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稱贊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吃粗茶淡飯,喝清水,卻怡然自得;曲臂為枕,卻恬然入夢;身居陋巷,卻安然自若。作為社會的文化精英,孔子和顏回引導(dǎo)著社會風(fēng)尚。
何謂孔顏之樂的本質(zhì)?即潔身自好、苦中作樂、安貧樂道、不慕名利、不茍時俗、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錚錚風(fēng)骨和高雅志趣,而不是汲汲于功名富貴、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孔顏的高雅樂趣,也展現(xiàn)在很多文人身上。陶淵明家徒四壁,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但依然自得其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劉禹錫身居陋室,不自哀,不自憐,苦讀書,勤治學(xu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要常立修身之本,常懷淡泊之心,不被殘破的居室擾亂心智,不被粗劣的飯食消磨意志,不被艱苦的生活動搖意志??最伩嘀凶鳂?,嘗到苦澀中的精神甘霖。
那我們需要完全放棄對物質(zhì)的追求嗎?正當(dāng)?shù)睦鏌o可厚非,孔子反對的是追求不正當(dāng)?shù)睦?,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美味佳肴固然滿足口腹之欲,豪華大床固然舒適安逸,高屋大宅固然氣派奢華,但若是要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巍⒈拔⒌淖藨B(tài)去求取,那寧肯選擇過清貧的生活。
在為與不為之間,體現(xiàn)了文化精英們清醒的判斷、高雅的操守、獨立的思考能力、銳利的批判精神。杜甫也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拒絕自哀自憐,而是心憂天下;陳寅恪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鼓勵學(xué)生在亂局中堅守本心,不受權(quán)力、利益等干擾;徐特立拒絕功名利祿的誘惑,全心全意堅定自己的紅色信仰;錢學(xué)森主動放棄優(yōu)渥的條件,偏要回到祖國,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研究導(dǎo)彈及載人航天工程……可見,不被功名絆住,人生色彩才會紛呈;不被財富束縛,人生才有更多的詩與遠方;不被世俗玷污,人生才有更多的高雅,心中才會守住一方凈土。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名利場無處不在,物質(zhì)誘惑無處不有,享樂主義亦大行其道。新時代青年應(yīng)常思貪欲之害,撥開物質(zhì)的迷霧,品孔顏淡泊名利之樂,探索人生真諦,實現(xiàn)真善美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