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會課上運用正面管教是我接觸正面管教之后一直想做的事情。在日常與學生“斗智斗勇”的過程中,我雖然使用了一些正面管教的技巧,但那些大多局限于一對一,而班會課讓我能同時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性價比”顯然更高。
一天,班里莫名其妙傳出小偉沒有媽媽的謠言。我的第一反應是生氣,差點在課堂上大發(fā)雷霆。當我察覺到這一情緒后,有意識地進行積極暫停,讓自己冷靜下來。由于謠言的負面影響很大,我打算通過班會課進行集體教育。過去的班會課和上課沒什么兩樣,學生按照秧田式的座位坐得筆直,教師在講臺上喋喋不休,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此,這一次,我決定以“互相尊重”為主題,開啟我們班的首次正面管教班會課。
參考《正面管教》一書,班會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圍坐成一個圓圈并進行致謝,這將成為未來我們班班會課的固定開頭。
圍成一個圓圈
我先讓學生圍坐成一個圓圈,說:“當我們看著對方說話時,交流才更加真誠。”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學生開始小聲議論。
我沒有阻止,而是問:“是不是感覺這樣很新奇?”
學生齊聲回答“是的”,一副期待的樣子。
我提出要求:“請大家快速、安靜、安全地圍坐成一個圓圈,敢不敢挑戰(zhàn)一下一分鐘之內(nèi)完成這個任務?”我的話音還沒落,同學們便驚呼:“不可能吧!”“時間也太短了!”……等他們差不多安靜下來,我說:“就是因為不容易完成,所以我們要先制訂一個具體可實施的方案。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同一個小組可以坐在一起?!薄暗沁@樣的話,哪個組坐在哪里又需要很長時間去確定。”“我們可以一排一排地按順序圍成一個圓圈?!薄⒆觽兡阋谎晕乙徽Z地討論起來,最終確定行動方案:第一排的同學把椅子向后轉(zhuǎn),最后一排的同學不動,其他排的同學同時有序行動。當學生初步圍成一個圓圈之后,再調(diào)整弧度,讓圓圈更圓。明確步驟后,我們開始了第一次嘗試。
看到有的同學沒按計劃行事,有責任心的同學忍不住大喊:“你坐這里啊!”場面一度有些混亂。圍成圓圈之后,同學們齊刷刷看向拿著秒表的我。
我說:“沒超時。”孩子們歡呼慶祝。“但是,”我提高了音量,“我們沒做到其中的一些要求。”剛才被提醒的同學立刻反應過來:“我們沒有做到安靜?!蹦切┱f話了的同學羞紅了臉。
我鼓勵他們:“看到大家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老師很開心。第一次嘗試,我們就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我相信第二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果然,第二次練習的時候,孩子們達到了所有要求。
“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的活動。
我拿出一個綠色的火柴棒抱枕,說:“這是我們在班會課上的發(fā)言棒,誰拿到發(fā)言棒才能發(fā)言,就像我現(xiàn)在這樣?!蔽夷弥l(fā)言棒講話,孩子們沖著我笑。我又問:“那么,當有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要怎么做?”
“認真聽!”孩子們齊聲回答。
練習致謝
圍坐成一個圓圈后,我們進入了致謝環(huán)節(jié)。由于是第一次嘗試,同學們都有些拘謹,沒有人愿意第一個站出來。
于是,我笑著打破沉默:“如果你們不介意,那就由老師來開個頭吧?!焙⒆觽冇梦⑿貞??!澳俏揖烷_始嘍?!蔽覍π⌒勒f:“小欣,謝謝你。你最近學會了整數(shù)乘法,這讓我感覺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毙⌒雷罱谖业慕ㄗh下利用課間補習整數(shù)乘法,進步很大。小欣大概沒想到我會向她表達感謝,她先是一愣,隨即開心地說:“謝謝老師?!?/p>
接著,我把發(fā)言棒遞給左邊的同學,她說:“小紅,謝謝你。在我心情低落的時候,是你陪在我身邊,讓我感覺我不是一個人?!倍?,同學們依次發(fā)言,有的因為同學和自己分享美食而感謝,有的因為受到同學的幫助而感謝。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暫時保持沉默,我尊重他們,等他們真正想說的時候再說。
在練習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的感謝可能較為敷衍或者淺薄,然而,教師不應打斷或指責他們。因為如果學生在剛開始嘗試表達感謝的時候就受到批評,他們之后可能就更難開口了。我的方法是引導加練習,教師先確保自己每次的感謝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帶有思考的。其次,學生需要時間去練習,教師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成長。以我們班為例,一位在初次練習時沒開口的同學后來竟然主動問我:“老師,今天的班會課我可以致謝兩次嗎?”
當同學們圍坐成一個圓圈,完成了彼此間的致謝后,以“互相尊重”為主題的班會課就正式拉開帷幕了。
查理的一天
備課的時候,我從《正面管教學校講師指南》這本書中尋找適合我們班現(xiàn)存問題的相關活動。當我看到名為“查理”的活動方案時,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查理”是一個體驗式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查理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轉(zhuǎn)學生,教師用一張畫著查理頭像的紙代表查理。第一輪發(fā)言中,同學們說出他們曾聽過的、可能傷害查理的言論。每說一句不友善的話,就把紙揉一下,直到它變成一個紙團。第二輪發(fā)言中,大家每說一句讓查理感到溫暖的話,就把紙團打開一些。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惡語”所造成的傷害就像紙團上的褶皺——即使努力撫平,也難以完全消除。
學生致謝之后,我拿著畫有查理頭像的紙向大家介紹:“這是一名轉(zhuǎn)學生,名叫查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不是很受歡迎。”我還沒講完,有同學就大聲說:“這不就是我們班的小明嗎?”那一刻,因為致謝而產(chǎn)生的溫馨氛圍瞬間被破壞了。小明的同桌說:“老師,小明哭了?!蔽业闪艘谎蹌偛耪f話的同學,心情也隨之降到了冰點。
我走到小明身邊蹲下,小聲問他是否愿意繼續(xù)參加活動。小明沒有回應我,只是低聲啜泣,同學們爭相遞紙巾給小明擦眼淚。我輕拍小明的肩膀,溫柔地說:“如果你準備好了,歡迎你隨時加入活動。”然后,我回到自己的位置,拿著發(fā)言棒嚴肅地說:“警告一次,沒有發(fā)言棒就沒有發(fā)言權?!?/p>
“現(xiàn)在,我們每人說一句自己曾聽過的、可能讓查理感覺不舒服的話,每說一句,我們就把這張紙揉皺一些。”我邊說邊示范。班長最先舉手,發(fā)言棒便從班長開始傳遞,第一輪發(fā)言開始。“查理,你是個壞孩子,我不跟壞孩子玩?!薄拔也幌牒湍阕雠笥??!薄澳闵砩鲜鞘裁次兜?,好難聞啊。”“你不會連這么簡單的題也不會做吧?!薄易⒁獾?,當發(fā)言棒傳到小偉手里時,他沖著“查理”惡狠狠地說:“你沒有媽媽?!甭牭竭@里,我意識到,這些惡語可能是孩子們曾經(jīng)從別人那里聽到的,它們像刺一樣扎在孩子們的心里。一輪下來,原本平整的紙已經(jīng)被揉成一個緊實的紙團。此時,教室的氣氛異常沉重。
我舉著紙團問:“這一天結(jié)束后,你們認為查理會有什么感受?”“難過”“傷心”“不開心”,大家紛紛回答。“那你認為查理第二天還想去學校嗎?”孩子們搖頭?!安槔砟芨惺艿酵瑢W們歡迎他成為班級一員嗎?”孩子們繼續(xù)搖頭。我接著引導:“那我們現(xiàn)在能做些什么或者說些什么才能讓查理有歸屬感呢?”我要求學生每說一句鼓勵的話,就把紙團撫平一些。小明最先舉手,發(fā)言棒從小明開始傳遞,小明說:“別擔心,我會是你的朋友,永遠?!钡诙啺l(fā)言正在進行中,“你喜歡畫畫嗎?我有兩支鉛筆,分你一支,我們一起畫?!薄拔乙ソ铀?,可以幫你帶一杯。你要熱的還是冷的?”“查理,你也住在這邊嗎?以后我們可以一起上下學?!薄敿堅俅位氐叫∶魇稚蠒r,變得平整了許多。
我接過小明手中的紙,問:“大家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學生說紙變平整了,有學生說褶皺還在。我又問:“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褶皺’呢?”同學們陷入了沉思。我繼續(xù)引導:“那么,你們從這個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如何與人相處?”
同學們踴躍發(fā)言?!皞说脑捑拖襁@些褶皺一樣,會一直存在?!薄安荒苡谜Z言攻擊別人。”“說了傷人的話要及時道歉,并且保證下次不這樣說了?!薄爸轮x的話讓人開心,壞話讓人難過。”……同學們用樸實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悟。
班會課后,說小明是查理的那名同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小明道歉。之前關于小偉的謠言也沒有再出現(xiàn)了。
針對“互相尊重”這個主題,我繼續(xù)利用班會課開展了更深入的活動,比如共讀《一百條裙子》。未來,我還打算圍繞責任擔當、情緒調(diào)節(jié)、尊重個體差異等主題開展更多與正面管教相關的多樣化活動。
在充滿正面管教氛圍的班級里,教師是溫柔且堅定的,學生之間會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每個人在這個集體中都有歸屬感。教師不妨充分利用每一節(jié)班會課,讓孩子們在精心設計的正面管教活動中逐步成長。我堅信,日積月累,理想終能變成現(xiàn)實。(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靳村鄉(xiāng)中心小學)
閱讀鏈接
節(jié)選自《正面管教》(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第八章“班會”,本刊有刪改。
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
1.圍成一個圓圈
2.練習致謝和感激
3.設立一個議程
4.培養(yǎng)溝通技巧
5.懂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頭腦風暴
7.分辨人們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個理由
8.專注于非懲罰性的解決方案
班會指南之使用議程
要把議程介紹給學生。有些老師會在教室里的簡報欄上留出一塊地方來。另一些老師會在全班同學都能接觸到的地方放一個記事本。記事本的好處是每個學生都可以翻到前面,看看以前問題是怎么解決的。要向?qū)W生說明,你將要教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由你來替他們解決全部問題。從現(xiàn)在開始,他們有了什么問題,不需要再來找你,而是可以把他們的名字寫到議程上。剛開始時,老師要告訴大家,不要把問題涉及的其他同學的名字寫上去。要讓學生知道,當他們學會了尊重并幫助別人時,才可以寫上其他同學的名字。這樣,其他同學才會對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議程上感到興奮,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得到同學們有價值的幫助。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仍然會帶著問題來找你,但你要提醒他們把問題寫到議程上去。這些問題會在班會上得到解決。
當我在一所小學做心理輔導員時,每當有老師或者家長就他們與孩子之間的問題來問我時,我一貫的答案都是把問題放到議程上去。我總是建議在班會上解決,因為孩子們會提出最好的解決方案,并且最愿意遵守自己參與制訂的方案。
當解決方案看上去不管用時,只需要把問題再次放入議程,進行更多討論。當你有自己的問題需要放入議程時,要確保只寫問題,而不是要指責任何人。孩子們會因為能幫助你解決問題而感到很開心。
議程上的問題要按照時間順序在你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討論。任何在班會結(jié)束之前沒有討論完畢的問題,都要留到第二天的班會繼續(xù)討論。是否所有的問題都立即得到了解決,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班會指導原則
1.學生圍坐成一圈,老師和學生同高度地坐在圈中。(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坐在地板上,老師也要坐在地板上;如果學生坐在椅子上,老師也要坐在椅子上。這和老師平常站著上課不同。)
2.只要有可能,就要讓學生來主持班會,越早越好。
3.主持班會的學生通過讓大家傳遞發(fā)言棒(或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物品)而開始致謝,每個同學都可以致謝或要求別人致謝,也可以直接把發(fā)言棒傳下去。
4.受到感謝的同學要說“謝謝你”。
5.老師或主持的學生負責議題,宣讀下一條需要討論的內(nèi)容。
6.議程宣讀過后,寫這條議程的學生可以做以下三個選擇:①將他的感受告訴大家;②討論問題,但不做定論;③請求大家?guī)椭鉀Q問題。
7.如果上述學生要求的是第②個和第③個選擇,就再次繞場傳遞發(fā)言棒,請大家討論,或用頭腦風暴法提建議。
8.老師不要對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評論(除非你是為了提醒學生應該給別人提建議,你可能需要說:“你怎么把它變成一種建議?”)當發(fā)言棒傳到老師手里時,老師也可以進行評論或提出建議,但僅限此時。
9.每條建議都由老師寫在議程本上或者活頁夾上。如果可能,讓學生來寫。
10.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言棒要傳遞兩圈,讓那些聽了別人的發(fā)言后又有了新想法的孩子有機會再提建議(第二圈花的時間會比第一圈少很多)。
11.把問題寫入議程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覺得最好的建議。如果另一名同學牽涉其中,他也可以選一條建議。如果兩人所選的建議相沖突,讓他們私下里討論決定怎么做會對雙方都有幫助。當討論的問題涉及全班同學時,可以投票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