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關文題
題目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NPC(non-playercharacter縮寫)是一種在游戲中充當著背景板或為主人公提供服務幫助的角色類型。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覺得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默默無聞,常常缺乏存在感,總是那個充當背景板的人,更沒有主角的光環(huán)。于是不無沮喪地稱自己就是“真人版”的NPC。也有人認為,NPC也是游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僅承擔推進游戲情節(jié)的功能,更是游戲設計者與玩家交互的重要途徑。做一個NPC也沒有什么不好。
針對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明確觀點,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材料中給出了NPC的概念,并且鏈接了現實世界中的類NPC現象。這樣,無論你是否熟悉游戲,都不會對你的立意過程產生影響。因為NPC只是命題人引出當下青年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的噱頭,讓材料能更加貼近當代青年人的生活。
題目要求我們思考,默默無聞、充當背景板、沒有主角光環(huán)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與價值,我們該如何積極應對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這是這篇文章的立意所在。材料中感到沮喪的觀點,實際上代表的是青年人群體對待人生意義與價值的消極態(tài)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一定非得通過舞臺上的精彩來實現。平凡地奮斗,默默地前行,站在舞臺的大幕之后,也同樣可以實現生命的升華?!肮Τ刹槐卦谖遥Τ杀囟ㄓ形摇?,這才是青年人應該追求的價值取向。
示范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江河行地,“功成必定有我”,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歷史擔當與使命。
感動中國人物黃文秀,大學畢業(yè)便回到農村,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祖國。來時惴惴,去時匆匆,把最美的韶華留在了脫貧堅戰(zhàn)的戰(zhàn)場。她就如一朵醒目的黃花,即使沒有功名,可依舊光彩奪目。更有大山中的張桂梅,疫情中的逆行者,這樣的“孤勇者”,比比皆是。她們甘于平淡卻不甘平凡。她們冀晨霧之微補益滄海,螢燭末之光增輝日月。“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蔽覀兠總€人都應該找尋到自己的定位,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只有堅定信念,風帆才能御風高懸;只有不忘初心,人生才能行穩(wěn)致遠。
…………
微茫之光,幽也,無人察也,然其志,亦可與日月爭輝也。長空萬里,何懼“寂寞”成孤勇;乘風好去,不啻微茫耀中華!
(供稿 白 峰)
題目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中的“知”有“知道”“理解”“賞識”等意思,還通“智”,有“智慧”“理智”等含義。因此,這句話除了有得不到別人的理解,自己不惱怒,不生氣,懷才不遇,依然溫潤如玉,始終恪守君子之風等意思外,還有面對別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時,仍寬容大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等含義。可見,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解讀經典,對我們的為人處世、生活態(tài)度、人生境界等都有極大的啟示。
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經典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題的核心立意應當是“不同角度品讀經典,汲取精神力量,收獲人生啟迪”。由于作文材料的引入部分比較多,給學生精準審題帶來一定困難,若只寫對“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理解,生發(fā)出“面對誤解不生氣”“恪守君子之風”“寬容大度”乃至“不同角度看人生”“不同角度看問題”等立意,則偏離核心立意。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是在與自己的生活閱歷、生命感受對話,要求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與感悟,努力去探求從不同角度出發(fā)解讀經典的意義。
示范
書海泛舟汲智慧,經典如鏡得啟示
經典啟示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溫和冷靜、相互理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比绻伺c人之間沒有了解,那么世界將成為一片荒蕪凄涼之地。如果我們不打開心扉,那么永遠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感受不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因此,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相互理解,知道朋友的喜好,不去提及對方的痛處;朋友快樂時一起分享,朋友傷心時學會去安慰。
經典啟示我們在生活態(tài)度上,應堅持不懈、頑強拼搏?!队伟U山記》中曾說:“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笔澜缬刑嗟拿篮茫戎覀內グl(fā)現、去欣賞。有時我們的夢想略顯遙不可及,但司湯達說:“我的夢想,值得我本人去爭取,而絕非冷淡地抄襲?!薄?/p>
經典啟示我們在人生境界上,應修己安人、豁達樂觀。《滕王閣序》中曾說:“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痹谌松睦Ь持?,我們可以從經典中獲取力量,豁達樂觀、笑對人生?!浀渥肿秩胄?,可以成為我們未來的航向。
光陰易逝,時過境遷,唯有經典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同學們,讓我們閱讀吧!讀經典,獲真知;讀經典,長智慧;讀經典,悟人生,前進有力量,未來更可期!
(供稿 楊加賓)
牛刀小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明代劉元卿的《應諧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對兄弟看到大雁從天上飛過,哥哥一邊拉弓,一邊說:“射下來就煮著吃?!彼牡艿軤幹f:“棲息的雁煮著吃最好,善于飛翔的雁烤著吃最好?!毙值軅z爭吵不休,最后到社伯那里去評理。長者建議把雁剖成兩半,一半煮一半烤。達成協(xié)議后,兄弟倆再去找大雁,大雁早已又高又遠地飛走了。
這個故事引發(fā)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材料先交代了故事主人公的關系和故事發(fā)生的情景,二人作為兄弟,在大雁飛過準備射雁的過程中,就如果射到大雁是煮著吃還是烤著吃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種“超前”的規(guī)劃和爭執(zhí)讓人哭笑不得,為后文做好了鋪墊。
兄弟二人爭吵升級,甚至停止射雁前往社伯處請求評理,長者的建議非常簡單,將大雁剖成兩半即可,如此簡單的道理,兄弟二人卻誰都不肯讓步,也一直沒能想到,體現出二人不懂謙讓、斤斤計較,行事呆板不懂變通,為一時間的勝負之爭或情緒蒙蔽了雙眼,啟示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靈活應對。
“兄弟倆再去找大雁,大雁早已又高又遠地飛走了?!眲∏榈摹胺崔D”,不僅兄弟二人此前的爭執(zhí)都成了無用功,最終更是導致錯過了獵捕大雁的機會,啟示我們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和主次,同時,在大雁飛過的時候沒有及時射出手中的箭,也啟示我們完成目標具有時效性,要果斷感知和把握時機。
【立意參考】
不要將時間花在無謂的爭論上,多干實事;
做事要分清主次,分清輕重緩急,先解決主要問題;
不懂謙讓,忽略合作精神,最終會導致失?。?/p>
為人處世要學會變通,更要把握時機。
(供稿 常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