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一趟旅行,其間不斷有人出現(xiàn)、有人離開,有人能陪你很長一段旅程,有人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蹦晟贂r覺得這句話順著來理解很有道理,人到中年,覺得這句話反著來理解更加有道理——旅行亦如人生。旅行的意義有很多,也許是賞花賞月賞人生百態(tài),也許是吃東吃西吃人間美味。對于我來說,旅行就是走出自我封閉,去看、去感知世界。
有些年因為一些原因我一度陷入自我封閉,沉迷于一個人獨處。我懷著一顆戒備的心與人相處,防范著外面世界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險,擔心著隨時有可能出現(xiàn)的傷害,把自己局限在熟悉的環(huán)境和熟悉的人群中,追求著自認為的保險和安全,抗拒陌生,亦如裝在套子里的人。直到家人強行為我安排的一次旅行打開了我的心門,我才意識到:沒有陌生人,只有尚未認識的熟人;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的危險。
那年五月,從三清山到景德鎮(zhèn)不得不經(jīng)過婺源中轉(zhuǎn)。我匆忙下車后又匆忙買票上車,一看車內(nèi)僅有我一名乘客,一種包車的安全感油然而生。車子沒開兩步便停下,上來了一名風風火火的大姐。大姐上車買票,司機開價40元,大姐一愣神,立馬用手機上網(wǎng)搜索價格,說道:“車票明明是36元,為什么要收40元?”司機蠻橫地說:“都是收40元,車站內(nèi)也是40元,你要坐就坐,不坐就下車?!贝蠼悴桓吲d地說:“定的票價是36元,給的票也是36元,憑什么要收40元,多出的4元歸誰?如果不歸你,那是歸車站人員還是誰?”聽過去,我感覺這個大姐太計較了,出門在外為了4元錢較真,吵吵鬧鬧沒完。大姐繼續(xù)強調(diào):“我不是為了4元錢為難你,我是覺得我們不能默認這樣的不合理,這樣的話以后誰還敢來婺源旅游?”我回過神,細細琢磨她說的話,覺得確實有道理?,F(xiàn)在社會都在提倡規(guī)范公正,既然定了規(guī)則,就不能無緣無故地篡改規(guī)則。我也忍不住說:“確實是!”“我不為難一個司機,但這個事情必須反映。”大姐補充道。
大姐因我的“幫腔”坐到了我身邊,主動就此種社會現(xiàn)象該如何處理開始跟我聊天。大姐聊的話題從旅行、養(yǎng)生到健身、教育等。我雖話語不多,但耐不住大姐健談,我們也一路聊到了景德鎮(zhèn)。從這名走南闖北的河南大姐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據(jù)理力爭,什么叫勇敢,什么叫擔當,什么叫經(jīng)歷。
第二天定的行程是瑤里一日游。導游車來了,車門一開,車內(nèi)的乘客僅有一名老人,我很意外,居然遇到與我一樣獨行的游客。天氣有點小任性,到景點就開始下雨了。老人沒有帶傘,因為有了前一天與河南大姐愉快交流的經(jīng)歷,我主動邀老人共用一把傘。面對空無一人的景區(qū),我們在感受山水文化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舒適友好的感覺,導游不催不急。老人可能看出我是一個不擅長說話的人,借著共傘的緣,零星地開始訴說著自己的經(jīng)歷。這名留學30年的老博士教我古韻、古詞和吟誦。兩個蘋果經(jīng)過交換還是兩個蘋果,但兩種思想經(jīng)過碰撞后肯定不止有兩種思想。我們遁入迷途找尋不到出路之時,缺少的也許恰恰是一個陌生人的指點,從另外一個未知的領(lǐng)域、未知的世界帶給你的豁然開朗。我已經(jīng)記不起后來我們具體還聊了些什么,但那種敞開心扉,聽聽別人的故事,感受別樣的生活的經(jīng)歷也許比旅途中的風景更有意思。
在后來的好幾年,我開始慢慢地喜歡上旅行了——喜歡旅途中看到的多姿多彩的景,更喜歡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名相遇的旅人都讓我對世界有了更深的體悟。眼盲的英格蘭夫婦不辭萬里來到西哈努克吹海風,腳踝上夾板的年輕姑娘拄拐爬上巴肯山看日出,臉龐印滿年輪的80歲老人從挪威飛到柬埔寨去探尋吳哥窟之美,旅途中的他們沒有向世人訴說他們的不健康、不完整。相反,他們的行為無一不在訴說著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渴求。世界如錦,心如梭,欣賞美景除了用眼,最主要的是用心。
旅途中的確充滿了未知,隱藏著危險,但同時也會有各種驚喜,閉門宅家就缺少了擁抱世界的可能。路途中所遇之人,能聊則聊,不能聊則不聊,能幫則幫,不能幫則不幫,不抗拒、不強求,隨遇而安,順勢而為,亦如人生。愿每一個旅者都能在旅途中遇見善良的人,看見想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