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乒乓球男子團體決賽中,由王楚欽、樊振東、馬龍組成的中國乒乓球隊奪得金牌。同時,已參加4屆奧運會的馬龍也收獲了自己的第6枚奧運金牌,成為中國奧運史上首位“六金王”。他被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正式認證為“最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
榜樣故事
茁壯成長的天賦型選手
茁壯成長的天賦型選手
馬龍5歲開始學打乒乓球,15歲入選國家隊。2006年,年僅18歲的他出征德國不來梅世乒賽團體賽,拿到了第一個團體世界冠軍。
年輕,天賦極佳,獲勝率高,馬龍很快成為國家隊男隊重點培養(yǎng)隊員。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馬龍作為國乒的陪練,幫助隊友備戰(zhàn)奧運會。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馬龍出戰(zhàn)乒乓球男團比賽,摘得人生第一枚奧運金牌。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已是隊長的馬龍拿下單打冠軍,并成就了“大滿貫”(指包攬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杯三大賽的單打冠軍)。
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馬龍再次衛(wèi)冕男單冠軍,成為唯一一個“雙圈大滿貫”(指三大賽中至少兩次獲得單打冠軍的榮譽)球員。
馬龍被隊友親切地稱為“龍隊”,這一稱號一直叫到現(xiàn)在。
低谷期與“心魔”較量的“勞模”
2012年,拿到第一枚奧運金牌后,馬龍開始有了心理包袱:“自己是奧運冠軍,不可以再輸球?!?/p>
其實從2009年至2013年期間,馬龍三次參加世乒賽都止步半決賽。登上世界第一寶座,卻面臨三大賽單打項目戰(zhàn)績不佳,馬龍一度認為自己已經(jīng)“輸無可輸”,甚至考慮過退役,但對乒乓球的熱愛和對冠軍的渴望促使他堅持了下來。
為了不輸球,馬龍變得更加刻苦。他每天都重復著從宿舍到訓練館的單調(diào)生活,高強度且長時間的訓練模式甚至招致了陪練的“抗議”。馬龍永遠是隊里訓練時間最長、最刻苦的人,而且訓練、治療、整理器材……每個環(huán)節(jié)與細節(jié),他都有著嚴格的計劃,被公認為“勞模”。
終于,在2015年的蘇州世乒賽上,突破“心魔”的馬龍在男單決賽中奪冠,就此打消了離開賽場的念頭。他與記者打趣說:“不打球我好像也不會干別的?!?/p>
克服傷病、從頭再來的戰(zhàn)士
因常年征戰(zhàn),馬龍的腰部、頸部都有過傷病,手腕和膝蓋已經(jīng)超負荷,左腿膝蓋的磨損、鈣化越來越嚴重。為了能繼續(xù)站在賽場上,為了不影響參加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2019年8月,馬龍接受手術,希望康復后一切從頭開始。然而手術很成功,過程很煎熬。成功的是,手術讓馬龍的職業(yè)生涯再次延長;煎熬的是,從頭再來的方式,是以失敗開始。
在2019年和2020年舉行的幾場重要比賽中,馬龍都沒有獲得冠軍,甚至有時連領獎臺都沒有登上去。那時的馬龍無比沮喪:“腿是回來了,球沒了?!?/p>
但是馬龍沒有放棄,堅持近乎嚴苛的訓練,直到2020年的國際乒聯(lián)總決賽上,馬龍再次獲得單打冠軍。
保持熱愛、全力以赴的赤子
在巴黎奧運會的戰(zhàn)場上,馬龍的角色已悄然發(fā)生改變,他不再是沖在前面的“一單”,而是變成了“穩(wěn)定軍心”的“三號選手”。
馬龍?zhí)寡裕屠鑺W運會雖然是他的奧運“最后一戰(zhàn)”,但從未考慮過“掛拍”時間。就像他曾說過的:“這項運動陪伴了我30多年,乒乓球讓所有人知道我,也帶給我很多的尊重、榮譽和幫助,當然乒乓球還給了我很多刻骨銘心、記憶猶新的激動時刻,所以我沒辦法不喜歡。我的目標早就變成了站在我熱愛的球臺前繼續(xù)打球,我能做到的就是,不問終點,全力以赴?!?/p>
(摘自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
榜樣啟示
從乒乓小將到國乒的主心骨,再到令人贊嘆的“雙圈大滿貫”,背后是馬龍對乒乓球一如既往的熱愛,對捍衛(wèi)國乒榮耀、國家榮譽執(zhí)著的堅守?!盁釔劭傻謿q月漫長”,親愛的同學,希望你也能和龍隊一樣,堅守初心,不畏挑戰(zhàn),為自己熱愛的事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