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所以在數學這一科目中,其實蘊含了很多生活實際和生活道理。正如畢達哥拉斯所說:“數學統(tǒng)治著宇宙?!倍頌橐幻咧猩?,在日常的學習中,也感受到了數學學科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而這些哲理也讓我更加清晰了自己的人生。
在學習“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時候,我了解到了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平行線好像永遠是兩個世界,即便是兩條平行線距離再怎么近,也永遠無法相互觸碰,這個數學概念也讓我重新思考了現實生活。就比如,兩條平行線就像是“美好”與“邪惡”。這兩個詞語向來就是相互排斥的,就像數學里的平行線。但是一旦美好稍微傾斜,也許就會向著邪惡趨向?;蛟S一段時間內看不出來,但是總會有相交的時刻。就像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本來是非常善良的人,但是一旦有了不好的想法或行動,就會慢慢向邪惡靠近。而這也讓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重新審視。尤其是我認為在今后的生活中,應該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始終保持著一個進步的狀態(tài)。
還有在學習幾何體的時候,我了解到“點成線,線成面,面成體”這個數學概念。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好像一個小小的點,而正是一個個小點才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幾何體。所以很多時候自己可以獨立存在,但是多數時候,需要身處于集體之內。一個人在集體之內,不僅需要保持自己的個性,而且需要和其他人配合。個人和集體,都是相互依存的。一個人離開了集體,集體也會失去他本來所具有的生命力。就像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所以說一個人可以尋找自我,但只有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雖然數學是一門看似抽象的學科,但是仔細研究就可以發(fā)現,在數學中有很多讓人受益終身的人生哲理,而這些人生哲理,也需要我去體會、去實踐。并且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也意識到了不能夠過于死板,而是應該結合生活,嘗試開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雖然學習的過程可能是艱苦的,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動力,一定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而動力來源有很多種,比如對未來的渴望、對知識的好奇等,身為學生,我認為最重要的動力就是對未來的憧憬。雖然我有時候常常會感到挫敗、沮喪,產生放棄的想法,但是經過仔細的思考,也許是因為我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所以不知道在學習中可以獲得什么。因此,我應該找到一個能激勵自己的動力,讓自己能夠有更強烈的內驅力去面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相信在這樣的模式下,自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指導老師:許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