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廣州的體育場館又要大翻新了!為了讓市民更舒適地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更好地迎接在“家門口”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廣州多座體育場館都在密鑼緊鼓地開展翻新工程,齊齊“變美”迎客。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睇“體”威水史
坐落在天河區(qū)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于20 01年,曾經(jīng)是國內設項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體育中心,承辦過20 01年的“九運會”以及2010年的亞運會。
翻新關鍵詞:低碳節(jié)能智慧示范場館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在翻新中圍繞“綠色”“低碳”的宗旨,選用了光伏發(fā)電板、再生混凝土等綠色技術和環(huán)保材料。此外,本次翻新還融入了如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等新科技,著力打造“智慧”場館。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睇“體”威水史
位于越秀區(qū)中山三路的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開展體育活動的歷史始于唐代,這里被譽為“千年體育場”和“嶺南體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我國現(xiàn)存歷史較悠久的體育場之一。這里見證了兩屆全運會、廣州亞運會等重要賽事,承載了深厚的城市記憶。
翻新關鍵詞:嶺南風韻
本次翻新在延續(xù)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傳統(tǒng)外觀的基礎上,融入嶺南建筑特色。體育場外立面的主色調源于傳統(tǒng)騎樓和木構建筑。另外,頂棚、立面、柱式等設計也充分展現(xiàn)了嶺南建筑特色。
同學們知道嗎?體育場的北側還將建一座博物館——廣東省體育博物館。這里將會展現(xiàn)體育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廣州日后又多了一個博物館好去處!
越秀山體育場
睇“體”威水史
越秀山體育場地處越秀山的南麓,位于廣州傳統(tǒng)中軸線上,與五羊雕像、中山紀念堂等廣州地標性建筑“做鄰居”。19 5 0年10月,越秀山體育場正式投入使用,并承辦廣州市第一屆人民體育運動會。至今為止,越秀山體育場已前后開展了九次翻新工程,這次是它的第九次“變身”。
翻新關鍵詞:“還原”與“相融”
在本次翻新中,越秀山體育場通過參考歷史照片,還原了其門樓建筑的歷史特點,同時著重“融入”越秀山的美景,與廣州傳統(tǒng)中軸線相呼應。藍色的跑道、深綠色的擋墻、漸變黃色的座椅以及灰色的看臺蓋罩,凸顯巧思的色調設計既亮眼又完美搭配周邊的自然美景。
另外,本次翻新還新增了AI 智慧健身導引系統(tǒng),市民無須配套任何設備,僅需走過就可以準確知道自己的運動距離、時間和消耗熱量。汗水與努力的“數(shù)據(jù)化”可以有效激勵大家多多健身。
天河體育中心
睇“體”威水史
天河體育中心始建于19 8 4年,開創(chuàng)了全國最早同時建成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種場館的先河。天河體育中心是廣州的體育勝地,見證了無數(shù)精彩的體育賽事。這里因成為“六運會”的主會場而“一戰(zhàn)成名”,也是廣州馬拉松賽的起點。
翻新關鍵詞:修舊如新
室外要提升整體景觀;“燈”要更多更亮;燈光設計要與廣州新中軸線上的燈光互動……為進一步滿足市民、賽事觀眾的需求,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天河體育中心計劃進行一系列翻新工程。另外,中心內的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也要同步升級改造,具體包括調整觀眾席座位、增加顯示屏等。
廣州的體育場館乘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東風換“新顏”,在保留廣州體育記憶的同時,展現(xiàn)出屬于這座城市的體育活力。據(jù)了解,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華南農業(yè)大學綜合體育館等體育場館都在積極“變身”哦,讓我們一起期待它們早日竣工,為市民帶來全新的運動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