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一般分兩種:社會環(huán)境描寫和自然環(huán)境描寫。其中,自然環(huán)境描寫指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魚蟲、時序節(jié)令、風霜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包括時間、地點、季節(jié)、天氣、景物等。
恰到好處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往往能起到烘托人物形象、表現人物心情、渲染故事氣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暗示社會環(huán)境等作用。
左讀經典
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
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往火車站的大路。她家只有兩間土甓北房,出房門就是一塊小菜園,園子中間有一眼小甜水井,井的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
(節(jié)選自孫犁《白洋淀紀事》)
2.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再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
(節(jié)選自路遙《平凡的世界》)
3.天上繁星如豆,閃爍跳動,數不清的多、說不盡的熱鬧。銀河斜著一大道灰白,兩邊都是深厚的幽藍,星星則如懸掛在幽藍絨布上的珍珠。珍珠般的露珠吊在玉米葉片的邊緣和尖尖上。蟈蟈站在新秀出的玉米纓子上響亮地鳴叫,節(jié)奏分明像一條刻度清晰的有機玻璃尺子。遠處傳來“吭吭”的大狗叫聲和“昂兒昂兒”的小狗叫聲。玉米的葉片和穗子紋絲不動,一點風都沒有。
(節(jié)選自莫言《十三步》)
◆賞讀
片段1,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栋籽蟮砑o事》中的這段景物描寫富有畫面感,將讀者引入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和氣氛中,暗示著當時蘆花蕩一帶正處于日寇占領且嚴密封鎖的情形下。從這里的環(huán)境描寫中,我們可讀出面對殘暴的敵人,白洋淀人民堅韌不屈的品質,那努力長高的葦子正好為淀子里的抗日軍民提供了極好的掩護。
片段2是《平凡的世界》的開頭,也是純粹的景物描寫,為全書定下艱苦的基調,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一九七五年的二三月間,“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一語雙關,暗示著改革開放的腳步還沒有邁進,為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做了鋪墊,暗喻著中國改革大潮到來之前,必將歷經一段黎明前的暗夜。
片段3描寫了夜晚的星星、銀河、露珠、蟈蟈、玉米葉等鄉(xiāng)村化的自然景物?!靶切莿t如懸掛在幽藍絨布上的珍珠。珍珠般的露珠吊在玉米葉片的邊緣和尖尖上。蟈蟈站在新秀出的玉米纓子上響亮地鳴叫,節(jié)奏分明,像一條刻度清晰的有機玻璃尺子”等貼切生動的比喻,凸顯了星星的璀璨、露珠的晶瑩、蟈蟈叫聲的清脆,一幅清新詩意的鄉(xiāng)村夜景圖呈現在我們眼前,讀后令人神往。
◆借鑒
1.局部映襯法
局部映襯法指的是在作文的任何部分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映襯人物的精神品質或作文的主旨、情感,從而讓其得到提升。使用局部映襯法行文,景物描寫應求“精”而“得體”。如:要表現人物的某種品格,就可以用各種表現純凈美好的景物映襯人物的高尚品質;要表現親情主題,就可以用明媚的陽光象征親情所帶來的溫暖;要突出懷念主題,就可以適當描繪凄清蕭瑟之景;要渲染緊張的氣氛,就可以借助電閃雷鳴等自然景象描寫襯托人物急切的心情……不過,這需要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進行選擇。
2.整體烘托法
整體烘托法指的是作文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從整體上便定下了全文的情感基調或故事的寫作背景,或作為一個重要的要素參與了整個故事的發(fā)展。常見的情況有兩種:第一,將同一環(huán)境描寫作為某種氛圍的襯托放在作文開頭,并在接下來的敘述中不時地提到,這一環(huán)境描寫通常會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調或交代整個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第二,將一兩處環(huán)境描寫作為線索貫串全文始終。在這種情況下,應在開頭便對這處環(huán)境描寫進行細化,以此形成線索的始端,然后各段或關鍵段落都要提到這個或這些環(huán)境。這樣,會使讀者對這一自然環(huán)境印象深刻。
3.感官描寫法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要想寫好自然環(huán)境,首先要讓五官充分“打開”,將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嗅到的、嘴巴嘗到的、雙手摸到的東西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環(huán)境描寫自然成功一半。
4.視角轉換法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描寫自然環(huán)境時,應注意視角的轉換,或由高到低,或由中間到兩邊,或由整體到局部。成功的視角轉換,可讓自然環(huán)境描寫更加立體形象、真實可感。
右寫片段
1.他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凜冽的寒風中,他和媽媽并排坐在一起,頭盔壓著他,呼出的白氣被茫茫夜色所覆蓋,雖然雙手和臉頰凍僵了,但他和媽媽的心緊挨在一起,熱乎滾燙。善良懂事的他總是能撥動媽媽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他是媽媽的驕傲,也是她奮斗的最大動力。
(節(jié)選自陳勇《生活灑滿陽光》)
◆點評
片段對冬日環(huán)境的描寫生動逼真,富有生活氣息?!昂舫龅陌讱獗幻CR股采w”“雖然雙手和臉頰凍僵了,但他和媽媽的心緊挨在一起,熱乎滾燙”。人物感受親切且真實。天氣是寒冷的,但和媽媽肩并肩坐著的心卻是滾燙的。小作者巧妙通過自然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主人公“他”懂事的性格特征。
2.晚飯后,我陪老媽在家附近的小路上散步。皓月當空,牛奶似的月光肆意灑在每一片樹葉和草尖上,屋后的白楊隨風“嘩嘩”作響,草叢里的蟋蟀聲此起彼伏,不知哪家的貓“嗖”地一聲從菜地躥出來,“喵”“喵”幾聲后,路旁的孩童便高興地追了過來。農村的夜晚總是有著天然的魅力,吸引著每一個念家之人。
(節(jié)選自吉梓萌《月光下的身影》)
◆點評
在小作者的筆下,鄉(xiāng)村的小路,每一片樹葉和草尖都充滿靈性,就連蟋蟀聲都有了節(jié)奏和美感,家鄉(xiāng)標志性的景物詮釋著鄉(xiāng)村夜晚獨有的一份美好,牽動著每一個身處異鄉(xiāng)之人。
從片段的景物描寫中,我們捕捉到了小作者細膩的情懷,如山澗清泉汩汩流淌,筆尖所到之處皆是家鄉(xiāng)的美好,令讀者動容。
3.窗外的白楊樹隨風搖擺,在路燈的照耀下,路面似乎寬闊了許多。我雖然不是晚歸的路人,但我需要那一道光——那道足夠溫暖、直抵我胸膛的光,為我驅散了前路的迷茫。
(節(jié)選自周雯麗《那一道光》)
◆點評
片段扣題嚴謹,結構整飭,將微黃的路燈升華為照亮人心的一道光,溫暖人心,驅散迷茫。“光”在這里不僅僅指路邊的燈光,更指溫暖且具有力量的精神之光,收到了引人深思又回味無窮的表達效果。
【以上作文片段的小作者均系江蘇濱海縣坎北初級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