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涼,晚秋的冽風里,已滿是清冷之意。周末一個難得放晴的早晨,我與家人一道,徑往翁家山賞秋。
行至山腳,墨綠色的山,紅黃色的葉,碧藍色的水,不知不覺中將眾行人環(huán)抱進這山水畫中,想來竟似人在畫中游一般。
山腰處有一間茶屋,陽臺上一頂篷,幾張桌子,數(shù)十把椅子,再沒有其他。群山環(huán)抱,魚鳥親人,在秋風微拂之下,伴著佳肴美景爬山,很是愜意。
茶屋主人原為樓外樓退休廚師,拒絕了原單位的返聘邀請,選擇來此佳境,與清風明月為伴。幸而得見,乃一中氣飽滿男子,六十開外,中等個子,性情豁達。
我們正在山腰享受這微涼的秋風,不時有歌聲從鄰桌傳來:時而獨唱,時而合唱。高時響遏行云,似九天雷;低時溫婉纏綿,如泣幽怨,引得同桌眾人陣陣叫好。我好奇細看,此桌客人均是銀發(fā)長者,鶴發(fā)童顏,神采奕奕。
茶屋主人告訴我們,唱歌眾人原是一個單位的同事,常聚于此,便和他相識了,其中有兩人已是病魔纏身,另有一人痛風常犯。我不免為他們暗自神傷,但此刻的眾老卻似乎早已看淡了生離死別,他們相聚于此,共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高歌一曲,真是暢快!
飽腹之后,我們隨性游覽,信步于石徑之上。此刻雖是晚秋,此地卻沒有人間的殘葉敗荷,反而處處是綠,給人以濃重的生命氣息。山上少行人,亦少閑人,有游客傍湖而坐、倚石而讀,我們三人經(jīng)過,也似渾然不覺。再行幾步,有三兩行人,坐在草坪之中,自顧閑談,享受這午后的暖陽。
走過一座木橋,穿過一片竹林,便是一池潭水。水清見底,緩緩流淌,水中有金魚十數(shù)尾,優(yōu)哉游哉,隨著輕搖的水草,徐徐而動。水潭中央有人工壘起的石塊可供行走,如今上面已布滿青苔,游人無法涉足。
直到落日的余暉將人的影子拉長,我們才起身而歸。此時落日已躲至山后,天的一角被映得通紅,松林向晚,游人去而禽鳥樂,山里又開啟了夜的世界。
(指導教師謝婷)
精彩點擊
本文雖然以“晚秋”為題,但是小作者并沒有著重描寫稻穗、桂花等常見的意象,而是用極具詩意的文筆,記錄了登山期間的所見所感,行文頗有古風之韻,在閑適從容之中展現(xiàn)了晚秋的清冷、靜謐和幽雅,讀來有一種文人雅士般的生活意趣。
(光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