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彌足珍貴的。結合本單元詩作和能夠引發(fā)你思考的其他作品,發(fā)揮想象寫一首詩,書寫你的青春歲月,給未來留下寶貴的記憶。注意借鑒本單元詩歌在意象選擇、語言錘煉等方面的手法,使詩作多一些“詩味”。匯總所有同學的詩作,全班合作編輯一本詩集作為青春的紀念。
思路導引
文題要求
結合本單元詩作和其他作品書寫自己的青春歲月,所以我們可以從名人的詩作中汲取靈感。例如,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或一些獨特的意象來象征青春,如春天的花朵、晨曦的光芒或是奔騰的河流,通過這些意象來展現(xiàn)青春的活力和生機。在語言的表達上,我們也可以模仿詩人的手法,運用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作更加生動和有趣。在書寫青春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青春并非只有美好的一面,它也伴隨著挑戰(zhàn)和困惑。因此,我們的詩作不僅要展現(xiàn)青春的美好,也要真實地反映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迷茫。這樣詩作的內涵才能更加深刻,內容更顯真實,才能真正觸動讀者的心靈。
文題要求發(fā)揮想象寫一首詩歌。要創(chuàng)作出觸動人心的詩歌,不僅需要靈感的迸發(fā),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首先,詩歌的靈魂在于其深刻的主題。一個鮮明、具體的主題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起點。我們在確定主題后,需要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膩的情感,將這一主題轉化為詩中的形象,使之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其次,詩歌的語言要求精練而富有節(jié)奏感。在詞匯的選擇上,應追求準確和新穎。準確是指用詞要恰到好處,能夠精確表達情感和意圖;新穎則是要求在表達時避免陳詞濫調,要給讀者帶來新鮮感。同時,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也至關重要,它們能夠增強詩歌的音樂性,使其更加朗朗上口。再次,運用比喻和象征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技巧。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詩歌所表達的內容;象征則能夠在不直接說明的情況下傳達更深層的意義,也可以使詩歌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最后,詩歌的結構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應該服務于內容的表達,幫助我們更好地構建意境和傳遞情感。
佳作展示一
無 題
◎曾詩程
世界旋轉,晝夜交替
我們活著,穿越冬季
時針與分針在這一刻合二為一
黎明爬進縫隙,那是光明
春日撞進眼睛,那是生命
就讓那些骯臟的、黑暗的、虛偽的、丑陋的褪去
在晝與夜的交點
我只愿真摯地呼吸
【四川瀘縣二中實驗學校】
◆點評
這首詩歌展現(xiàn)了青春時期對生命和成長的深刻思考?!拔覀兓钪?,穿越冬季/時針與分針在這一刻合二為一”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珍貴,以及青春的瞬息即逝,而時針與分針的合一則象征著青春時光的獨特瞬間。“黎明爬進縫隙,那是光明/春日撞進眼睛,那是生命”中的“黎明”和“春日”象征著新生和希望,描繪了青春時期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就讓那些骯臟的、黑暗的、虛偽的、丑陋的褪去”反映了青春時期努力擺脫虛假和不真實的束縛,對真實自我的追求。
佳作展示二
喜劇人生
◎凌 晨
黑夜張牙舞爪
死神拖著鐮刀
吐息間
收割空曠
白晝欲蓋彌彰
有人顫抖死亡
有人畏罪潛逃
有人妄想偽裝
愚蠢狂妄,可悲可笑
極致的虛偽之花在混沌的世界中怒放
漆黑的欲望之血在空洞的軀殼里流淌
一念,是生活困于喜劇的俗套
永恒,是沉溺于諾亞方舟的幻想
當生命的干枯衍生濫調
喜劇人生的因子,肆意瘋長
【四川瀘縣二中實驗學校】
◆點評
這首詩歌通過描繪一系列充滿張力的場景和情感,展現(xiàn)了青春時期個體內心的矛盾、掙扎和成長過程。它不僅揭示了青春的復雜性和多維性,還表達了對生命本質和人類存在的深刻思考。這首詩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生動的隱喻和象征、深刻的主題探討、精練的語言表達以及韻律與節(jié)奏感等,展現(xiàn)了作者詩歌寫作的高水平。
佳作展示三
喚 醒
◎曾曉風
當世界被死亡包裹
我苦苦追尋過程的意義與結果的悲樂
呼吸的急促凝結成冰刺將我貫穿
看不見的血液流淌到每個角落
停滯菏澤,跪地緘默
我只看到,那片海,花開如火
我只想到,那結局,終將寥落
躺在大地
昭昭日影顯現(xiàn)憔悴的凄美
未及欣賞就看到死亡喚我
在一刻的萬分之一中
我竟嗅到了絕色
一群生命,我倚她說
宇宙死板,靈魂快活
心頭荒蕪,便種上花朵
活著,不要計算結果
她用生命傾注于我破碎的心臟
熾熱一點點吞噬冷色
那片海,因為我,死了
結局被重新落墨
我只等待
在五月
在五月的春天
在五月春天的菏澤
真誠,熱烈,怒笑十萬朵
一地血色
牡丹在亭外喚醒的五月
你在春風里喚醒了我
【四川瀘縣二中實驗學?!?/p>
◆點評
這首詩歌通過詩歌技法的巧妙運用,展現(xiàn)了青春時期個體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內心的掙扎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大量象征和隱喻,豐富了文本的內涵,使得青春的主題更加深刻和多層次;“呼吸的急促凝結成冰刺”,通過觸覺形象描繪了內心的緊張和焦慮;生與死、冷與熱、寂寞與熱烈等對比貫串全詩,突出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