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有言:“ 堯、 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章發(fā)揮,書道尚 矣。”“字之與書,理亦歸一。因文為用,相 須而成。”可見,文學藝術與書法藝術從來就 是交相呼應的。在古代,書法家都有多重身 份,往往是精通文學、集文化大成于一身。中 國的文學藝術家懂書法、善書法具有天然的文 化合理性。文學與書法的親緣關系,是中國文 化的顯性基因,即使在與西方各種文化藝術思 潮不斷碰撞磨合中,這種聯(lián)系也不會消失。當 今社會,藝術觀念、藝術形式可以在短時間內 得到廣泛傳播,新舊更迭轉化更為頻繁,文學 藝術和書法藝術領域分別誕生了兩種新的藝術 形式——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而這兩種藝 術形式之間,也存在著類似古典詩歌和傳統(tǒng)書 法類似的對照關系。
一、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的興起概述
現(xiàn)代截句是一種新興的詩歌樣式,它既受 中國古代絕句的影響,也受日本的俳句影響,現(xiàn)代截句這個文體概念是蔣一談在 2015 年才 首次提出?!敖亍弊謥碓从诶钚↓埖慕厝溃?追求簡潔、直接和非傳統(tǒng)性?!敖鼐涫庆`感的 瞬間采擷,是滋味的集中迸現(xiàn)……是抽刀斷水 水更流的無限情懷和意趣?!?蕭蕭先生認為: “兩岸的截句觀,其實都是效仿近體詩的‘絕 句’詩體,要求詩味周全、詩句凝練,也不妨 簡潔、直接、突破傳統(tǒng)拘限;詩句定在四行以 內,可以發(fā)展為相對理念的思辨,也可以舒放 為靈光一閃的微妙體驗。” 截句形式上彈性較 大,也不受韻腳的限制,內容則深入淺出最好, “深入深出”也無妨,富有開放的姿態(tài)和包容 的精神。因截句的寫作方式和定義符合許多華 文地區(qū)小詩的本質特征,這個名稱逐漸被行業(yè) 內所接受。
少字數書法也稱少字書法,是 20 世紀 50 年代末興起于日本的現(xiàn)代書法類型,20 世紀 80 年代末開始在中國得到大力發(fā)展,并形成了一 個高質量的創(chuàng)作群體,代表人物有王冬齡、沃 興華、白砥、曾翔等。少字數書法是前衛(wèi)書法 在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上,受到抽象表現(xiàn)主義和行動繪畫的深刻啟發(fā)后,逐漸形成的一種表現(xiàn)派 書法,這種書法特別注重作者的瞬間情緒以及 作品隨機出現(xiàn)的偶然性。
所謂少字數,是與多字數相對而言的,一 幅作品由一到幾個漢字組成,以筆墨線條為主 要表現(xiàn)對象,因為書寫的字數較少,一般采用 大字形式,強調造型性與抒情性。它往往具有 涂鴉兼設計、書風兼畫意的表現(xiàn)性特征,但同 時也注重書法的本質表現(xiàn)與禪意的表達。這種 少字數書法更突出了漢字的線條和結構美剎那 間產生的爆發(fā)力、想象力和視覺沖擊力,直指 心源。
由此可見,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都是 現(xiàn)代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產物,比傳統(tǒng)母體更加簡 練直接,在把握基本核心精神的前提下,突破 了傳統(tǒng)的局限,適應了現(xiàn)代社會追求簡潔、快 速、有震撼力的時代要求。
二、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的對照關系分析
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作為傳統(tǒng)文化在 新的時代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兩種文體形式,在 情感表現(xiàn)、載體依附、意境表現(xiàn)方式,以及欣 賞和解讀方面有著很多的相似性。
( 一 )情感表現(xiàn)——核心本質
世界上沒有不表現(xiàn)心靈和情感的藝術,詩 和書法也是如此,因此古代有“書為心畫”“詩 為心志”之說。20 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后逐漸 出現(xiàn)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新詩,也出現(xiàn)了不同的 詩歌流派,但無論是表現(xiàn)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的 詩歌都有著感傷主義的特征。
現(xiàn)代截句是新詩的一種,形式上別出心 裁,但也具有詩的核心特征,較于古詩,已完 全突破了傳統(tǒng)詩克制守禮、溫柔敦厚、哀而不 怨的特點。它更加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與直截 了當的表達方式,更致力于在“可感與不可感之間”進行深度溝通,展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詩歌 風貌?,F(xiàn)代截句文字簡潔凝練、形式自由,卻 飽含情義,意涵豐富。如新加坡詩人卡夫在其 《懂得》這首截句中寫道: “大海收下所有掉 下的淚水,變得如此的咸?!痹娙嗽谶@首截句 中,揭示了眼淚的悲傷、海的包容和力量,呼 吁要有同理心,要理解他人,懂得做一個傾聽 者,即使有時候自己比別人更痛,其悲憫同情 之心躍然紙上。
從書法角度來看,漢代出現(xiàn)了自覺化傾 向,這種自覺也體現(xiàn)在對自我心性和情感的表 現(xiàn)上。蔡邕言:“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 任情恣性,然后書之?!碧拼鷮O過庭在《書譜》 中也說: “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 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 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边@顯示出 書法家在不同情感狀態(tài)下,有著不同的書法表 現(xiàn)。
少字數書法比傳統(tǒng)書法更強調表現(xiàn)力,運 筆的輕重緩急、布白的疏密松緊、墨色的干濕 濃淡、結字的陰陽向背,都反映出書法家對矛 盾對象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理解與把握。成功的 少字數書法作品,如手島右卿的《崩壞》(見 圖 1)借以新的筆墨技巧和外在形式,在作品 中傳達其情感和藝術主張,這種激情的爆發(fā)、 靈感的頓現(xiàn),比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正所謂 是“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 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作為新的藝術門類,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 法都以情感作為尤其重要的表現(xiàn)因素,在形式 之外追求更加深入的本質。這種追求,正是保 留了書之為書、詩之為詩最本質的核心價值。
(二)文字鐐銬的束縛與核心本質的抓取—— 漢字載體詩和書法都是以文字為載體,現(xiàn)代截句和 少字數書法也是如此。古體詩比較注重格律,韻腳也有嚴格規(guī)定,為了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的效果,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對選用哪個字 都有著苛刻的要求,這種形式上的限制對實質 的表現(xiàn)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礙。而現(xiàn)代詩,尤 其是現(xiàn)代截句,對文字形式上的要求相對寬 松,集中精力在詩的實質表現(xiàn)上下功夫,用最 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截句通過 對文字進行加、減、乘、除多種排列組合,產 生了無窮的語義變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 其中有千變萬化的神奇組合,也必須遵循基本 的漢字規(guī)范。
從書法角度看,漢字的結構具有“形”的 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和普遍性。方塊形的漢字為書 法的線條構筑了一種特定的空間秩序。在這個 方框之中,點畫線條的變化必須遵循并尊重這 個虛的空間界限,一旦這一秩序遭到破壞,書 法的美感將無法維系。借用聞一多先生對詩歌 的生動比喻,書法也如同“戴著鐐銬跳舞”, 其方塊造型就如同那“有余地的固定格式”, 為書法的表現(xiàn)提供了規(guī)范和指引。書法這一屬 性要求人們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需要遵循 漢字的規(guī)則創(chuàng)造“有意味的形式”,離開了這一特殊規(guī)定就不能稱為書法。少字數書法作為 極具革命性的書法類型,雖然根據字義對字形 偶作夸張?zhí)幚恚匀槐A袅藵h字的基本形體。 有的“前衛(wèi)作品”將漢字筆畫故意扭曲變形、 聚墨成形、任筆為體, 或僅依靠點畫構成的“墨 象”來作為其主要的表現(xiàn)內容。如寫“龍”字 就畫一條龍,寫“馬”字就畫一匹馬,或者畫 一幅隨機圖形而命名為“無題”,變寫為畫, 脫離了漢字基本規(guī)范,便背離了書法藝術的本 質內涵,喪失了書法的藝術特質和品位,淪為 抽象視覺藝術的附庸。這種“作品”或許可以 成為藝術,但絕不是書法藝術。
另外,少字數書法的核心在于字少而蘊 豐。這些被選出來作為書法作品的字,不僅僅 具有音和形的表現(xiàn)功能,更具有在語義方面的 豐富象征意蘊,這對書法作品傳達其表現(xiàn)力有 著促進作用。手島右卿的杰作《崩壞》誕生于 “二戰(zhàn)”后的特殊時期,創(chuàng)作者深刻體驗了戰(zhàn) 爭的殘酷與破壞,飛迸的炸彈和房屋崩塌的場 景給他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手島右卿選取了“崩 壞”這一極簡而富有深意的詞語作為創(chuàng)作的核 心。他巧妙地利用“崩壞”這兩個漢字所蘊含的線條特質,用疾速運動的線條構筑了一幅震 撼視覺的作品,通過空間分割的方式,暗示、 引導并深化對圖像寓意的解讀,傳達出凄涼與 崩潰倒塌的壯麗之美,使得少字的語義與圖像 的視覺構成效果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三)極簡形式與豐富意境——表現(xiàn)方式
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經常用以少見多、 以小見大、無中生有、有限表現(xiàn)無限等方式創(chuàng) 造虛實結合、時空交錯的意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都非常重視留白的 重要性。繪畫要留白,計白當黑,無畫處皆成 妙境;文學要留白,不著一字,虛處傳神,言 有盡而意無窮;音樂要留白,大音希聲,余 音繞梁可三月;自然要留白,最美莫過花未全 開月未滿?,F(xiàn)代截句以語句的簡潔、直接和 非傳統(tǒng)為重要特征,但也常采用賦比興手段來 描繪對象,借山川湖海、風花雪月、鳥魚蟲獸 等自然景物隱喻自己的人生體驗,句子精簡凝 練,但蘊含深意。以四行截句為例,不僅有四 句聯(lián)排,四句中也有一加三、二加二、三加一 等不同排列方式,偶爾空行,在形式上是一種 留白,在表現(xiàn)意境上,卻是通過節(jié)奏的變化, 給人留有遐想的時間和空間,體味無中生有的 意境。這或許是情感到達頂峰的休克,或許是 離弦之箭的勢能延展,或許是意味的轉折,這 正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流動的句子、流動的情 感。這也正體現(xiàn)了截拳道“以無法為有法,以 無限為有限”的綱領和要義。如卡夫的截句 《懂得》:
風,無處停泊
大海收下所有掉下的淚 變得如此的咸
又如李瘦馬的截句《老僧獨立于人生的斷崖》:
向前遙望
層層云路已不可通行
側耳諦聽,衲衣上一粒塵沙
掉落心中的深谷
在《懂得》這首截句中,作者采用一加二 的格式,中間空了一行,沒有文字。而這種形 式上的空白給人留有體會的余地,可以感受到 飄蕩的畫面感和情境,為下面的雨做了鋪墊。 而李瘦馬《老僧獨立于人生的斷崖》這首截句 文字簡練,但其中有“遙望”的視覺,有“通 行”的動作,有“諦聽”的聽覺,既有細小的 塵沙掉落深谷的畫面感,也有塵沙掉落的時間 感。這種空是由實景塑造出虛空的禪境,進而 表現(xiàn)出人生的深刻感悟,動人心弦而有弦外之 音,用極簡的語言,表現(xiàn)出了幽深的意境和深 刻的人生哲學。所以,這兩首截句一個是文字 形式上的留白,一個是語境意義上的留白,都 可以通過空白達到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效果和時間 上的延續(xù)感。
少字數書法帶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但無 論是書法的點畫線條還是空間結構,這些抽象 的組合材料都具有很強的空間造型可塑性,除 此之外,還表現(xiàn)出定向連續(xù)的時間性,是空間 性和時間性的統(tǒng)一。
少字數書法雖實筆落墨,卻著眼于空白的 變化安排,黑白這兩種單色經過書法家的手筆, 就能構成一件美妙絕倫的藝術作品。黑白色不 以富麗堂皇、燦爛奪目取勝,其形式至簡而內 蘊至深,筆墨所到之處的黑與筆墨未到之處的 白,兩者互相生發(fā)、彼此映襯,既充實飽滿又 靈動透氣。除此之外,少字數書法表現(xiàn)出抽象 性,抽象也就意味著模糊,加之墨色的干濕濃 淡變化往往會給人帶來層次感和朦朧縹緲的意 境,使評論者和觀賞者處在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的絕妙的審美意境之中。
與一 目了然的空間性相比,書法藝術的 時間性則比較隱晦。書法抽象的點畫線條本身 在書寫過程中具有時間性,每一筆都是從點開 始,積點成線的,隨著筆順的流動,空間不斷 被分割,呈現(xiàn)出前后分明的時間序列,在這個 過程中,每個筆畫都是一筆寫完不可逆轉的, 甚至在動態(tài)書體中字與字之間也常常牽絲映 帶,于是從筆畫到結構,再到通篇整體章法就 有了時間流動軌跡。這種運動性的時間展開與 書法創(chuàng)作的過程完全同步,使書法諸多創(chuàng)作環(huán) 節(jié)如作者心緒的變化、感情的起伏、揮灑時的 即興宣泄等,都像心電圖一樣有了一個明顯的 軌跡可循。這就使得我們在欣賞時,也可以通 過既成的點畫線條形態(tài)追溯創(chuàng)作過程的心性和 情感。宋代姜夔在其《續(xù)書譜》中充分強調了 這一意義: “余嘗歷觀古之名書,無不點畫振 動,如見其揮運之時?!睍ㄟ@一不可逆轉的 時間特性使書法這種視覺藝術兼有音樂這種聽 覺藝術的特征,其長、短、粗、細、輕、重、 秀、潤、遲、澀等書法的點畫線條形態(tài)在運動 中帶給我們的除了空間造型之外還有和諧的音 樂線性旋律。
在現(xiàn)代截句中,以小見大,以少見多的 例子不勝枚舉。現(xiàn)代截句中經常有對細小的沙 子和灰塵的描寫,實則以小見大。佛教認為一 粒沙可見三千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 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 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生活 中,即使是再小的事物,也可能蘊含著深刻的 道理;再平凡的事情,也可能展現(xiàn)出非凡的智 慧。少字數書法形式上的極簡模式,提煉了書 法的形式語言,以少勝多,可達到四兩撥千斤 的效果。少字數書法家認為書寫要創(chuàng)造留白, 要用留白提升整體空間造型,讓作品看起來栩 栩如生,創(chuàng)造的留白不是空白,留白是生動 的,是鮮活的,是能激發(fā)人們想象力的。
(四)多元化的欣賞和解讀
在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的欣賞中常會出 現(xiàn)不同的解讀方式和欣賞結果。人們常說“有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欣 賞的個性差異,也是每個欣賞者“再創(chuàng)造”所 產生的必然結果。這種與作者本意的差距,只 要言之成理,也被人們認可,沒有絕對的對與 錯,甚至超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期待。如白靈《斷》 這首截句:
因一顆果實的掉落
輕了的枝丫突地抬頭
想看清是離了還是放了果? 夜臨時才借風撫摸自己的空詩中描寫果實的掉落這樣一件平常事,可 以理解為母子的分離,也可以理解為舍與得的 人生哲理,或許,還有若干種其他解讀……
書法欣賞是一種欣賞者和書法作品主客體 之間的雙向運動。從本質上說,欣賞活動是審 美主體感性的血肉之軀的各種感觀看、聽、觸 摸、體驗的行為,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再創(chuàng)性想象也 根源于人的這種感知。
少字數書法的表現(xiàn)具有抽象性,也就意味 著模糊非具象,而模糊容易導致多元化、放射 性的思維探索。所以書法藝術欣賞者在抽象的 表現(xiàn)形式面前,免不了有一種茫然感。尤其是 探討書法作品的神采、意境的時候,更難以用 言辭表達清楚抽象的點畫線條構筑的形式中, 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意蘊,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何種性 情氣質和創(chuàng)作時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在藝術的 審美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心悟”來意會, 而難以用言語準確傳達,這種不確定性和復雜 性正體現(xiàn)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可以說,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是兩種人 人可操作的現(xiàn)代藝術,貌似最好寫,卻最難寫好,最好讀,卻又最難讀懂……
三、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的結合之可能性探 微縱觀中國書法史,備受推崇的書法家多 為文人雅士,他們擅長用毛筆勾勒出精彩絕倫 的藝術之作。比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 《蘭亭集序》,王羲之以和諧暢達、出神入化 的筆墨書寫了千古流傳的優(yōu)美散文;而顏真卿 的《祭侄文稿》則像一曲心靈的樂章,字里行 間流露出極度的哀痛與憤怒,是情感之血和 淚水凝結的杰作。這些作品之所以在書法史上 占據重要位置,與其所表達的文字內涵密不可 分。正是因為有了詩詞藝術品格的加持,書法 作品的精神內涵得到了更好地彰顯,使書法成 為一種能夠表達深層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藝術。
最近幾屆的全國書法篆刻展覽有一個明顯 傾向,就是提倡書寫自撰詩詞,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 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書法功底,還要有一定的 詩詞創(chuàng)作能力。參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 感受,選擇適合的字體、筆畫和結構來書寫自 己的詩詞作品。從詩詞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看,書法 與詩詞的結合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文 化內涵。同時,通過將自己的詩詞作品以書法 形式呈現(xiàn)出來,參賽者可以更好地傳達自己的 情感和思想,讓觀眾在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 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形式上看,書法作品是否也可以按照 截句的某種方式,截取一塊,僅做形式上的考 量,使欣賞者更多地關注到局部的存在價值以及與截句的聯(lián)系性。此外, 跳脫書法本體之外, 將其作為一種設計的配角出現(xiàn)在詩集的印刷之 中,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少字數書法的很 多內容題材可以從截句中尋求,畢竟現(xiàn)代截句 中不乏妙語佳句,這都是書法題材的錦囊和寶 庫。當然,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在現(xiàn)代語境 中能否進一步結合,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發(fā) 掘其中的價值。
四、結語
中國傳統(tǒng)藝術及其延伸的現(xiàn)代藝術形式, 在歷史文化和審美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下,它們 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審美追求上表現(xiàn)出了諸多共性。 現(xiàn)代截句和少字數書法兩種藝術形式之間,也 存在著類似古典詩歌和傳統(tǒng)書法的對照關系, 其審美理想、創(chuàng)作方法和欣賞習慣具有許多共 通之處。通過研究它們之間的審美共性特征, 我們可以將書法藝術置于更為寬廣的視野中進 行深入思考和探索。通過與書法結合的形式, 截句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廣。在藝術家職業(yè)化 的當今社會,仍然需要把提高綜合素養(yǎng)放在一 個很重要的位置。中華文化不同藝術形式之間 相互聯(lián)結的血脈關系,發(fā)展到現(xiàn)在仍然相互作 用著,截句與少字數書法的對照關系就很好地 說明了這一點。
[ 作者簡介 ] 欒建利,男,漢族,山東濟南人, 韓山師范學院講師,中國臺灣明道大學博士在 讀,研究方向為藝術理論、書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