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人的藝術想象力并不僅僅存在于口口相傳的神話中,更創(chuàng)作有大量真切的藝術品,讓你看得見、觸得著、聽得見,直達你的心靈深處,與你產(chǎn)生共鳴。
出土自三星堆二號坑中的青銅立人像經(jīng)過精心修復,整體形象基本完整,成為三星堆出土青銅造像體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十分引人注目。
青銅高臺立人像光華熠熠、氣勢磅礴,以1:1的比例仿真鑄造,如此巨大的青銅立人像,在商周考古中聞所未聞。遠觀立人銅像體態(tài)修長,端正直立,雙臂平抬,雙手對握為環(huán)形,手握有物已失。近觀立人銅像,著紋樣華麗的冠服,裸露十趾,兩足正立。足下是兩層高臺,裝飾4個連接為一體的獸首,獸首作細目翹鼻獨角狀。這尊銅像巍巍立定在恰以容足的高臺上,雙手握物,極目遠眺,好似在奉獻,又好似在默禱,氣度莊重肅穆,神情祥和虔誠。
青銅立人頭著筒形高冠,刺簪束發(fā),冠分上下兩層。下層飾回紋一周,紋作兩排平行。上層為大眼獸面之形,僅為一對帶眉毛的大眼睛,耳鼻均無。獸面雙目中的兩睛略為圓形,處在冠面兩側(cè)位置,眼形球體很大,大到漲出眼眶之外。立人冠式為獸面冠,獸面的眉心有一圓形裝飾,或以為是太陽象征。太陽是為天眼,獸面的雙目與太陽圖像同在,立人冠可稱為“天目冠”。
立人像方面寬頤,鼻梁高?。浑p唇緊閉,兩耳外張;重眉舒展,清目極遠。堅毅中顯露出一種虔誠,和善中透射出一種肅穆,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情。外角明顯翹起的杏仁雙目,讓人感受到目光炯炯。
立人像冠服所飾紋樣繁縟,袞衣繡裳的飄逸華美透過斑駁銹色暢達地放射出來。那些細膩的刻畫,將立人本體的高貴表露無遺。立人像身軀挺拔,身穿緊袖內(nèi)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內(nèi)衣無領窄緣,長袖短擺,袖長及腕,擺平及胯,向右開衫,腋下系扣。外套為半臂短袖,袖口寬緣,衣擺稍長于內(nèi)衣,向右開襟。下裳實為裙裝,開為前后兩片,前高后低,前片平齊過膝,后片叉分及足。在立人像衣外還有一條大帶,大帶作編織之形,沿外衣緣口左斜跨肩,兩端于背后肩胛處結(jié)扎。
立人衣裳繁紋滿飾,紋樣構(gòu)圖取圖案化形式,對稱工整,有大塊單元,也有連續(xù)小圖,應為錦繡織物。半臂外衣紋樣最精,紋樣分為兩組,以前后中線為界。前后中線構(gòu)圖相同,用相間的一旋一圓的眼形圖案組成垂直紋飾帶,將外衣中的圖案分為左右兩組。左側(cè)一組為排列成方陣的4條龍紋,龍紋兩兩相背,龍爪緊握為拳,龍翅高展,龍鬣飛揚,迅雷疾風,威之武之。右側(cè)一組為豎向平行排列的兩排獸面紋,構(gòu)圖簡約,稍見眉目而已,春煦秋陽,溫之靄之。
下裳前后擺紋樣雷同,紋分兩段,均為獸面圖像。上段為大眼獸面,主體為圓形雙目,兩眼間有鼻形圖案。下段前后各有4張倒置獸面,獸面一般也是只表現(xiàn)雙目,但戴有三齒高冠。這樣子是獸是人,尚不能判定。
華服之外,立人像身上可能還有過一些佩飾。在兩耳下廓有佩戴飾物的透孔,在腦后存有插簪的斜孔,表明立人原本有簡單的首飾。在手腕和足踝處,又分別見到環(huán)形裝飾,可能表現(xiàn)的是手鐲和足環(huán)。
我以為三星堆祭祀坑埋藏的是古蜀時代智慧的結(jié)晶,那都是古蜀時代獨特而精彩的文創(chuàng)作品,是記錄一個地區(qū)一個時代思想的文化遺產(chǎn)。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賞析
本文說明介紹了三星堆二號坑中的青銅立人像,讓讀者感受到古蜀人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文章按照空間順序,先從遠、近兩個角度總體介紹了青銅立人像,使讀者對青銅立人像整體印象有所了解;接著自上而下分別介紹青銅立人像的冠、面、衣、裳、佩飾,說明具體翔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