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NuEVI
時間來到了2017年7月2日,EVI演奏家Steve Anderson在某某氣流控制樂器論壇發(fā)出了這樣一個帖子,帖子的大意是:“EVI正面臨危機!我的MIDI-EVI已經(jīng)用得很舊了,我想要一個新的EVI,可是市面上已經(jīng)沒有EVI在銷售。如果我的MIDI-EVI損壞了,一是找不到人修理,二是即使找到了,修起來也不會便宜,因為早期的零件已經(jīng)非常難找到。我詢問過各個電子樂器生產(chǎn)商,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再生產(chǎn)EVI,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原因大多是過小的市場。另外,我也聯(lián)系過Nyle Steiner本人,他告訴我,他已經(jīng)不再制作MIDI-EVI了,也沒有其他什么人在制作EVI,雖然他現(xiàn)在正在開發(fā)一種基于Arduino的EVI,但是還沒到可以為別人定制的程度。就這樣,我們沒有EVI可以用了。希望有人可以幫助我們?!辟N子發(fā)出后,并沒有得到特別大的反響,好像沒有人會在意EVI的消亡。在這之后,Steve繼續(xù)在網(wǎng)絡上尋找可以提供幫助的人,甚至他自己也開始研究如何制作EVI。終于,Steve找到了瑞典人Johan Berglund,Johan是名多才多藝的軟件工程師,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自己開發(fā)出了幾種基于Arduino的木管樂器指法的氣流控制樂器,在程序設(shè)計方面已經(jīng)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Steve的請求下,Johan答應在自己的程序上進行改造,以適應小號的指法。曙光出現(xiàn)了!在Steve的倡議下,他和Johan在HACKADAY網(wǎng)站開展一個計劃,名稱叫“DIY EVI-Style Windcontroller”。Steve負責提供EVI相關(guān)的資料和樂器作參考,并負責設(shè)計制作PCB(印刷電路板),Johan負責程序的編寫和機械外形的設(shè)計。在這期間,為了解決一些硬件設(shè)計上的難題,他們還特地通過EVI演奏家Mark Steiner找到了Nyle本人并請教,僅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新一代的EVI誕生了——“NuEVI”(圖6)。
當NuEVI初見成型后,Mark Steiner將一支帶給了Nyle Steiner。Nyle對NuEVI的制作工藝、外形、響應速度,以及操作方便程度都贊嘆不已,并感到很欣慰,EVI終于有希望可以繼續(xù)流傳下去。
出于對Nyle Steiner的致敬和尊重,NuEVI仍然采用了類似MIDI-EVI的外形,主體是用3D打印材料制作,上下蓋則是透明的亞克力材料。NuEVI具有所有MIDI-EVI的功能,包括Vibrato鍵、彎音(Pitch Bend)、咬合傳感器(Bite Sensor)、唇部附加傳感器(Lip Sensor),和MIDI-EVI原有的組合鍵快速選擇音色功能。與20年前相比,現(xiàn)在微控制器擁有更快的運行速度和更大的內(nèi)存容量,Johan Berglund憑借現(xiàn)代微控制器的優(yōu)勢,還為NuEVI添加了很多新的功能。
Oled顯示屏:在NuEVI底部有一個0.96平方英寸的Oled顯示屏,通過旁邊的菜單按鍵,可以輕松直觀地對NuEVI的各種參數(shù)進行調(diào)節(jié),不用再像MIDI-EVI那樣要去旋轉(zhuǎn)各種旋鈕。
更高的MIDI CC分辨率:NuEVI不僅可以像其它氣流控制樂器一樣輸出7Bit(127階)的MIDI CC信號,還可以兼容NRPN功能,輸出14Bit(16383階)的高分辨率MIDI CC信號,配合擁有NRPN功能的軟件或者硬件合成器,可以使濾波器開合更平順,不會再有由于分辨率不高而造成的“拉鏈”聲。
更多樣的信號輸出接口:和所有MIDI設(shè)備一樣,NuEVI具有普通DIN5 MIDI接口,可以連接大部分的聲卡和硬件合成器或音源。它還具有USB接口,用于傳輸MIDI數(shù)據(jù)和更新固件,可以直接連接電腦或者iPad等移動設(shè)備。除此之外,NuEVI還具有無線MIDI(wireless MIDI)功能(可選),使演奏者在現(xiàn)場演出時不再受到數(shù)據(jù)連接線的束縛,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與現(xiàn)在市面上一些氣流控制樂器所具有的藍牙MIDI功能相比,NuEVI所使用的無線MIDI系統(tǒng)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穩(wěn)定的連接。在NuEVI CV和NuEVI plus這兩個升級型號上,Johan Berglund還提供了Breath CV和Note CV接口,方便模擬合成器玩家外接模塊式合成器。
循環(huán)和弦(Rotator Chords)和自動和聲功能(Automatic Harmony):MIDI-EVI可以通過快捷組合鍵使演奏者演奏的單音輸出成平行和弦(Parallel Chords),并能在演奏中快速更換和弦,NuEVI同樣具有這項功能,而且還具備兩個新的和弦功能。循環(huán)和弦是由薩克斯演奏家Michael Breaker提出并首次應用在他的專輯和現(xiàn)場演出中,與平行和弦不同的是,它可以使每次由單音轉(zhuǎn)換成的和弦都有著不一樣的性質(zhì),通過精巧的安排,可以給聽眾帶來很大的聽覺沖擊力和神秘感。另外一個自動和聲功能是在近期的固件(Version 1.4.6)中加入的,通過事先設(shè)定調(diào)和調(diào)性,它可以將你吹出的單音自動配上符合調(diào)性的密集型四聲部和弦,好像一個人在演唱事先編排好的四重唱,效果同樣酷炫。這兩項功能使得NuEVI變得極為獨特,目前,在其它氣流控制樂器中都沒有類似的功能。
NuEVI面市以來,Johan Berglund在軟件方面仍在持續(xù)地做著改進,不斷加入新的功能。
關(guān)于EVI發(fā)展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市場
氣流控制樂器出現(xiàn)至今已經(jīng)50多年,從硬件角度來講,制造技術(shù)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困難。當年難以獲得的氣壓傳感器,現(xiàn)在也有很多的國內(nèi)外半導體廠商在生產(chǎn),而且性能更好、更便宜。如今的微控制器性能有著較二三十年前近百倍的提升,可以應對更多的任務。軟件方面,包括Johan Berglund在內(nèi),GitHub上至少有三到四位軟件開發(fā)者將他們設(shè)計的程序開源,分享出來。所有的這些硬件上的進步,和軟件上的豐富,都為氣流控制樂器的普及創(chuàng)造著條件?;谀竟苤阜ㄏ到y(tǒng)的氣流控制樂器,近些年無論在產(chǎn)品種類和銷量上都有著顯著的上升,但是基于銅管指法的產(chǎn)品卻幾乎沒有。
通過Steve的不懈努力,結(jié)合Johan的精湛工藝,EVI似乎獲得了新的生命,但是畢竟NuEVI還是需要一個手工制作的過程,EVI樂器“購買”的問題僅僅得到了改善,生產(chǎn)周期長的問題還是需要得到解決,而且如何擴大EVI的市場,似乎還不是Steve和Johan最關(guān)心的問題。到目前為止,EVI還沒有碰到像Michal Breaker對于EWI一樣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在早期AKAI剛剛推出EVI-1000的時候都找不到除Nyle以外的另一個能夠作演示宣傳的演奏家,Nyle只能親自上陣。據(jù)EVI演奏者和EWI演奏者的敘述,EVI對于小號樂手的上手難度較EWI對于薩克斯樂手的上手難度要大得多。EWI對于薩克斯樂手來說可能只需要幾天來習慣觸摸按鍵和八度滾輪的操作即可,而EVI對于小號樂手來說,不僅要習慣觸摸按鍵的觸感,平時主要負責支撐小號和微調(diào)音準的左手,現(xiàn)在也要負責八度滾輪和下純四度鍵,這對小號手來說非常的難以適應,如果想在EVI上達到你平時小號的演奏技術(shù)水平,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不斷練習。這兩個因素也許是EVI無法得到推廣的重要原因。
另外,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氣流控制樂器都自帶合成器和音頻輸出,而目前NuEVI自身不具備合成器功能,它只是一個MIDI控制器,需要連接外部設(shè)備(軟硬件合成器或音源)才能發(fā)聲,對于剛剛接觸氣流控制樂器的初學者來說,如何購置軟件和編輯音色就成了一道門檻。音樂愛好者買到一個新樂器,最想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可以吹出聲音,而不是要面對一些從未謀面的軟件和專業(yè)術(shù)語。專業(yè)演奏者可能不太在乎這一點,但是面對普通音樂愛好者內(nèi)置合成器可以大大降低這個門檻。
易用性
EVI也有它相對于傳統(tǒng)小號的優(yōu)勢。Nyle曾經(jīng)表示,他最初的想法是想創(chuàng)造一個以實體小號為界面,可以連接合成器演奏的裝置。不但要容易演奏,并且能在那上面發(fā)展出一些新的演奏技巧。而且他認為如果設(shè)計時過多地以實體小號為基礎(chǔ),最終的結(jié)果會是將實體小號的缺點也一并帶回到這個裝置上。Nyle用純粹的簡單機械和電子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在EVI的實際演奏中,演奏者只需控制吹入傳感器的氣壓大小來控制音量和濾波器頻率,通過四個按鍵和八度滾輪的組合,就可以吹出七個八度內(nèi)的所有音。它吹奏起來毫不費力,可以長時間連續(xù)演奏,不像實體小號,不僅腹部要用力,手臂要有支撐力,吹奏的準確性也會隨著嘴勁的不斷消耗而降低,因此必須要時不時的休息來恢復嘴勁。吹奏EVI原則上講,只要人的頭腦還清醒,就可以一直練習下去。因此,EVI不僅是一個樂器,也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銅管輔助練習工具。另外,EVI的七個八度內(nèi)的每一個八度的指法都是一樣的,演奏者可以用一套相同的指法組合在七個八度內(nèi)快速地隨意游走,在音域上令傳統(tǒng)樂器無法匹敵,實際演奏效果非常的驚艷華麗。Michal Breaker和John Swana都經(jīng)常在他們的演出中運用這樣的技巧。
對于個人而言,我認為EVI已經(jīng)克服了小號最難以控制的那部分,就是如何控制氣息,如何控制嘴唇周圍的肌肉。專業(yè)小號樂手每天的練習,大多數(shù)時間目的都是為了讓嘴唇和身體能夠保持狀態(tài)。無論是音程練習、音階練習,或吐音與手指的練習,嘴唇及其周邊肌肉才是承擔了最多負荷的身體組織。很多小號初學者,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握控制嘴唇肌肉的能力,因此才會出現(xiàn)音色不好聽、吹不出高音,或者沒有耐力等“力不從心”的問題。至于手指,雖然也需要刻苦的練習,但我相信小號的指法相比薩克斯等木管樂器的指法已經(jīng)簡單很多了,只有三個鍵,七種組合。而EVI只是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八度和下純四度)來代替唇部的運動而已。所以,沒有人演奏EVI,是因為練習EVI對于小號樂手來說會像學習一樣新的樂器嗎?我不覺得,那么是小號樂手很“懶”嗎?我也不那樣覺得。
只能說造成EVI今天這樣的局面,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觀念的轉(zhuǎn)變
除了EVI樂器很難買到之外,影響EVI推廣的原因還有,很多專業(yè)的小號演奏者對電子小號樂器往往都是以一種“玩具”的心態(tài)來看待。不可否認,真實小號是完全不可能被EVI類電子樂器替代的。如今很多的真實樂器的音色都可以被采樣合成器模仿得幾乎可以亂真,但是真實銅管樂器獨奏的音色至今都無法用數(shù)字手段模仿出讓人信服的效果。對于專業(yè)銅管演奏者來講,這種僵硬,難以控制,毫無表情的合成器音色帶來的反饋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似乎,演奏家們高超的手指技巧和飛快的吐音技巧都被禁錮在了真實樂器上。但是,對于小號演奏者來說,如果可以放下這種固執(zhí),嘗試用其它音色來演奏,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音色都比模擬小號音色更適合用EVI來演奏。即使是用最簡單的鋸齒波(Saw Tooth Wave)波形加上簡單的濾波器控制,就可以演奏出溫暖且具有層次感、反應迅速的音色。在NuEVI上集成了豐富的表情控制,你可以在它上面實現(xiàn)幾乎所有的小號技巧,比如雙吐、三吐、滑舌、顫音、滑音等等。如果克服了指法不習慣的困難,觸摸按鍵也可以給你帶來比真實按鍵更快的反應速度。
由于音色的原因,古典小號演奏者會覺得EVI幾乎沒有可以登上舞臺的機會,但其實已有少許的EVI相關(guān)古典作品問世,如法國作曲指揮家Maurice Jarre為Nyle Steiner創(chuàng)作的《Concerto for E.V.I》,美國作曲家Lennie Moor為EVI和弦樂隊所創(chuàng)作的協(xié)奏曲《Awaken》,Jack Kramer的古典EVI專輯《Jack Kramer Plays Classical EVI》,這些作品都沒有用EVI特意去模仿小號的音色,而是將合成器音色用古典的演奏方式帶入到作品中。同時,這也不妨礙EVI成為居家,或者旅行中的靜音練習工具。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臥室、公園、動車、賓館里練習,只要你帶上耳機,不會打擾到任何人,外部聲音也打擾不到你。對現(xiàn)代音樂演奏者來說,EVI似乎就是為他們而生的,與演奏古典音樂的EVI演奏家鳳毛麟角相比,自EVI發(fā)明以來,活躍的EVI演奏家基本上都是演奏現(xiàn)代音樂的。無論是傳統(tǒng)爵士、流行或者實驗音樂,EVI都可以與之無縫連接?,F(xiàn)代音樂演奏者與生俱來的包容度,使EVI成為他們盡情發(fā)揮、放飛自我的趁手工具。
任何一項新技術(shù)在最開始可能都不太會被大眾所接受,就好像微信錢包和支付寶剛出現(xiàn)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它們沒有使用現(xiàn)金那樣安全,但是到今天,當人們體驗到了它們帶來的便利后,很少人會再回頭使用現(xiàn)金了。EVI不會也不可能替代真樂器,但是它為轉(zhuǎn)閥(活塞)樂器演奏者提供了更多樣的練習方式和演奏方式。沒有人知道NuEVI的未來是會欣欣向榮,還是繼續(xù)被遺忘,木管樂器愛好者在電子樂器方面有著眾多的選擇,我想銅管樂器愛好者也同樣值得擁有這樣的選擇,哪怕只有一種。
結(jié)束語
EVI所謂的“鼎盛”時期,應該是80年代中后期,隨著Nyle移居洛杉磯,成為一名Studio音樂家后,影響了一批小號演奏者和薩克斯演奏者。如今相對比較“年輕”的EVI演奏家都是在80年代中后期開始接觸EVI的,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年過半百。隨著AKAI EVI-1000的停產(chǎn),時至今日,如果問起年輕音樂人是否聽說過EVI,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更不用提有年輕的EVI演奏家出現(xiàn)了。但是我個人覺得,隨著NuEVI的進一步推廣,情況應該會好起來
老一輩EVI演奏家有Nyle Steiner(EVI發(fā)明者)、Sam Zambito、Bruce Cassidy、Judd Miller、Matt Traum(Patchman Music創(chuàng)始人)、Mark Hatch、Mike Metheny(Pat Metheny兄弟)、Jack Kramer、Mark Steiner(Nyle Steiner的侄子)、Jams Morrison(澳大利亞爵士小號演奏家)、Douglas Lyons(圓號演奏家),等等。近些年比較活躍的EVI演奏家有John Swana(爵士小號演奏家)、John Davaser(格萊美獲獎者)、Derren Barrett(爵士小號演奏家),等等。
注釋:
參考來源:網(wǎng)站:“www.youtube.com“,頻道:Itai Weissman,標題:Conversation with Steve Anderson-Save the EVI initiative,首播日期:2021年2月22日
圖片來源:“berglundinstruments.mediari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