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十六歲那年拍下的我的高中。這所高中坐落于一個潮濕的南方小城市,我的家鄉(xiāng)—廣東陽江。那時剛進入高中的我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三點一線、千篇一律的高中生活。課桌上堆滿了書,厚厚的好幾疊,還有一個透明的書箱,按照安排,我們要把它放在自己的椅子下面的狹小空間。在潮濕的空氣里,我總是昏睡,樓梯間的地面永遠濕滑,下課鈴打響沖向食堂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我很難適應這樣的生活,機械的重復,汗臭味的空氣里彌漫著的壓抑氣息。我便想方設法地尋找真切和鮮活的瞬間,于是我拿起相機,開始記錄我的同學和校園。
拍攝從三月開始,伴隨了一整個南方的雨季。當時拍攝使用的是從二手網(wǎng)站淘來的兩臺相機,京瓷武士和理光的半格膠片相機,一卷可以拍攝72張照片。那時的我并不了解膠卷和尺幅對圖片質量的影響,只是日復一日地拍,樂此不疲。
照片里短發(fā)女孩很多,許多同學在高一就為了節(jié)省時間剪短頭發(fā);白天大家在走廊吹頭,中午洗頭、晚上洗澡,就能擁有在宿舍熄燈前的更多時間??諝饫锟偸菚炛逶÷兜南銡?,手臂上總有趴桌睡覺留下的淺淺壓痕。晚修想聽歌,就套上校服外套,拉上拉鏈,讓耳機線從衣服里穿過去,夏天里,我們總是這樣把自己悶得大汗淋漓。夜里我在被子里偷偷玩手機,微弱的亮光和電扇的吱吱聲一起,宿管阿姨的手電筒在外面照來照去,很忐忑,但又很安逸。在那些似乎永遠耗不盡力氣的日子里,這些底片確實承載了很多美好的記憶。
2024年初,我找高中同學要了一些他們高中時期的日記本、小紙條、請假條、違紀條,以及一些他們認為在他們的高中生活中很重要的東西。我的同學從日記本里取下來一袋咖啡渣遞給我,他告訴我,一整個高三,他靠這個“續(xù)命”。我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了整理和掃描,在唯美的回憶之外,補充多一些真切的思緒。
客觀來說,這些照片模糊又粗糙,現(xiàn)在的我能輕而易舉地拍得更“好”。但我?guī)缀跬浭鶜q摁下快門的直覺和沖動,我再也拍不出這樣的照片,也再不能回到我的高中,十六歲的南方雨季。
作者簡介:
陳思彤 ,2005年生于廣東陽江,現(xiàn)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yè)。作品曾獲PIP青年推廣計劃鯤鵬獎、1839攝影獎提名獎,入圍全球青年影像藝術100暨TOP10培養(yǎng)計劃。
實習編輯/張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