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西風起,蟹腳癢”。剛入秋,蘇州的饕餮們就開始期待著螃蟹的上市。光是看著青殼的螃蟹,不少吃貨就已經(jīng)幻想了無數(shù)種烹飪方式。可見,吃蟹是蘇州人迎接深秋的至臻儀式。當然,螃蟹不僅是大自然在金秋時節(jié)饋贈的美味珍寶,更承載著江南水鄉(xiāng)獨特的風情和文化底蘊。
秋蟹肥美,吃蟹的那些個講究
吃蟹的時機很有講究,都說“九月圓臍十月尖”,蘇州人基本不會提前吃螃蟹?!熬糯剖邸?,農歷九月前后要吃雌蟹,這時雌蟹發(fā)育成熟,體內蟹黃飽滿、肉質細膩,農歷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性腺成熟,掰開尖形蟹臍,可見里面蟹膏豐滿,所謂“蟹因霜重金膏溢”,天越冷,雄蟹越好吃。因此,會吃蟹的人,都是先品嘗雌蟹再品味雄蟹,順序不能亂,節(jié)奏不能急。
大閘蟹上市,百菜而無味。關于蟹的做法,家家都有不同,但大抵遵循一個邏輯:原汁原味。最經(jīng)典的做法就是水煮和清蒸,這兩種做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閘蟹的色、香、味。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曾說,食大閘蟹“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
家住在唯亭街道的吳俊,是一名“蟹二代”,他們家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水煮蟹。冷水下鍋,讓螃蟹肚皮朝上仰臥在鍋里,煮多久和螃蟹的個頭大小相關,一般煮15至20分鐘即可,個頭大一點的可以煮久一點。吳俊家的吃法也很簡單,趁熱邊剝邊吃,煮好的螃蟹蟹黃、蟹膏飽滿,蟹肉細膩而清甜,無需蘸取任何佐料,就能感悟到“蟹肉上席百味淡”的真諦。
同樣是唯亭“蟹二代”的嚴婷婷,他們家吃的最多的就是清蒸蟹,將螃蟹倒扣在蒸鍋里,隔水蒸熟,蒸的時候可以在蟹腹部放上一塊姜片,有祛寒的作用。蟹上鍋蒸的同時,她還會調上一碟蘸料,醋祛腥、白糖提鮮、姜絲祛寒,幾味簡單的配料,不僅讓大閘蟹有味,也更有益健康。她透露說:“一般來說,在蟹農家里,大的螃蟹拿來清蒸,小的螃蟹做面拖蟹,偶爾也換換口味吃點醉蟹,我們蟹農一般不太吃‘六月黃’,這些都是飯店才做的菜式?!?/p>
有些人總覺得吃蟹麻煩,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怎么吃都是講究。如果胡亂咬幾口蟹肉蟹腳,就算是吃蟹了,那是不講究的吃法,用蘇州的老話說,叫“牛吃蟹”,當然也有一種好聽的叫法,為“武吃”。
而烹茶煮酒、食蟹賞桂,這是《紅樓夢》中蟹的吃法,是“文吃”。在賈府,吃蟹不僅僅是字面意思的吃,吃蟹的過程,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儀式感。要說吃蟹的儀式感,舊時大戶人家吃蟹還講究用工具,赫赫有名的“蟹八件”,一套銀制工具每一個部件都有不同的功能,器具精致,宛如漂亮的工藝品,這才是吃蟹的藝術吧。
當然,要細數(shù)這些工具的用法,急性子的人反倒搞得手忙腳亂,現(xiàn)代人也不必這么費神,在講究與不講究之間拿捏好一個度即可。愛吃蟹的達人袁順給我們分享了他吃蟹的詳細步驟,可作參考。首先,把蟹翻個面,掰掉螃蟹肚子上的蟹臍,清除干凈蟹的排泄物;隨后,掰開蟹殼,夾出里面的蟹黃;接著把蟹身一掰兩半,吃兩邊的蟹肉。吃蟹肉還有個小竅門,由于蟹的身體結構是每一條腿連結蟹身的一個部分,因此吃蟹肉的時候,可以把蟹身“大卸八塊”。最后,再消滅蟹腿和蟹螯。還要記住,蟹心、蟹腮、蟹腸和蟹胃不能吃哦。
頂流大閘蟹,何以問鼎蟹中鮮
蟹的品種眾多,光是蘇州地區(qū)盛產(chǎn)的就有陽澄湖大閘蟹和太湖蟹,這兩類蟹在蟹的榜單里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明星”。其中,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天下,鮮蓋百味。那么,陽澄湖大閘蟹到底是如何從眾多蟹的品類中脫穎而出,成為蟹中頂流的呢?
其實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并不久,最早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陽澄湖大閘蟹進入上海后,憑借其美味超群的口感,一時間風靡全城,這在《上海漁業(yè)志》中都有記載。陽澄湖大閘蟹風靡的現(xiàn)象,引起了上海《申報》的關注,1918年上?!渡陥蟆分械谝淮纬霈F(xiàn)了“陽澄湖大蟹”的提法,此后陽澄湖大閘蟹在全國范圍內聲名鵲起。不過當時,陽澄湖大閘蟹只是在上流社會中流傳,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費得起的。也是那時候,章太炎夫人湯國梨發(fā)出“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的贊嘆。
即便如此,20世紀80年代以前,陽澄湖大閘蟹多為野生。20世紀90年代以后,陽澄湖大閘蟹才進入大規(guī)模養(yǎng)殖階段,養(yǎng)蟹也成了當?shù)匕傩盏囊环N致富手段。嚴婷婷家就是那時候開始養(yǎng)蟹的,她所在的陽澄人家小區(qū),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養(yǎng)起了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那時候家里還會養(yǎng)殖蟹苗,雖然蟹的價格不高,但是也不愁銷路,到了蟹成熟期,有固定的經(jīng)銷商,每天來家里收蟹,都是論斤賣?!?/p>
不過陽澄湖大閘蟹真正在市場上火起來,是2000年后。2002年9月,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成立,這是當時蘇州市第一家市級專業(yè)漁業(yè)協(xié)會,起初由15家陽澄湖經(jīng)營公司發(fā)起。協(xié)會先后制定并實施了從生產(chǎn)到收購,再到市場營銷、行業(yè)自律等一整套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規(guī)范化管理。同時也明確了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使用范圍,即只有產(chǎn)自陽澄湖里的蟹才能稱為陽澄湖大閘蟹,湖邊哪怕一堤之隔的池塘所產(chǎn),都不能叫作陽澄湖大閘蟹。
由于陽澄湖是蘇州市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基地,過多養(yǎng)殖大閘蟹會破壞陽澄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富營養(yǎng)化程度在不斷加深。大自然的饋贈無法復制,更不能過度索取,于是協(xié)會大力控制大閘蟹養(yǎng)殖的圍網(wǎng)面積,把控產(chǎn)量。每年有限的產(chǎn)量讓陽澄湖大閘蟹更為稀缺,進而顯得更加珍貴。這一點,吳俊印象深刻,小時候家里有近百畝養(yǎng)殖水域,現(xiàn)在僅有10畝。
除了行業(yè)協(xié)會的把控,陽澄湖大閘蟹之所以名揚天下,更重要的是它的口味。陽澄湖大閘蟹蟹肉口感清甜,蟹黃蟹膏鮮美難擋,離不開陽澄湖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水質條件。大閘蟹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陽光充足、水草豐茂的水域。陽澄湖是江蘇省的重要淡水湖泊之一,其水底土壤肥沃、餌料豐富、活水性好、透明度高,湖水中含有鈣、鎂、氧等微量元素,為大閘蟹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huán)境。
一只好蟹的養(yǎng)成,離不開蟹農一年辛勤的養(yǎng)殖。大閘蟹一年只有一季,年初蟹農們要精選優(yōu)質蟹苗,之后要在養(yǎng)殖區(qū)域種植水草以及投放螺螄,同時要精心把控水草量和螃蟹密度,及時進行水質監(jiān)控,還要補蟹網(wǎng)、地籠等設備,圍網(wǎng)的樁也需要三年更換一次。從蟹苗到仔蟹到蟹種,需要半年多的時間,從3月份開始,蟹農需要一天隔一天給大閘蟹喂食,喂食的品類也很講究,不光有前面提到的水草、螺螄,還有淡水小雜魚、蝦、蜆等等。到了五六月份,投喂頻率增加到每天一次。
“從年初到深秋,大閘蟹都需要用心地呵護?!眳强”硎?。正是蟹農們這種精細化的養(yǎng)殖方式確保了大閘蟹的高品質和獨特口感。"漁舟唱晚,鷗鳥繞帆,蝦蟹滿倉歌滿船?;蛟S這是一年里,蟹農最開心的時刻。
“蟹”逅美味,GET實用技巧
那么,如何才能選購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呢?很多人擔心會買到“洗澡蟹”,“洗澡蟹”是一些無良商家,將外地蟹放入陽澄湖養(yǎng)一段時間,再冒充陽澄湖大閘蟹以高價賣出。
今年,陽澄湖大閘蟹采用全新的防偽溯源專用標識,只需認準紅、綠兩款蟹扣,胭脂紅防偽溯源專用標識用于陽澄湖湖區(qū)圍網(wǎng)養(yǎng)殖區(qū)域,庭蕪綠防偽溯源專用標識用于高標準池塘養(yǎng)殖區(qū)域。新標識采用了更先進的防偽技術,包括區(qū)塊鏈溯源彩色可變二維碼、π防偽技術等,買家可以通過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的公眾號進行防偽查詢,一蟹一扣,確保每一只陽澄湖大閘蟹的可追溯性和真實性。
當然,蘇州出名的蟹其實不只有陽澄湖大閘蟹,太湖蟹也是不錯的選擇。從外形上來看,陽澄湖大閘蟹為青殼、白肚、黃毛、金爪,而太湖蟹背殼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圓。因生長水域不同,蟹的品種也就不太一樣。但其實,除了有著幾十年養(yǎng)蟹經(jīng)驗的蟹農們能分得清這些細微的差別,普通人很難分清楚。
對于食客來說,在選購螃蟹時,可以參考吳俊的建議:“新鮮的螃蟹滿黃滿膏,在選購時,可以從蟹的外形來判斷它的美味程度,一般來說,蟹殼蟹腹微微分開的蟹,都是由于內里飽滿而撐開的,這樣的蟹黃蟹膏入口滿口綿密,噴香至極。”
新鮮的螃蟹到家后,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可以延長保鮮期。不過,到了12月中下旬,螃蟹就會逐漸消瘦,宛如一位遲暮老人,那時候就不宜再食用了。
秋天的蟹宴
蟹宴,是過去蘇州世家大族秋天的標配,現(xiàn)在已經(jīng)少見。不過蟹宴的精美程度,依舊可以從文史記載中窺見一二。
一桌蟹宴,菜式豐富多樣,光是冷菜就有醉蟹、蟹醬、糟蟹、冰糖蟹,而“大菜”又包括雪花蟹斗、蟹粉裙邊、韭菜擁劍、翡翠蟹糊等等。一桌蟹宴,挑選的都是陽澄湖大閘蟹,用《紅樓夢》里劉姥姥的話來說,這一桌夠得上普通人家一個月的花銷了。
其中雪花蟹斗,傳說是元代畫家倪云林所創(chuàng),用蟹肉和蜜雞蛋蒸出。現(xiàn)代版的雪花蟹斗,經(jīng)過改良后,用蟹殼做容器,里面裝上清炒蟹粉,上面鋪著雪花狀的蛋白,撒些火腿細末,不僅精美,而且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