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款待
每到春節(jié),娘早早
就備下了,炒米糖,糍粑,酒糟
綠豆皮,灌臘腸
甜的,成的,腌的,熬的
自己卻像個客人
三十年異鄉(xiāng)
再回來,跪在娘墳前
娘一定是心疼,用一場大雪款待我
挑刺
母親捏緊指頭
針尖,一點點撥開皮膚
斜里挑出幾乎看不見的刺
放到父親手心
再抹上些許細鹽
一連串動作,嫻熟,準確
荊棘的,谷芒的,木屑的
五十多年了,仿佛父親身上
有嘮叨的母親,太多挑不完的刺
父親走了多年。他墳頭那棵枯去的
苦楝,一直扎在母親心里
父親的襯衫
雨還在落。父親身上
那件襯衫,汗水與雨水交織的
含水量,剛好等于一場秋雨的雨水量
所含的鹽粒,也剛好等于
灶頭那只土陶罐里的鹽
母親扯住衣角
靠近灶口,不管怎么烘烤
這件藍色襯衫
仿佛門前那條窄窄的夏水
始終保持著父親的水位
江左岸
沿長江流向,臨江小城是一枚靜臥的
鳥巢。父親在左岸。7.5公里華容古道
一處敗筆
在左岸。楊林山是歷史登岸的碼頭
江水泥沙俱下,濁了又澄清
628號樁位柱在隱喻什么
岸邊,翻耕過的泥土
散發(fā)出新土的氣息
夜幕降臨,母親點亮燈盞
一個舊時的童養(yǎng)媳,身影映襯在江底
像苦膽
手寫體
潦草的字體,暗臺風(fēng)雨
誰從一撇一捺里捕捉
歲月的蹤跡
筆畫曲折如額頭皺紋
涂抹過的錯別字似一塊疤痕
點亮火字旁,佝僂的背影
正好和墻角的犁重疊
點帶鉤的慣性,像一葉肺
能觸摸到你的肺活量
這封父親早年的舊信
隨意放在桌面
云層里的夕陽,仿佛一支
被灰塵包裹的四環(huán)素消炎膏
從門縫擠進來的一束光
投射在泛黃的手寫體
犁,及一頭父親的牛
誰能把一頭牛
從偏旁,牽出來
小時候,曾踝著犄角爬上牛背
回到圈欄。母親掌燈
父親抱來新草
看它反芻,搖尾,驅(qū)趕蚊蠅
星空下,倚靠欄邊的犁
滿身牛味
而今,這張結(jié)實的犁
被閑置在這里了
如果牛突然竄出,啤一聲
不知那幾畝稻子是否會將它們
一眼認出
拾柴的人
陪父親散步
和以前一樣
父子倆說不上幾句
路上散落著些許枯枝
他下意識彎腰撿拾
夠一把
便放到路邊
轉(zhuǎn)身時,再集合成一捆
我抱在胸前
被他拽過去
扛在了自己肩頭
他走得有些趔趄
一截掉落的灰色枝干
像一道傷口
將我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