品質的詩歌,其他的AIGC平臺(Kimi/豆包/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等)都能根據學習材料,根據輸入的關鍵詞和風格需求生成詩歌。該如何評價與閱讀這些詩歌呢?
AI詩歌的優(yōu)勢明顯,生成快速,風格變化多樣,不斷通過機器學習生成各種新的詩歌技巧和表達方式;有的AI詩人尤其在現(xiàn)代詩領域表現(xiàn)不錯,甚至出版了紙質圖書,比如,《陽光失了玻璃窗》(微軟小冰創(chuàng)作,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5月版)。由于海量的學習資源和高效的機器學習,AI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的詩歌,同時可以模仿不同的詩歌風格,從古典到現(xiàn)代,從東方到西方,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適應不同的創(chuàng)作需求。AI能結合不同的元素和概念,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詩歌組合,有時這些組合可能會超出人類的常規(guī)思維。
然而,AI詩歌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也非常明顯:缺乏真正的情感體驗和深度,難以完全理解和融入詩歌中的文化和歷史背景,難以突破現(xiàn)有的創(chuàng)作邊界,難以滿足所有讀者的主觀審美。
有意思的是,以上這段關于AI詩歌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來自Kimi的生成。它會像我們稱呼它們?yōu)锳I一樣,稱呼我們?yōu)椤叭祟愒娙恕?。它對“AI詩人”的認知是這樣的:“AI可以成為一位技術性的詩人,能夠創(chuàng)作出遵循特定風格和格律的詩歌。通過分析大量的詩歌數據,AI可以學習到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意象和修辭等元素,并嘗試模仿這些特征來創(chuàng)作詩歌。”
至于AI詩歌具體寫得怎么樣,可以用一個實例來展現(xiàn)。我們先讀一首巴啞啞的短詩《允許》:允許亂/允許幸運發(fā)生的同時/一些意外光臨/允許早晨醒來/天氣陰沉,心情不佳/允許錯誤/不僅僅是小的(但不允許否認)/允許列車晚點/斜陽掛樹/允許花落/允許愛情遲來或不來(背叛另當別論)/允許一事無成/允許無緣無故的哀傷/允許一個人/只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別的什么。
我把它作為學習材料,對AI進行了訓練,請AI輸出模仿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歌。經過學習,AI創(chuàng)作了詩歌《擁抱》(節(jié)選)(Kimi輸出):允許靜/允許在喧囂中尋找一片寧靜/允許夢想與現(xiàn)實交織時/一些迷茫悄然而至/允許夜深/允許星辰隱沒在城市的燈火/允許沉默/不僅僅是沉默(但不允許逃避)/允許雨落/允許傘下的世界變得模糊/允許淚水/不僅僅是因為悲傷(但不允許放棄希望)。
我們可以看出,AI的表現(xiàn)令人滿意,對于原作的模仿相當到位,格式規(guī)整,“允許雨落/允許傘下的世界變得模糊”等句子的詩味也很濃。不足之處在于題目與內容相對割裂,“擁抱”和后面的允許關聯(lián)度不大,而且意向浮于表面,內在的情感理路不夠流暢,AI生成的痕跡重了點。
為了避免機器生成的痕跡,我把題目定義得更為具體,定為《貓咪的允許》,從寵物這個具體層面讓AI進行模仿寫作。我們來看看AI創(chuàng)作的《貓咪的允許》(節(jié)選):允許懶/允許陽光下伸個懶腰/允許在溫暖的午后/一個意外的小憩/允許玩/允許毛線球滾動的軌跡/允許追逐自己尾巴的/小小冒險/允許好奇/允許對世界保持好奇/允許探索每個角落的/秘密和奇跡/允許獨立/允許在夜晚獨自守望/允許在星光下/沉思和夢想/允許撒嬌/允許在主人膝上打滾/允許用柔軟的呼嚕聲/表達愛意/允許自由/允許在窗臺上自由眺望。
我們看一下人類詩人的表現(xiàn),我請身邊一位未滿18歲的小詩人寫了首《貓咪的允許》,小詩人受過良好的寫作訓練,發(fā)表過一些作品?!敦堖涞脑试S》:允許擼/輕柔地/允許梳毛/也一定要輕輕地/允許撫摸/允許擁抱/允許在下午什么都不用做的天光中/慢慢地給貓咪梳下巴/允許量我的胡子/允許揉揉大胖臉(但不允許拉尾巴)/允許干凈的水/允許帶小魚干的貓糧/允許貓條/允許帶藍色羽毛的逗貓棒/允許紙箱盲盒/但不允許/粗魯地打擾與特別的大聲/允許一起在溫暖的被窩里/打呼?;蛘咦鲂o聊的事情/無論用“貓語”還是人類的詞匯/討論天氣,討論氣味/允許發(fā)呆/允許無所事事/允許你給我一個名字/允許你給我一個家/允許你愛我/也請你允許我信賴你依靠你/允許我們一起幸福/一直一直/用戴了白手套的小爪子蓋章/一定一定。
對比下來,小詩人創(chuàng)作的《貓咪的允許》,情感流動更為自然、連貫,以貓咪的第一人稱的寫作方式讓人受到感染,仿佛在聽貓咪的內心表白,又溫暖又可愛,讓人感覺到毛茸茸暖洋洋。在對文字和句式的駕馭上,小詩人也顯得更游刃有余,對于原作的模仿有之,痕跡不明顯,源于對貓咪生活的觀察,比如紙箱,比如帶藍色羽毛的逗貓棒,提供了很多細節(jié),增強了親歷感,有嶄新的詩意流淌,是一首有趣的詩。
“允許你給我一個名字/允許你給我一個家”“允許我們一起幸福/一直一直”是點題句,用給貓咪起名字,把貓咪作為家庭成員,呈現(xiàn)感人的細節(jié),真情真切。而相比之下,AI的詩作相對就流于平淡,對于貓咪的描繪集中在追逐、撒嬌、自由等等,偏向俗套,缺乏具體的細節(jié),所以感染力也受到損害,較之人類詩人所寫的《貓咪的允許》缺少一些童趣和流暢性。
所以,要成為一位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和表達情感的“好詩人”,AI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在真正的觸動人心方面,AI暫時還無法取代人類。
未來已來,2025年的春天來了,詩意仍濃,情感仍然滾燙,也許世界紛紛擾擾,仍有詩歌可以縫縫補補。所以,在這個新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起來讀首詩吧,感受詩歌的流淌,讓心靈得到療愈,體會AI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激發(fā)的創(chuàng)作潛力與局限,感受生而為人的價值和驕傲。無論由誰創(chuàng)作,詩是歌唱,詩是表達,詩是感動,詩是療愈,讀詩是最適合在春天里做的事情。
萬宇: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全民閱讀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