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主要位于河南的東南部,當?shù)氐牡匦纹鸱?,主要表現(xiàn)為南高北低,境內山區(qū)占總面積11.4%,丘陵占65.7%,其余全部為平原面積。全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氣溫為15.3℃,極端最低溫和最高溫,分別為-19.1℃、41℃,降水量年平均值為1039mm。近幾年當?shù)剌^為重視農業(yè)發(fā)展,水稻在整個產業(yè)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分析在水稻種植栽培中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模式,以及此種植模式的相關推廣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模式
1、水稻品種的選擇和處理
對于種子選擇來說,整個工作要嚴格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展開,事先對當?shù)赝寥罈l件、氣候環(huán)境進行了解,選擇適應性好、高產優(yōu)質、有較強抗病能力的品種。市場需求也要事先考察,以此提高水稻種植效益。選種前需要對種子經(jīng)營單位資質進行調查,確保單位的資質及誠信度,以此對種子質量進行保證,避免買到劣質種子影響后期生產。
完成選種工作后,要加強種子處理。比如對種子進行晾曬,同時進行浸泡、催芽。通過晾曬處理,能將種子活性增強,使種子發(fā)芽率提高。在實際處理期間,要選擇晴朗的天氣,在陽光下晾曬2~3d。晾曬期間需定期進行翻動,確保所有種子均勻受熱,翻動動作要輕柔,避免谷殼被弄破。其中的癟粒、殘破粒,可以通過水選、風選等方式進行篩除,將優(yōu)質種子篩選出來。種子需通過藥劑進行處理,這樣能減少后期病蟲害問題發(fā)生,將病蟲害防治壓力減輕,還能讓用藥量、用藥次數(shù)減少。通過種衣劑進行拌種,還能對根系生長進行促進,對壯苗培育十分有利。進行浸種操作時,時間一般保證48~60h,氣溫要處于18~20℃左右。在23~25℃的條件下,浸種時間保持48h即可。浸種的藥液要將種子完全淹沒,確保能夠浸透均勻,浸后并不用淘洗,可直接進行催芽播種。
2、稻田地塊的選擇和整地
對稻田進行選擇時,要確保有方便的排灌條件,選擇土壤肥沃、無污染的地塊。大田必須確保排水性能好,地勢較為平坦,土壤中有豐富的有機質含量。選擇后要及時進行整理,整個工作要與土壤實行結合,對具體操作方法進行選擇,確保能滿足水稻栽培需求。實際進行整地時,除了確保土壤平整外,還要保證有良好的孔隙度,將更適合生長的環(huán)境營造出來。一般在栽插前5~7d左右完成整地工作,如果地塊排水不良、地勢低洼,需要進行深松或深翻2年,再配合2年的旋耕。深翻的深度一般為20cm,以此對土壤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使土質更加疏松,在此處理模式下,還能將雜草減少,避免后期與幼苗爭奪養(yǎng)分。
3、水稻育苗前的苗床準備
實際進行育苗時,需要將苗床準備工作做好。首先,選擇的土壤,要保證是肥沃的菜園土,或者選擇冬閑田也可以。在空氣干燥、沒有降水的天氣,及時將耕地工作做好,避免土壤濕潤、空氣濕潤對苗床制作造成影響。其次,結合實際對苗床面積進行控制,如果屬于大田苗床,一般保證25~30m2的面積。根據(jù)苗床實際位置,對排水溝進行設置,減少積水問題出現(xiàn),避免對幼苗正常發(fā)育、呼吸造成影響。做好保護膜的設置,這樣在不同氣候下,都能對濕度溫度進行保證,減少幼苗生長受到的影響。最后,選擇廄肥在播種前30d左右施撒,確保能滿足幼苗的養(yǎng)分需求,完成施肥后要使用塑料膜進行覆蓋,覆蓋的5~7d內,不能進行揭膜,隨著幼苗逐漸出土,要將苗床上的薄膜揭開,對植株生長進行促進。如果出現(xiàn)寒潮天氣,需要及時展開蓋拱膜處理,避免低溫對幼苗造成影響。
4、水稻育苗播種及移栽技術
首先,播種技術。播種時間要嚴格控制,確保能實現(xiàn)苗齊苗全。和種植地環(huán)境相結合,對播種時間進行掌握,將土壤翻耕完成后,需對田間持水量加大關注,把過渡期溫度控制好,如果進行露地播種,溫度需保證超過6℃,如果采用大棚播種,溫度處于10~12℃左右即可。實際播種前,需對大棚內濕度溫度進行嚴格管理。所有工作完成后,要及時進行覆土,厚度保證為0.7~1.0cm。完成覆土后需進行澆灌,以此對出苗率進行保證。隨著如今機械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在進行播種時,可以選擇機械播種或人工播種。如果利用人工的方式,要控制250~300g/m2的播種量,如果利用機械方式進行播種,要控制100~125g/m2的播種量,這樣才能對種子發(fā)芽率進行保證。
其次,移栽技術。完成育苗工作后,要將移栽工作做好。實際進行移栽時,需要針對水稻種植面積嚴格控制,還要與種植地土壤肥力情況結合,對種植密度進行確定。具體根據(jù)土壤肥力、水稻品種等因素,如果為雜交稻,需保證在45萬~60萬株/hm2,如果選擇常規(guī)的種植,一般保證為100萬~150萬株/hm2。針對定植密度進行合理確定,能夠讓水稻有更好的生長空間,使生長中的水分、養(yǎng)分需求得到滿足。
5、水稻生長環(huán)節(jié)的高質高效管理
水稻實際生長期間,不同生長環(huán)節(jié)有不同的外界條件要求。很多因素都會對水稻生長產生影響,比如土壤肥力、溫度、光照等,都屬于重要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所以要針對當?shù)厮?、氣候條件進行了解,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對水稻穩(wěn)產高產進行保證。
①水稻生長期間的光照管理
水稻屬于一種喜光作物,光照條件較為充足情況下,對其生長十分有利。在水稻的正常生長中,每天需確保有6h左右的光照,這樣能對光合作用進行促進。如果光照時間不足,會導致根部的發(fā)育受到影響,對水稻質量產量提高十分不利。當處于幼苗階段時,需確保有足夠的光照供應,這樣能讓葉片光合速度提高,使分蘗數(shù)、有機物含量增加,避免莖葉部位出現(xiàn)早衰。根據(jù)相關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水稻的顆粒飽滿度,會因為成穗后光照強度而受到一定影響,在整個抽穗期間,確保光照充足,能夠讓有機物質更好地累積,從而對高產穩(wěn)產進行保證。
②水稻生長期間的溫度管理
實際生長期間,水稻具有一定環(huán)境溫度要求,根據(jù)不同的水稻品種,在溫度要求方面也具有一定差異,所以要結合不同生長階段,將溫度管理工作做好。幼苗處于分蘗期時,一般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此時要控制溫度,處于32~34℃,以此對秧苗分蘗進行促進。當處于抽穗期時,通過對環(huán)境溫度進行控制,能讓水稻對有機物質大量吸收,這樣可促進其谷粒飽滿,在此時期的溫度,需要保證在26~30℃。如果具有晝夜高溫問題,很可能會導致花粉不開裂、花粉量減少,所以此時期白天的溫度,要保證26~33℃,而夜間的溫度不能超過30℃。
③水稻生長期間的灌溉管理
水稻在生長期間,具有較大的水分需求量,如果存在干旱情況,必須及時進行灌溉,避免水稻生長受到影響。保證水分管理的科學性,能夠讓根部更好地生長,對莖稈增粗十分有利,同時還能讓谷粒中淀粉、蛋白質的含量增加,另外還能讓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使水稻的無效分蘗數(shù)量減少。在不同的生育周期,水稻有不同的水分要求,具體可分成水分敏感、水分不敏感時期。正處于敏感時期時,必須確保有充足的水分供應,而不敏感時期可間接灌溉。敏感期主要包含分蘗、抽穗揚花、灌漿期。水稻進行播種前,苗床需要確保澆透水,使內部的水分含量能將出苗需求滿足,幼苗期間要控制水位高度不超過3.3cm,其目的是確保根系能更好地發(fā)育,對雜草生長進行抑制。當生長到后期階段時,根部要保證有足夠的氧氣獲取,這樣可對根部發(fā)育進行促進。處于分蘗末期時,需要將割田調控作為重點關注,對土壤肥沃度進行保證,避免出現(xiàn)爛根的情況。
④水稻生長期間的施肥管理
實際種植管理中,可以和其他作物進行輪作,利用這樣的模式將稻田恢復調節(jié)能力提高。同時還可把畜禽糞便+有機肥的施肥方式進行積極推廣,這樣不僅可提供足夠的肥料,還能夠讓化肥被有機肥替代,使化肥的應用量減少,對水稻品質進行保證,減少當?shù)厣鷳B(tài)受到的破壞。首先,穗肥管理。水稻生長到抽穗結實期時,此時已經(jīng)到了高產關鍵時刻,必須將肥料管理工作做好。如果水稻葉片在此時期退淡顯黃,需要和水稻葉齡結合,及時選擇促花肥施加,比如選復合肥225kg/hm2和尿素150kg/hm2。水稻如果生長得比較旺盛,可以將穗肥施用時間推遲,與葉片顏色變化結合確定穗肥追施。
其次,科學施肥。和水稻各生長階段的養(yǎng)分需求結合,將對應的施肥管理措施制訂出來,無機肥、有機肥配合使用。如果種植地保肥保水能力不足,需要將肥料管理做好,可以通過畜禽糞污發(fā)酵有機肥改良技術,將傳統(tǒng)化肥使用有機肥進行替代,或使用新型肥料進行替代。播種前要將基肥施加做好,控制用量為200~300kg/hm2。進行插秧時,可同步機械化深施,通過機械撒潑促化肥、分蘗肥。
⑤水稻生長期間的除草管理
實際生長期間,會有很多類型雜草生長出來,這些雜草會與水稻爭奪水分、養(yǎng)分,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就會出現(xiàn)水稻減產問題。在進行除草時,除草劑和人工除草都屬于常用方式。對于人工除草來說,并不具備較高效率,但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破壞。采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很可能對水稻產生影響,但除草效果優(yōu)異。所以在應用除草劑時,要將劑量嚴格把控,避免發(fā)生藥物殘留問題,影響周邊環(huán)境和水稻自身品質。對除草劑進行選擇時,要確保高效安全,比如可選10%吡嘧磺隆375g/hm2,也可選60%丁草胺乳油14250g/hm2。根據(jù)雜草種類的不同,選擇的藥劑也有一定差異,對雜草進行處理,需及時將田中的水排干再用藥,可按照20250mL/hm2用量,選擇雙草醚懸浮劑兌水噴霧,用藥的1~2d后再進行注水,保證3cm左右的深度,這樣可將除草效果提高。
⑥水稻生長期間的曬田管理
當水稻處于分裂期到幼穗分化前,在此階段要把田間的積水管理工作做好,其中的水分要及時排除干凈,然后進行曬田處理,這樣可將更加優(yōu)異的生長環(huán)境營造出來,對水稻生長進行促進,同時還可將水稻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提高。曬田的時機需把握好,時間一般控制在4~7d左右,與天氣情況、幼苗生長情況結合,對曬田時長進行控制,整個操作不能出現(xiàn)盲目,避免因為盲目曬田導致土壤質量受到影響,這樣對水稻的生長發(fā)育十分不利。
6、水稻常見的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①稻瘟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水稻瘟病菌為此疾病病原,真菌病原體可在土壤中、莖稈、葉面上生存,濕度、溫度比較適宜時可快速繁殖對水稻造成感染。出現(xiàn)此病害后,會有灰黑色小斑點出現(xiàn)在葉片上,隨著疾病發(fā)展,斑點會融合并擴大,導致大斑塊形成。稈部、葉片遭受感染后,會出現(xiàn)枯黃、彎曲的問題,甚至會導致植株逐漸死亡,減產可達40%~50%,嚴重時會導致顆粒無收。
進行防治時,要做好土地管理,染病稻株及時處理,對土地使用土壤消毒劑進行處理,讓病菌的侵染減少。進行施肥管理時,要注意鉀、磷、氮肥的配比,基肥進行科學配置,做好化肥、有機肥的配合使用。疾病出現(xiàn)的初期,可以使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40g,兌水50 kg進行噴霧。
②稻飛虱的危害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稻飛虱對水稻的危害比較嚴重,此害蟲的體長一般為2~3mm,成蟲和若蟲,分別為棕褐色、黃綠色。這種害蟲會吸食水稻汁液,對莖稈、葉片、穗部產生危害。在分蘗期~抽穗期,此蟲害的危害最顯著。水稻受害后其生長會受到阻礙,葉片逐漸枯黃并卷曲,情況比較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降低水稻產量。
在稻飛虱的防治中,要加強田間管理,根據(jù)種植實際確定種植密度,確保田間有優(yōu)異的通風條件。巡查田間時如果發(fā)現(xiàn)遷飛跡象,要及時進行防控。采用化學措施,可在初期按照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20g/667m2,或者使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5~20g/667m2兌水60~70kg進行噴霧,以此對蟲害進行控制。
二、水稻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1、建設水稻種植示范基地
為了能更好地普及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模式,需要及時將水稻種植示范基地建立起來。在水稻種植方面,直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有很多農戶并未對高效高質栽培管理技術優(yōu)勢做到完全了解,最先進的技術還處于觀望的態(tài)度,這樣也會對技術推廣造成影響。面對此情況,相關機構要加強種植基地建設,將推廣宣傳效果提升。當?shù)氐霓r業(yè)部門,須對水稻種植實情全面了解,把符合當?shù)靥厣氖痉痘亟⑵饋?,當?shù)氐姆N植人員,可分批前往此處進行參觀學習。還可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農戶介紹講解種植知識,確保農戶能對種植模式和技術優(yōu)點充分了解,并在自身的生產中應用這些管理模式和技術。
2、重視水稻種植結構調整
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和傳統(tǒng)種植模式相比,能夠將水稻品質產量提高,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稻種植之間,能夠形成有機結合。面對此類栽培管理技術,想要將普及推廣力度提高,需要將水稻種植面積增加,推廣中對各項要點進行把握。首先,在實際進行推廣時,要結合土地情況做好推廣,確保技術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其次,根據(jù)當?shù)刈匀粭l件,對高校種植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應用,還要將市場機制引入,對產品分布進行優(yōu)化,讓整個水稻種植系統(tǒng)健全,以此提高推廣質量,推動農業(yè)實現(xiàn)持續(xù)發(fā)展。
3、重視水稻技術研發(fā)及推廣資本保障
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在整個農業(yè)發(fā)展中,屬于一種新型技術,通過此技術種植水稻時,為了能提高技術價值,并做好推廣工作,需要將技術研究全面加強。實際進行研究時,要將浸種催芽、品種選擇、田間管理、種植環(huán)境、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作為重點關注,這樣能讓技術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并提高水稻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實際進行技術研究時,當?shù)氐霓r業(yè)部門,還要與農業(yè)院校之間取得溝通和聯(lián)系,基于產教融合,對優(yōu)秀人才進行培養(yǎng)和引入,確保綠色優(yōu)質高產栽培管理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在整個技術推廣、技術研發(fā)中,必須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當?shù)氐幕鶎诱畽C構,要將專項資金利用進行強化,以此將推廣效果提高。在此期間需要注意,保證有充足的專項資金,不僅要通過政府撥付,還要做好資金統(tǒng)籌,不斷拓展資金的獲取渠道,確保有足夠資金完成綠色高效管理種植技術推廣。普及農機購置補貼、耕地保護補貼、農業(yè)保險補貼等,確保整個農業(yè)能實現(xiàn)快速發(fā)展,種植人員可因此提高自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