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采取隨機采樣法選取了327名大學生被試,采用楊廷忠編制的壓力知覺量表、于肖楠編制的心理韌性量表、段建華編制的主觀幸福感量表進行測量,通過SPSS26.0對回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壓力知覺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大學生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得分高;大學生壓力知覺與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呈顯著負相關(guān);大學生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guān);心理韌性在壓力知覺和主觀幸福感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應。
[關(guān)鍵詞]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幸福感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7.032
引言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中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且面臨學業(yè)、升學、就業(yè)、交際、戀愛等方面的問題,一旦受挫就容易產(chǎn)生壓力知覺。壓力知覺是指個體將生活事件評估為不可控或者難以解決的程度,本質(zhì)上是主觀的對心理壓力的感受,是影響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的因素,近年來受到了學者更多的關(guān)注[1]。有研究表明,心理韌性在個體面對壓力時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個體更好的應對壓力,在面臨同樣壓力情境時,個體所感受的壓力知覺是不同的,心理韌性水平高的個體會采用適當?shù)姆椒ê褪侄危徑饣蚪鉀Q壓力帶來的問題[2];而心理韌性水平偏低的個體并不能夠很好的去應對壓力,從而造成較高的壓力知覺。在面對困境時,壓力知覺和心理韌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兩個因素都能顯著影響主觀幸福感。
基于此,本研究擬將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進行研究,試圖深入探討心理韌性如何在大學生壓力知覺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發(fā)揮作用。
一、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線上隨機抽樣,選取大一至大四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333份,有效問卷共計327份,回收率98%。其中,男生172(52.6%)名,女生155(47.4%)名;大一80(24.5%)名,大二78(23.9%)名,大三88(26.9%)名,大四81(24.8%)名;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上,民主型110(33.6%)名,專制型124(37.9%)名,放養(yǎng)型93(28.4%)名;農(nóng)村251(76.8%)名,城市76(23.2%)名。
(二)研究工具
1.壓力知覺量表
楊延忠(2003)的中文版壓力知覺量表(CPSS),該表考察被試一個月以來的感受,主要涉及日常瑣事、重大事件和應激源的改變等三種壓力情境;該量表采用五分制,共14道題,包含緊張感和失控感維度,其中失控感的7道題需反向計分;理論總分為14-70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感知到的壓力程度越高[3]。在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67。
2.心理韌性量表
于肖楠(2007)對Connor - Davidson韌性量表(CD-RIS)進行了修訂,修訂后共有25題,包括堅韌、自強、樂觀三個維度,采用五分制。在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82。
3.總體幸福感量表
1996年,段建華對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制訂的總體幸福感量表進行修訂,即采用該量表的前18項對被試進行施測;按選項數(shù)值累積相加,其中13、6、7、9、11、13、15、16項為反向評分;除了評定總體幸福感,本量表還通過將其內(nèi)容組成6個分量表從而對幸福感的6個因子(對健康的擔心;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憂郁或愉快的心境;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松弛與緊張)進行評分[4]。在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97。
二、結(jié)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
本研究使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來檢驗共同方法偏差;使用SPSS26.0軟件進行Harman單因素檢驗,將心理韌性量表、壓力知覺量表和總體幸福感量表所謂所有問題導入到SPSS26.0的因子分析中。特征值最大的第一個公因子的方差分析解釋值為,小于理論判斷標準值30%,因而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大學生壓力知覺、心理韌性、主觀幸福感總體狀況分析
壓力知覺量表結(jié)果顯示,被試平均分為33.7,標準差為13.1,以33.1為中位數(shù),大多分數(shù)集中在30-36分之間;固本研究中被試的壓力知覺處于適中水平。心理韌性量表結(jié)果顯示,被試平均分為92.86,標準差為26.176,以106為中位數(shù),大多分數(shù)集中在104-112分之間;固本研究中大學生心理韌性處于較高水平。主觀幸福感量表結(jié)果顯示,被試平均分為83.87,標準差為20.079,以92為中位數(shù),大多分數(shù)集中在88-98分之間;固本研究中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處于較高水平。
(三)大學生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guān)分析
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三者中,兩兩相關(guān)顯著:心理韌性與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guān)(r=0.964,plt;0.01);壓力知覺與主觀幸福感顯著負相關(guān)(r=-0.962,plt;0.01);心理韌性與壓力知覺顯著負相關(guān)(r=-0.959,plt;0.01)。
(四)中介模型檢驗
利用SPSS中process的Model 4對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進行檢驗(如圖1所示),壓力知覺能顯著正向預測心理韌性,a=0.959,plt;0.01;壓力知覺和心理韌性同時進入回歸方程,壓力知覺能顯著預測主觀幸福感,c’=-0.708,plt;0.01;心理韌性能顯著預測主觀幸福感,b=0.392,plt;0.01。
Bootstrap檢驗表明,心理韌性在壓力知覺和主觀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中介作用,ab=-0.737,Boot SE=0.076,95%置信區(qū)間為[-0.888,-0.589],中介效應占比為67.72%。因此可以得出,心理韌性在壓力知覺和主觀幸福感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三、討論
從研究結(jié)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壓力知覺處于適中水平,但還是有23.0%的學生壓力比較大,這一結(jié)果與楊廷忠等進行的心理壓力流行病調(diào)查中得出的群體的健康危險壓力狀態(tài)比例55.83%偏小[5]。說明在生活中,大學生的幸福感和壓力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偶爾會面臨過大壓力,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調(diào)節(jié)方式很快恢復到平靜狀態(tài),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大學生在心理韌性上的平均分高于平均值,這與聶順婷的本??拼髮W生心理韌性與就業(yè)壓力結(jié)果相符[6]。面對壓力時,大學生具有較好的應對方式,主觀幸福感平均得分較高、感知的總體幸福感高;但也有部分學生壓力知覺水平高、心理韌性能力差、感知到的幸福感少,可能是由于人口學變量的不同所導致的。
壓力具有雙面性,一方面能使大學生越挫越勇,另一方面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問題。產(chǎn)生這兩方面的結(jié)果是由外部環(huán)境和個人內(nèi)部心理所決定得分,而大學生作為心理韌性水平較高的個體,能夠?qū)毫χX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從而降低壓力知覺水平,所以主觀幸福感情況較好。
通過現(xiàn)狀分析,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高,這與段建華在總體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大學生中的適用結(jié)果與分析中,總體幸福感正態(tài)趨勢分布且男女差異不顯著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7]。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大學生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即壓力知覺得分越低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得分越高,這與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每個個體承受壓力的范圍都是有限的,呈倒“U”型,個體都會有一個最佳抗壓狀態(tài),一旦超過最佳抗壓水平生理和心理機能都會出現(xiàn)問題,進而影響主觀幸福感。心理韌性高的個體,可能個體在面對壓力時能夠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應對,比如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事情、合理的方案去規(guī)劃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尋找適當?shù)姆绞叫棺约旱南麡O情緒,感受到較低的壓力知覺、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心理韌性在壓力知覺和主觀幸福感之間起著部分中介的作用。壓力知覺不僅可以直接預測主觀幸福感,也可以通過中介變量心理韌性間接影響主觀幸福感。當個體知覺到壓力時,心理韌性作為心理健康的保護因子,為維持個體的身心健康平衡,就會調(diào)動各因素保護因子與壓力進行對抗。雖然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需要背負的壓力,但幸福感體驗高的個體在面對壓力時不會被壓力所難倒,相反的還會沉著冷靜、游刃有余的去解決問題。此外,心理韌性影響壓力知覺的機制在于心理韌性高的個體具有較高的自強、樂觀和堅韌的品質(zhì),進而增強個體抗壓能力;這也提示,如果個體想獲得較高的主觀幸福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強、樂觀和堅韌等人格品質(zhì)。
四、建議
本文從壓力知覺和心理韌性兩方面入手,對提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提出一些教育建議:
首先,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受挫教育。不能僅局限于理論課程,可定期開展抗壓抗挫主題活動,可定期開展夏令營、假期戶外活動等項目,同時創(chuàng)辦公眾號、短視頻等線上宣傳與相關(guān)知識的普及,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增強抗壓水平。
其次,家庭教育需正確引導孩子。不溺愛孩子,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當孩子存在負面情緒時,應予以適當?shù)年P(guān)懷和正確的引導,使之在成長的路上越挫越勇。
最后,個人需正確看待挫折。困難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切忌停滯不前而被小小的困難打倒,應正確看待困難這把雙刃劍,“將刀口朝向困難,而不是自己”。
五、結(jié)語
本研究以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壓力知覺、心理韌性和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探討,并在此基礎(chǔ)上從壓力知覺和心理韌性角度提出了提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教育建議。然而,關(guān)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本研究選取了壓力知覺和心理韌性,還存在很多其他影響變量,其他沒有涉及到的因素和變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本研究通過網(wǎng)上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被試容易受到社會期望等外部因素影響,使數(shù)據(jù)的主觀性、情境性較大,額外變量難以控制,可能會對數(shù)據(jù)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曾子豪,胡義秋,彭麗儀,等.挫敗感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壓力知覺與人際關(guān)系的作用[J/OL].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24(6):865-876.
[2]趙靜.大學生心理韌性與身體活動、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20:11-16.
[3]楊廷忠.社會轉(zhuǎn)型中城市人群心理壓力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6):473-475.
[4]于肖楠,張建新.韌性-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5(5):658-665.
[5]段建華.總體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大學生中的試用結(jié)果與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6(1):56-57.
[6]楊廷忠,黃漢騰.社會轉(zhuǎn)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壓力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3(9):760-765.
[7]聶順婷,許小花.本??拼髮W生心理韌性與就業(yè)壓力的關(guān)系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8,31(4):120-121.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究蒲袠I(yè)務費科研項目,項目名稱:多元文化視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智能咨詢師”平臺建設(shè)(項目編號:XJEDU20241109)
作者簡介:姑海爾尼沙·麥麥提(1987.7-),女,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