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夜飲,是一件頗有滋味的事情。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這首小巧的贈友詩,像冬夜里一盞溫熱的酒,下肚之后,暖意和微醺的感覺輕盈地充滿身體,讓人一時忘記窗外的嚴寒。寫這首詩時,白居易貶居江州,人生正處于低谷,冬夜里的一爐酒與劉十九的友誼,不僅溫暖了他的胃,還深深慰藉了他寂寞凄惶的內(nèi)心。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寫這首《初冬夜飲》時,也處在失意中,心情頗為沉郁。因此,這場夜飲頗有點喝悶酒、借酒澆愁的意味。只是,即便郁郁寡歡,詩人仍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他看到屋外臺階下積雪晶瑩,雪花像梨花一樣純潔美麗,內(nèi)心仍會被觸動。故而此詩在深沉的身世感慨中,又飄然揮灑一縷瀟灑的韻致,不愧是“杜郎俊賞”。后世蘇軾應該很欣賞此詩,他的“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似從杜牧詩中化出,表達的感受也頗為相似。
心事沉沉,又孤身一人,夜飲難免不是滋味;而如果心中沒有閑事,再加上“有朋自遠方來”,那夜飲就不僅歡樂,還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酣暢。宋代杜耒有一首《寒夜》入選《千家詩》,千百年來為人所稱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毕雭韥碓L的客人應該是跟詩人特別相投的朋友,因此,即便沒有酒,以茶相代,仍不失甘甜淳厚滋味。同時,這位朋友還是一位高潔之士,可以梅花作比,因此,月仍是尋常之月,但因“梅花”的到來,這月光也有了與平時不一樣的顏色,顯得更加皎潔、明亮。
白居易也許是最懂夜飲之樂的人。除了《問劉十九》,他晚年閑居洛陽時,還寫過一首頗有意趣的《雪夜小飲贈夢得》,里面有“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之句。夢得就是他的朋友劉禹錫,此時二人都已成老人,飽經(jīng)滄桑,稍得安穩(wěn),故而這場小酒的滋味非常復雜,既有快樂,又有惆悵;既有慶幸,又有心酸、遺憾,千回百轉,一如難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