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建設要確保嚴密,通過合同管理能夠保證工程建設如期進行,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合同是項目最關鍵的要素,在合同管理過程中,主要涉及制定、簽訂、執(zhí)行、監(jiān)督、解釋和變更多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合同約束對工程的建設起到良好的保障。有效合同管理是顯著提升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前提。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探討合同管理與工程效益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通過對合同管理方式的優(yōu)化分析,提出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合同管理;工程;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社會的快速進步,各類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甲乙雙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推進。通過合同的科學管理,提高項目經濟社會效益,降低建設風險,保證各方利益最大化。所以說,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合同的重要性,根據工程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制定合同,通過系統(tǒng)的談判、簽訂、變更、結算等環(huán)節(jié),保證合同能夠穩(wěn)定執(zhí)行,發(fā)揮出合同的最大效力。
一、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隨著企業(yè)管理現代化,企業(yè)運行各流程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科學,任何一個流程不合理,都會影響到企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合同管理作為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從合同策劃階段開始就要保證科學有效。在這個階段,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人員充分掌握項目的特征,從根本上明確合同目標、范圍、內容、要求和限制,以此,確定合同的類型、條款、要件、履行方式和時間表,確保合同有效性和可執(zhí)行性。那么,合同制定后進入談判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工程管理人員與合同另一方做好充分的協(xié)商談判,確保雙方均認可合同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合理的談判,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合同條款,保證合同條件。為了實現合同的有效性,要求談判人員具備良好的業(yè)務能力和市場知識,同時,更需要有穩(wěn)定的心理和良好的談判技巧,通過細致的談判,達到雙方滿意的標準,使各方利益均衡。對于簽訂完成的合同,需要雙方認真履行,此時的合同管理重點則是履行。相關人員需要根據合同的條款做好流程上的監(jiān)督和管理,使雙方義務和責任得到落實。合同中要有明確的進度、質量和成本約定,通過具體化的監(jiān)督管理,推動項目按計劃推進,達到最終的建設目標。工程建設往往會有施工的變動,當出現變化時,還需要做好合同的變更管理,相關人員需要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做好流程上的識別和評估,以此確定合同變更內容,在不影響整體工程建設的情況下,與合同另一方協(xié)商,達成新合同條款和條件。對于存在結算和爭議的問題,需要做好如實評估,雙方共同解決合同問題,可通過協(xié)商、調解或仲裁方式,確保拿出雙方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1]。
二、合同管理與工程經濟效益的關系
(一)保證風險控制
工程項目建設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可以說,風險是無處不在,通過科學的合同管理能夠有效降低建設風險,抵御壓力,使項目團隊能夠在風險中保證安全。通過對合同執(zhí)行過程的有效識別,進一步看清形勢,對各種風險進行分類處理。在合同管理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仔細審查合同文件,發(fā)現潛在問題隱患,比如合同內容模糊、不明確責任分配、不合理賠償等,對不合理的內容提出異議,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執(zhí)行的風險性,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對合同規(guī)定供應商材料質量的條款,需要根據約定保證材料質量,對不能滿足要求的材料供應,需要供應商承擔相關的責任,通過合同管理,約束供應商的行為,確保材料達到施工的標準要求, 減少項目風險。合同管理能夠對不確定性潛在爭議進行控制,確保雙方能夠履行好自己的責任義務,避免出現不當爭議,導致雙方利益受損。
(二)保證成本控制
通過科學的合同管理還能保證項目的成本,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變更、索賠等,如果出現額外的成本支付,則會加重雙方的壓力。需要管理人員對合同關于成本的部分評估,查找不利條款,通過對合同條款詳細分析評估,實現合同規(guī)定工作范圍、交付時間和付款條件能夠和項目實際的預算一致,有效保證雙方的利益,避免出現更多的成本增加,使項目能夠在預算范圍內進行,保證項目實現經濟目標??茖W的合同管理能有效應對變更,很多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出現意外情況,此時需要對合同的內容重新協(xié)商確定,如果出現不可預見因素影響,需要各自本著利益原則做好變更、變化的解決,此時容易導致成本的增加,對合同進行管理,能夠找到原因,合理控制好成本,降低額外支付。通過科學的合同管理還能夠保證索賠的合理性,如果出現工期延誤、質量安全的問題,會導致索賠情況,對合同的管理能夠識別、預測和評估潛在索賠風險,通過合理的解決方案降低成本,挽回社會不良影響[2]。
(三)保證進度工期
通過科學的合同管理,能夠保證工程的施工進度,使項目能如期完工,管理人員需要進一步明晰工作范圍,為項目團隊提供合理的指導與建議,這樣,施工團隊就能夠明確自己的任務,根據計劃安排合理推動項目的建設,避免浪費時間精力。合同制訂過程中,雙方會詳細約定項目目標、任務要求、分工責任,雙方明確各自的任務就避免出現混亂的情況,按計劃推進能夠保證如期完成。合同管理也是時間管理,通過合同約定,保證時間成本,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并完成。合同中要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關鍵時間、重要節(jié)點,特別是關系到交付日期的條件,一定的保證要清晰。通過時間節(jié)點的明確,使施工團隊能夠如期推進建設,列出時間表任務圖,使施工的框架更加科學,以此合理安排進度與材料,確保項目能夠按時間節(jié)點階段性推進并有效完成。通過對時間表的排列,項目團隊能夠在施工中及時發(fā)現潛在延誤風險,合理調整時間,優(yōu)化組合,使團隊能夠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避免延誤時間導致負面社會影響。通過合同管理還能做好監(jiān)督控制,及時掌握工程的進度情況,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使工作計劃更合理,增加的成本減少,有效保證工期,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四)保證質量管理
合同中要明確質量要求,通過技術規(guī)范保證質量標準,合同是保證質量的前提與基礎,能夠為工程建設提供質量監(jiān)督與檢查的數據,通過合同條款對質量有指導性作用。在質量標準方面,合同會對工程設計、施工材料、施工工藝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定,通過合理管理能嚴格控制各個流程,對各環(huán)節(jié)做好質量上的把控,減少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返工問題??茖W的合同管理能夠幫助管理人員及時發(fā)現問題,對可能存在影響質量的風險評估,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有效保證質量得到提高,避免返工造成的經濟損失[3]。
三、優(yōu)化合同管理具體方式
(一)制定詳盡合理的合同條款
為了保證合同的有效性、可行性,需要對合同條款進行合理的約定,本著雙方互利原則,協(xié)商條款具體內容,使合同具備可執(zhí)行性,符合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制定合同條款前需要進一步明確工程項目范圍、工程項目目標、項目具體任務、交付成果、時間表任務書、質量安全要求等系列內容,保證合同約定細致,做到各重要節(jié)點都有約定。通過對合同各條款內容上的明確,保證雙方的權利義務,根據合同范圍目標,避免后期不同的理解出現不必要的糾紛,有效減少施工中的異議,合理保證工期、保證進度,避免出現爭議增加成本支付。合同中的責任和義務是雙方的部分,根據權責規(guī)定,明晰承包商施工責任、業(yè)主權利、監(jiān)理方監(jiān)督責任等。這樣各方才能在合同的約定中,各自履行各自的職責,避免出現不合理的糾紛,導致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提高項目執(zhí)行效率,提升經濟效益。合同中的變更和索賠程序,主要是避免出現實施過程中意外情況制定的,因為不論是哪一種建設項目,均會受到自然條件、市場因素的影響,工期延誤、材料價格上漲都是影響項目進度質量的主要因素,如果出現了上述情況,就會出現變更和索賠的問題,通過合同的條款約定,各方就會主張權利,保證變更和索賠程序的可行性,避免出現爭議。合同中的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是保證各方在產生損失和延誤時的保障,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使問題得以解決,有效確保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4]。
(二)加強合同執(zhí)行上的監(jiān)督管理
合同制定后需要各方必須履行,那么,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則需要不斷強化監(jiān)督管理,使合同管理更加有效,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合同的內容,通過對技術指標的延伸,理解合同條款,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定期檢查,保證各方能夠履行合同規(guī)定,對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的,及時指出,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保證合同執(zhí)行的合理性。要強化合同監(jiān)督管理,則需要建立良好的監(jiān)督體系,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以此提高合同執(zhí)行監(jiān)督的科學性,建立以合同為核心的監(jiān)督控制機制流程,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查看合同履行的具體情況,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評估,找到解決辦法,提升合同執(zhí)行效率。出現問題時,要相互尊重、合理溝通,及時了解合同履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合同能夠在有效期內達到效力。
(三)靈活應對合同條款的變更
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市場的變化,工程項目建設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要順應變化形勢,通過及時轉變,維護各方的利益。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項目需求和環(huán)境的變化是不可逆的現象,那么,隨著變化則需要對合同條款進行變更,保證合同履行的合理化、科學性。針對環(huán)境的變化,則需要科學應對,本著協(xié)商解決的原則,建立靈活應對機制,更好地維護雙方利益。對于變化的情況,需要雙方及時組織會議討論,對出現的新情況做好評估,對不合理的變更進行更正,對合理的變更計算成本支出,有效避免出現質量進度上的影響。通過團隊的協(xié)商,找到變更的內容部分,評估影響范圍和廣度,把影響降到最低,通過合理的決策,保證進度與質量。在現有的基礎上,拿出可行性辦法,對合同內容進行調整,主要包括計劃、資源或預算等。要和業(yè)主、承包商和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系,各方信息要公開,及時分享所獲取的信息,及時交換相關的意見,變更問題主要是靈活機制和協(xié)調各方解決,使問題能夠在合理的范圍內得到正解的解決。
(四)建立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
保證合同條款的全面,特別需要在合同中預設爭議解決機制和途徑,包括仲裁程序、調解程序、和解程序等,通過合同的約定,確保各方公平、公正對爭議問題進行解決,做好預案方案,以便在出現爭議時能夠迅速按照方案計劃做好快速的解決,避免對項目產生負面影響,提高工程進度,保證整體質量,能夠通過有效的程序,降低對項目的負面社會影響,更好地維護企業(yè)良好形象。 只有建立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才能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升級,保證各方的權利義務。與訴訟程序相比較,仲裁程序和調解程序則是更加有效的,其靈活度高、協(xié)同性好是解決工程問題最多見的方式,仲裁庭或調解員能夠及時掌握了解各方的需要,掌握實際建設情況,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更好地維護各方權利,通過這種方法解決問題,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成本,訴訟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時間等待,不利于各方問題的高效溝通解決,所產生的高額法律費用也增加了建設的成本。 也就是說,通過合同建立起來的程序,是保證解決問題的關鍵點,當雙方出現爭議就能夠根據合同約定進行協(xié)商溝通,解決問題更加直接順利,迅速解決爭議后,項目能夠盡快恢復建設,保證了工程項目的正常運作,避免出現因項目爭議而造成的停工延誤。
(五)加強有效的溝通協(xié)調
項目各方需要保持良好的溝通,通過良好溝通確保信息流動性,項目各方能及時了解項目進展、遇到問題和對方需求。通過合理有效的溝通,確保相互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不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誤解和沖突。通過良好的溝通,還能夠提高效率,各方及時傳達所獲取的信息,采取相應行動,避免出現因信息不對稱出現誤解的問題。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均需要以利益為前提,各方利益和目標很可能在實際建設中出現異議,那么減少異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合理溝通,如果缺少溝通協(xié)調,則會出現誤解和沖突,影響到工程的進度。
結語
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合同管理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管理,能夠強化溝通理解,保證工程進度質量,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要求,進一步降低成本,使項目效益最大化。因此,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合同管理,提高對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梳理合同流程,推動工程項目經濟目標、社會目標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朱文新.工程建設階段的合同管理與費用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22,48(09):209-210.
[2]牛麗娟.淺談施工合同管理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影響及對策[J].理財(收藏版),2023(01):87-89.
[3]馬維.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合同管理與索賠[J].居業(yè),2023(06):143-145.
[4]曹引.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與成本風險管控措施探究[J].大眾標準化,2023(0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