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91年的薩莉·魯尼是近年來愛爾蘭文壇備受矚目的新星。魯尼2013年畢業(yè)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學英文系,后赴紐約大學攻讀創(chuàng)意寫作。魯尼2015年寫了一篇名為《即使被你打敗》的文章,由此開啟了她的作家生涯,隨后出版了《聊天記錄》《正常人》《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三部長篇小說,并入圍布克獎、都柏林國際文學獎等各大獎項。其中,《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聚焦于“Z世代”的情感生活,著力描寫第一世界國家青年文藝群體的生活現(xiàn)狀,展現(xiàn)出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獨特的魅力以及故事線根據(jù)即時通信的特性立體化。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圍繞愛爾蘭四位青年男女的情感故事對“Z世代”青年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價值觀念展開討論。成功的青年作家艾麗絲來到海濱小鎮(zhèn)暫居,通過社交軟件結識了年輕的工人費利克斯,盡管兩人有著明顯的階級和性格差異,仍在共同經歷和陪伴中相互熟悉。與此同時,艾麗絲的好友艾琳正在都柏林一家出版社任職,擺脫掉失戀的陰影后開始嘗試與發(fā)小兒西蒙交往。小說的特點在于,在正文的第三人稱敘事中插入由郵件組成的第一人稱敘事,二者各成章節(jié),穿插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這一特殊的敘事模式還引入了千禧年之后盛行的社交媒體,將不同時空的人物情節(jié)通過即時訊息串聯(lián),形成一維的正文敘述和二維的媒介自述兩個敘事維度,以描寫和自白形成一個完整的敘事閉環(huán)。這種復雜而立體的敘事方式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也揭示了當代社會中信息和關系的復雜性。通過社交媒體的鏈接,小說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緊密相連的虛擬敘事空間,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真實而豐富的故事世界。
一、敘事的一維:縱向的零度寫作
在前兩部長篇作品《聊天記錄》和《正常人》中,魯尼已經展現(xiàn)出極具個人特色的寫作風格。在《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的正文部分,魯尼依舊沿襲了她的寫作特點,即以冷峻的筆觸細致地描繪主人公的神態(tài)動作及生活圖景,避開直接明了的內心獨白,以描寫反襯人物性格。此外,作品中的人物對話以自由間接引語的方式呈現(xiàn),抹除了雙引號在行文中的突兀性,使得人物對話也完全融入描寫中,成為主人公性格和情感的間接表現(xiàn)。這種隱晦而疏離的寫作手法被法國后現(xiàn)代結構主義大師羅蘭·巴特稱為“零度寫作”?!傲愣葘懽鞲旧鲜且环N直陳式寫作和非語式寫作,可以準確地說,這就是一種新聞式的寫作……這是一種毫不動心的寫作,又或者說是一種純潔的寫作?!保ā秾懽鞯牧愣取罚┩瑯泳哂写朔N寫作風格的作家還有加繆,他的小說中融入了大量的“零度”創(chuàng)作手法,以一種冷淡的不介入的零度藝術手法,展現(xiàn)出一種作者“不在”的敘事風格?!傲愣葘懽鳌钡乃囆g手法與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點魯尼也曾坦言深受海明威的極簡主義影響,并對此有所革新。
在《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中,正文部分的第三人稱敘述是平鋪直敘的,看似不摻雜作者情感的。
她一動不動地在房間里站了幾秒鐘,他又轉了轉,假裝四處打量。他們此時都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盡管兩人都說不出他們是怎么知道的。她公允地等他四下張望完,直到最后,他或許再也沒有氣力拖延那不可避免的結局,于是向她道謝告辭。她陪他走下樓梯,沒完全下去。她站在臺階上,看他走出門。這種事可能會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他們事后都覺得很糟,但誰都不確定這一晚為什么以失敗告終。她獨自一人,在樓梯上停留了片刻,回頭看向樓梯平臺。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臥室門沒關,透過扶手欄桿,能看到一塊白墻。
以上段落出自小說中成功青年女作家艾麗絲和藍領工人費利克斯的第一次約會。兩人由于階級和經濟的巨大差異,在第一次約會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摩擦。文中并未對摩擦的原因展開具體的解釋,而是從對環(huán)境和人物的語言動作進行展現(xiàn)。人物的情感表達在近乎冰冷的環(huán)境描寫中遭遇了壁壘,在結構上形成了獨特的敘事留白,把對于已知事件的人物反應遞歸到二維層面—通過社交媒體中的人物自白來展現(xiàn)。
二、敘事的二維:橫向的自我表達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書信和電話,社交媒體更具即時性、私密性、隱匿性、文學性。每一種新媒介的誕生,都會導致社會生活形態(tài)的重新構造,因為媒介的特定形式必然使其對社會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和排除,媒介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會影響和塑造文學的敘事模式。
魯尼在作品中也充分展現(xiàn)了21世紀文學的特點,將社交媒體的特性充分運用到人物塑造及情節(jié)推動中。例如,在《聊天記錄》中,主人公弗朗西斯和尼克表面上保持著淡漠而平靜的朋友關系,而在線上通過社交媒體,兩人已相互親近,逐漸彼此熟悉。小說也由社交媒體將敘事劃分為明線暗線,一明一暗交織,組成完整的故事結構。
按照馬歇爾·麥克盧漢“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的理解,社交媒體就是現(xiàn)實的人際關系在網絡世界里的延伸。在《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中,穿插于正文章節(jié)之后的郵件信息,正是這一延伸在小說里的表現(xiàn)。相較于第三人稱敘述中的隱晦和疏離,艾琳與艾麗絲的郵件從第一人稱,對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情感動態(tài)展開直接的陳述和補充。在正文里,對情節(jié)的陳述停留在某一特定時間節(jié)點和特定空間之內;而在郵件里,對人物情感的塑造更加發(fā)散,艾麗絲與艾琳通過郵件交流近況,并對時政及感興趣的議題展開天馬行空的討論。她們交流馬克思主義、階級議題、氣候危機,敘事的聲音與各個角色的意識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一種嚴絲合縫的關系。這種二維層面的對話凸顯了兩個主要作用:一是加重人物塑造的筆墨,從他們的生活抽離至他們的內心;二是對情節(jié)的敘述加以情感的補充。例如:
大約十天前,我和一個在物流倉庫上班的人約會了,他非常瞧不起我。容我為自己說句公道話(我一向如此),我認為我現(xiàn)在已經忘記如何進行人際交流了。我不敢想象,我在假裝和他人有日常互動時,臉上究竟是怎樣的表情。
該段落出自艾麗絲與費利克斯首次約會失敗后艾麗絲給艾琳寫的郵件。在此前的正文中,魯尼著重描寫了兩人的對話及尷尬緊張的氣氛,并未對兩人真正產生摩擦的原因進行闡述。而在后文的郵件中,艾麗絲直截了當?shù)攸c明了約會不順利的原因:“他非常瞧不起我?!贝祟悆煞N敘述方式相互補充的例子在文中有較多呈現(xiàn),例如,在小說第十一章,作為唯物主義者的艾琳,第一次提出要和具有天主教信仰的西蒙一起去參加彌撒。參加彌撒的篇幅僅占據(jù)了本章敘述的半頁篇幅,“牧師讀了《路加福音》的選段,做了一場關于同情的布道……他們就這樣坐著,直到彌撒結束”。這里依然承襲正文風格,僅對環(huán)境和人物動作進行細致的刻畫。而在接下的第十二章,即艾琳給艾麗絲回的郵件中,作者用了幾乎一整個章節(jié)對彼時艾琳參加彌撒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她直言與西蒙的陪伴讓她感到“太過美妙”,“即使和他分開一個小時我也不愿意”,她也就彌撒和艾麗絲對宗教信仰展開直接的評論,她認為宗教信仰是“我所不信、不愿相信、認為大錯特錯的東西”,而作為無神論者的她,在此前的彌撒中并未對宗教儀式表示不滿。
除郵件組成的章節(jié)外,即時通信軟件也充當了敘事中的橋梁作用。小說中世界由郵件這一中介分割成兩個聚焦點:艾琳的生活圈和艾麗絲的生活圈。視角聚焦于艾琳時,小說通過描寫艾琳和西蒙的人物互動來塑造人物關系;聚焦于艾麗絲時,小說也同樣以此刻畫艾麗絲與費利克斯的情感動態(tài)。除此之外,次要人物的呈現(xiàn)多通過社交媒體和即時通信來實現(xiàn)。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符合千禧年間知識青年的敏感、細心等特征,通過次要人物的刻畫來反襯主人公的成長過程和原生環(huán)境。例如,在艾琳坦誠自己有約會對象后和自己的姐姐洛拉通過即時通信有了如下對話:
洛拉:請不要告訴我那人是西蒙·科斯蒂根
艾琳:這么多年了,你還在為他喜歡我勝過你而生氣
洛拉:你該不會真的在和那個怪胎約會吧
艾琳:你知道你為什么這么討厭他嗎
艾琳:因為他是唯一一個站在我這邊反抗你的人
洛拉:真是笑死人了
洛拉作為小說中的次要人物,實際上是被敘事場域排除在外圍的。在敘事過程中我們幾乎捕捉不到洛拉的身影,她僅僅只是作為艾琳的回憶出現(xiàn)。然而在正文部分,通過艾琳和洛拉多次的聊天記錄,讀者可以得到一個訊息:洛拉是作為家庭中的霸凌者存在的,其霸凌對象即是艾琳。也由于姐姐的關系,艾琳的性格要更加隱忍和敏感。通過社交媒體上的訊息,人物塑造得以更加立體。
三、敘事的交叉:人與人的鏈接
一維的描寫為故事發(fā)展勾出框架,渲染氣氛;二維的自述為故事情節(jié)添加了筆墨,將人物立體化。通過郵件和社交媒體,敘事空間得以擴大,將同一時間下的不同空間經由網絡聯(lián)系在一起。同一小說內的兩種不同敘事方式各有其特點,魯尼也充分運用兩種敘事的優(yōu)點成功刻畫了小說人物。小說的第十章是艾麗絲給艾琳寫的郵件,內容為她對當下文藝作品的評論。郵件的最后她向艾琳發(fā)出見面的邀約。本章結尾,進入第十二章的開頭:“收到這封郵件的傍晚,艾琳正穿過坦普爾酒吧區(qū),走向戴姆街。”空間跟隨郵件的傳送進行了轉換,讀者也通過全知視角從深入角色的心理活動移動到生活狀態(tài),完成了平行時空內的穿插與切換,使得讀者能夠適應敘事聚焦的轉變。
兩個時空的主人公第一次在同一敘述視野出現(xiàn)是在小說第二十五章:“六月初的這天,中午將近,火車站臺上,兩個女人在分別數(shù)月后相擁。”從這個節(jié)點開始,兩個平行時空出現(xiàn)了交匯,主人公們的生活軌跡和思想地圖第一次在小說中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匯合。
隨著艾琳和艾麗絲的相遇,小說的敘事變得更加復雜和深入。兩位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在共同的互動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探索和發(fā)展。她們開始分享彼此的創(chuàng)作和文學觀點,通過互相的啟發(fā)和支持,她們逐漸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和表達方式。這種交匯的敘事方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全面和立體的故事觀察角度。通過觀察兩位主人公在不同城市中的生活和思考,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思考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tài)、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
總的來說,作為敘事媒介的新興社交媒體鏈接的是實際上是遍布在小說世界中的各個角色,將零散的人物和事件聯(lián)結成一張巨大的敘事網。社交媒體的引入作為人物的鏈接和延伸,同時也是為正文的主線服務,為平面的正文敘事增加縱深,使得故事更加豐富和多維,小說中的各個角色和情節(jié)在紛繁復雜中形成了一個龐大而有機的敘事網絡。讀者可以通過這個網絡感受到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并體驗到他們在不同時空中的交流和互動。它不僅使故事更加豐滿和立體,也展示了當代社會中信息和關系的復雜性。通過社交媒體的鏈接,小說《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緊密相連的虛擬敘事空間,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更加真實和豐富的故事世界。
本文系云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社交媒體與文學二維敘事—以薩莉·魯尼作品為例”(項目編號:S20221067305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