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臟病的常用藥物
(一)速效救心丸
大多數(shù)心臟病患者都服用過速效救心丸緩解病情,作為治療心臟病的主要藥物之一,該藥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后,藥效在短時間內快速發(fā)揮,一般見效時間約為5分鐘,可有效緩解疾病癥狀;如果服藥1 0分鐘后,相關疾病癥狀仍沒有緩解,可適當增加藥物劑量;連續(xù)用藥2 ~ 3天后,如果治療效果仍不夠理想,則應及時就醫(yī),避免病情加重。
(二)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是治療心臟病的有效藥物之一,可有效緩解心絞痛癥狀。治療心臟病還可使用冠心寧片,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心肌缺氧的癥狀,增加心肌供血量,最終達到緩解相關疾病癥狀的作用。但是服用該藥物后,可能出現(xiàn)口干、惡心、胃部不適等不良反應。
因此,部分心臟病患者在選擇該藥物進行治療時,若出現(xiàn)相關不良反應,應及時到醫(yī)院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三)復方丹參滴丸
復方丹參滴丸是心臟病患者經常服用的一種藥物,服用后藥效發(fā)揮較快,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治療時選擇含服方式給藥,可有效緩解憋悶、心絞痛等癥狀。
常見的五個心臟病用藥誤區(qū)
誤區(qū)一:有些患者覺得輸液可以軟化血管,每年定期住院輸液。
其實,動脈硬化是不可逆的,只能延緩它的進程。如果想減緩硬化的速度,平時就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同級半胱氨酸等一系列代謝因素,同時,患者日常還要適量進行運動,使血管得到鍛煉。頻繁地輸液不但不能軟化血管,還可能引起過敏,對肝腎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患者不要再去輸液了,建議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及時控制異常癥狀。
誤區(qū)二:隨便吃急救藥。
有的患者一有點胸悶、胸痛的癥狀就服用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覺得能預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胸悶、胸痛都是心臟病,例如,如果是心肌橋引起的心臟疼痛,服用硝酸甘油反而會加重癥狀;如果是低血壓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甚至可能引起低血壓休克。再如,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藥,如果所患疾病不是心肌梗死,而是主動脈夾層,癥狀雖然同樣是胸痛,但服用完阿司匹林更可能引起猝死。因此,心臟病患者不要在家隨便服藥,除非醫(yī)囑明確患有心肌缺血、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疾病才可以服用。
誤區(qū)三:患者根據(jù)血壓測量結果自行調整降壓藥。
有的心臟病患者第一天血壓高了,就吃一片降壓藥,第二天血壓正常,就不吃藥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現(xiàn)在的降壓藥都是長效藥物,需要一個星期才能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隨意服藥只會讓血壓波動越來越大。而控制血壓是一個長期監(jiān)測、慢慢調整的過程,服藥時間不規(guī)律很容易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誤區(qū)四:有的心臟病患者同時有高血脂和高血壓,服藥后就沒有注意別的方面,忽視了忌口和運動。
其實目前的藥物雖然能幫助患者控制測量指標,但其實引起這些疾病的根源還是人體的代謝出了問題,而這些藥物并不能真正提高代謝能力。只有平時少熬夜、多運動、均衡膳食,才能真正提高人體的代謝能力。因此,并不是服用了藥物就可以一勞永逸,而是服用藥物的同時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誤區(qū)五:對藥物副作用過分焦慮。
部分心臟病患者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服用藥物。但是,生病后需要進行規(guī)范治療,出現(xiàn)副作用后可以再想辦法應對,而不應該在副作用還沒出現(xiàn)時就產生不必要的擔心,本末倒置。這不僅不是科學的治療方法,還會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延誤治療。
心臟病患者的用藥注意事項
(一)遵醫(yī)囑用藥
心臟病患者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患者在此期間一定要遵醫(yī)囑按時服藥,不要隨意更換、增減藥物劑量或突然停止服藥,否則很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二)避免錯誤用藥
如果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心動過緩、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心功能不全、哮喘等癥狀,一定要注意禁用普萘洛爾(心得安),避免加重病情。因為該藥物主要用于治療伴有高血壓或心動過速的心臟病,因此同時伴有以上癥狀的患者不可服用,避免因錯服藥物導致病情加重。
(三)根據(jù)患者的癥狀選擇合適的服藥體位
心臟病患者突發(fā)心絞痛時,需要注意不要讓患者站立服用藥物。可讓患者靠坐在椅子上并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或將硝酸甘油嚼碎后含在舌下,避免患者出現(xiàn)突然暈厥、摔倒等情況。
(四)禁止患者自行服藥
禁止患者自己隨意將不同的心臟藥物聯(lián)合服用。很多藥物的聯(lián)合服用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例如:聯(lián)用心得安和異搏定時,患者易出現(xiàn)心動過緩、低血壓、心衰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心搏驟停的情況;聯(lián)用洋地黃和異搏定容易導致猝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因此,心臟病患者在用藥期間一定要注意以上注意事項,可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合理、正確地服用藥物,避免病情加重。
心臟病患者應謹慎服用哪些藥物
(一)平喘藥物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羅、福莫特羅等β2受體激動劑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哮喘癥狀,而心臟病患者服用后會出現(xiàn)竇性心動過速,因此心臟病患者應謹慎服用此類藥物。
(二)抗抑郁藥物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快,人們壓力較大,有的人因各種原因患上抑郁癥,需要經常服用抗抑郁藥物。抗抑郁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癥狀,但是部分抗抑郁藥物在服用后可能降低血壓,引發(fā)心律失常。
(三)非甾體消炎藥
非甾體消炎藥具有一定的解熱、鎮(zhèn)痛功效,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雙氯芬酸等。很多藥物還具有一定的消炎、抗風濕功效,對相關的炎癥癥狀有效。但是心臟病患者在使用部分非甾體消炎藥物時,很可能加重心肌缺血的癥狀,進而加重病情。
(四)免疫抑制類藥物
心臟病患者應謹慎服用免疫抑制類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環(huán)孢素等,該類藥物對器官移植患者比較有效,而心臟病患者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房室阻滯等癥狀,對心臟造成較大的損傷,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五)抗寄生蟲藥物
心臟病患者需要謹慎使用氯喹、琥珀膽堿等抗寄生蟲藥物,使用時應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不要自行用藥。如長期服用抗寄生蟲藥物,很可能對病情較輕的患者的心臟造成較大損傷,導致病情加重;嚴重時則可能引起心臟驟停、心動過緩、心臟停搏、心肌缺血等,不利于心臟病的治療,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結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經了解較多關于心臟病患者的用藥誤區(qū)。患者在日常藥物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正確認識疾病,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在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詳細了解所服藥物的相關注意事項,加強認知,科學、正確、合理地服用藥物,以避開用藥誤區(qū),有效治療心臟病。經過積極的治療,心臟病患者也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享受高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