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的老母可愛至極。老人家一生之中,口里不嚼是非,心下不計輸贏,活得干凈明亮,克勤克儉,典型地從苦到甜過來的。
過年的當(dāng)兒,挨家串門走親戚。她這個年紀(jì),皆是兒孫滿堂,樂得看一眾小兒為爭糖果嬉戲打鬧,滿目憐愛,不在乎誰對誰錯。
在老人家看來,紅包是可以省的,你往我家孩子兜里塞一個,我往你家孩子兜里塞一個,轉(zhuǎn)一手的事兒,不妨兩免??墒?,架不住有些親友熱情,非得換一換,圖個喜慶。
她知別人紅包里裝的是兩百,自己再以同數(shù)禮尚往來?怎好意思!哪有這樣走人情的,人來一盒酥,便去人一盒酥,人送兩束帛,也還人兩束帛?到底磨不開臉面,實在不好意思。老人家相信,太精準(zhǔn)太公平的人情,就沒人情味兒了。于是,她咬咬牙添上一筆,以三百之?dāng)?shù)奉還別人。
正月一過,小算盤一撥,老人家發(fā)現(xiàn),為了自己的不好意思,憑空多支千元朝上。她的錢,來自兒女孝敬,她知兒女不易,心中好生懊惱,自責(zé)多日。
友人寬慰老母,大概有兩層意思:一層,既然已經(jīng)有言在先,也就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人出多少,你出多少,即是以禮相待。人后會被怎樣談?wù)?,就?dāng)流言蜚語。二層,切莫因不好意思自食委屈,自擾心緒,本就一樁小事,心中還添小風(fēng)小雨,陰霾好久,不值得。
在乎贊美的,往往受贊美所困,太在乎臉面的,往往被臉面所傷。人情江湖名利場,從來笑罵滿天飛。由他去吧。
(摘自《今晚報》 林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