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門之后
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中國武術(shù)七段、太極名師趙亮的祖父趙斌先師是楊氏太極拳定型者楊澄甫之外孫,自幼隨三姥爺楊澄甫學練楊家拳藝,是黃埔軍校六期畢業(yè)生,愛國將領,新中國成立后在西安專事傳拳,為一代太極名宿。趙亮自六歲起隨祖父、父親學習楊氏太極拳,三十多年演練不輟,功力深厚。
在小孩子貪玩的年齡,趙亮下的功夫卻是十年面壁的苦修。當祖父或父親一招一式練拳時,他總會躲在一旁瞪著一雙晶亮的眼睛看,邊看邊琢磨,邊看邊跟著比劃。小趙亮深得父親的喜愛,但教拳時對他卻十分嚴格。有一次,小趙亮起床晚了,誤了晨練的時間。父親把他叫到身邊,拉下臉說:“練拳是有規(guī)矩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守時守信,這樣吧,晚上練習的時間加倍,下不為例?!边€有一次,父親與小趙亮一起演練推手,起初父親就著孩子的勁兒,輕推緩送,練著練著,父親稍稍用了力氣,小趙亮哪吃得住這勁道,立馬腳下無根向后跌去。他爬起來后心有余悸,練起來畏手畏腳,父親正色道:“練武就是要膽大心細,怕跌倒就唯唯諾諾的可不行,打起精神重新來?!毙≮w亮抖擻精神再與父親推手,父親再次發(fā)力時,他雖然跌倒,卻早有準備,跌也跌得得心應手了。母親心疼孩子,怕小趙亮受傷,叫父親手下留情,父親嚴肅地說:“練武的難免受皮肉和筋骨之傷,要想自己不落險地,必須吃得苦受得傷,練出化險為夷的功夫來?!毙≮w亮數(shù)年中盡得父親真?zhèn)?,他不怕吃苦受傷,在摸爬滾打中諳熟了各路技法,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沒事就練,隨時思考。
學拳先豎德,這是祖父和父親練拳的座右銘,也是對他鐵一樣的要求。他記在心里,用在行動上。上大學時,有人知道他出自太極名門,就上門找茬兒挑釁,想逼他出手,他微微一笑道:“太極拳講守誠與處和,是用來明智與健身的,不是用來打架斗狠的?!眮砣丝裢匦Φ溃骸爸v的好聽,其實是不行,太極拳打起來慢悠悠的,能打架才怪了呢!”眾目睽睽,年輕氣盛的趙亮也是個要強的人,說不想動手那是假話,可一想到祖訓,他還是壓住火氣,躲開了這人。
當然不是處處都要隱忍,該出手時就出手,也是一種武者的德行。還是這人,有一次在校門口擋住一個女同學的去路,嚷著要跟人家“搞對象”,女同學嚴詞拒絕,這人便耍起無賴,對女同學動手動腳。正巧趙亮經(jīng)過,他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對這人正色道:“這是大學校園,請你自重。”這人見是趙亮,歪著頭看他,撇著嘴說:“是那個練太極的呀,我搞對象關你什么事?來來,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闭f罷左手來抓趙亮的衣領,右手攥拳直擊面門。趙亮不慌不忙,“容吞引化”“化打合一”,大膽放進對方的拳和力,然后纏腕化解,用推手的功夫輕輕往外一推,就將對方推出丈外。這人大驚,灰溜溜地走了。
還有一次,兩個練過散手的年輕人在街邊大打出手,引得很多路人圍觀。二人實力相當,先是拳腳相加,后扭打在一起,臉上都掛了花,好幾個人都拉不開。趙亮見了挺身向前,一手扶住一人肩膀,然后身體一抖,就將二人抖開。其中一個不服氣,沖趙亮撞來,趙亮一閃一推,這人就被推得連連后退,差不點就跌倒了。趙亮面帶微笑,幽默地說:“二位都是大老爺們兒,哪能像個娘們似的磨磨唧唧的,影響多不好呀?你倆也是練過的,通情達理才是硬道理嘛!聽我的,各讓一步唄!”這二人佩服趙亮的功夫,也見他說得在理,都諾諾而退。
在北京,趙亮有令人羨慕的單位和生活條件,他本可以這樣發(fā)展和生活下去,可令同事和朋友們想不到的是,趙亮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太極拳中,接下了傳承楊氏太極拳的擔子。其實做出這樣的決定趙亮也是經(jīng)過艱難的思想斗爭的,看著趙傳楊氏太極拳的事業(yè)越做越大,攤子越鋪越廣,學員成千上萬遍布海內(nèi)外,光靠父親一肩承擔顯然力不從心,畢竟父親年齡大了,精力有限。怎么樣將楊氏太極拳這一脈傳承下去,怎么樣讓更多的人受惠于太極,是擺在眼前的一個難題,看著父親兩鬢的白發(fā),趙亮心潮起伏,他知道自己勇挑重擔的時候到了。
二、百煉成鋼
太極拳是力學和美學的結(jié)合,它的技擊原理是以靜制動,先化后打,慢是過程,快是目的,蓄力爆發(fā),閃擊取勝。它的美感則來自道法自然的境界,來自動作的舒展與靈動。它像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與國畫一樣,有恣意磅礴的草書,有工工整整的楷書,有一筆一劃的工筆,也有云霧山中的潑墨寫意。在趙亮先生看來,演練太極拳既是一種展示美的過程,又是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肢體與心靈的完美結(jié)合。
趙亮功力深厚,跟他練過推手的人講,感覺他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發(fā)力中似有一種無形的能穿透一切的力量,那種力量之大,如氣流涌動,實屬罕見。經(jīng)常有想跟趙亮試手的練家子,試探著提出來時趙亮總是微笑著說:“推手就是太極一種互練的形式,只要不是比武斗狠,當然可以。”河北曾有一太極拳習練者,身材壯碩,頗有功力,要跟趙亮一試。二人雙手相接,只推了幾下,趙亮便知那人是在斗狠,他胸有成竹,虛與委蛇,隱忍不發(fā)。那人突然使出全力外推,欲將趙亮推倒,趙亮接手,面帶微笑,微微外放,對手便傾跌出去。趙亮則搶上一步,雙手拽住對手,這才沒使對方跌倒。那人心服口服,紅著臉跟趙亮道歉,說:“趙老師果然德藝雙馨,不知要高出我多少倍呢!”
2013年夏天,趙亮隨父親來武漢、長沙等地,為弟子及眾多學員舉辦楊式太極推手培訓班。有一天傍晚,他們居住的酒店門前一陣喧嘩,一個壯漢找上門來,揚言要跟趙傳楊氏太極拳的高手過招。有個學員按捺不住火氣,就在酒店門前的小廣場上與其動手,這是個新學員,功夫尚淺,練了幾下就被壯漢推倒了。壯漢更是口出狂言,要跟趙幼斌大師比試。趙亮聞訊走出酒店,壯漢也不搭話,跨步上前,二人搭手,趙亮就試出對方是“懂勁”的練家子。你來我往推了起來,崩、摟、擠、按、采……趙亮主動“問勁”引對方使力,順勢而為,壯漢已撲倒。趙亮上前去攙扶對方,豈料那漢惱羞成怒,棄了“推手”,改用直拳直奔趙亮面門而來,趙亮反應敏捷,閃臉,舒臂,崩出來手,轉(zhuǎn)腰化勁,將對手彈出丈外,再一次撲倒。圍觀者齊聲喝彩。趙亮不計前嫌,再次出手攙扶,壯漢羞愧不已,低頭賠罪。圍觀者被趙亮高尚的武德和高超的功夫所折服,一起鼓掌喝彩。
趙亮對學員們講過,“太極拳是多少代人流血流汗得來的,是先人智慧的結(jié)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練拳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不但要動手,還要用心,如果你修不到那一步,很多精髓的東西就無法理解?!壁w亮在練拳的同時,還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對太極拳的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著書立說,與其父一起參與《楊氏37式太極拳》《楊氏28式太極拳》等教材的編寫工作。他本人創(chuàng)編的《楊氏太極拳筑基八勢》,深受海內(nèi)外太極拳愛好者的喜歡。日復一日地修行與苦練,使趙亮的功夫越來越深厚,他多次參加全國或國際太極拳大賽,多次摘取金牌。
三、拳傳天下
在自己不斷習武的同時,趙亮也以祖父和父親為榜樣,不忘傳播和發(fā)揚楊氏太極拳,他從16歲開始就隨父教拳,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曾在泰國教拳三年,學員眾多,泰國的一位內(nèi)閣部長也曾是他的學生。他歷訪美國、法國、德國、盧森堡、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傳拳授業(yè),把太極拳的種子播撒到全世界。從2007年開始,趙亮在深圳創(chuàng)建教拳基地,學員不僅有本地的拳迷,還有來自港澳及海內(nèi)外的拳迷,人數(shù)眾多。在深圳他還開啟了以企事業(yè)單位為培訓點的培訓模式,培訓過的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多達二十多家,為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強健體魄做出了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趙亮父親趙幼斌大師發(fā)起“太極萬里行”活動,自2021年4月在河北廣府古城啟動以來,走過了多個省份,舉辦了四十多站活動。在趙幼斌大師和趙亮悉心指導下,一批又一批太極拳愛好者逐漸成長為傳承太極文化中堅力量。作為楊氏太極拳傳承人,趙亮以其精湛的武藝和崇高的武德,贏得了學員們的愛戴。這一活動的意義遠不止于技藝的傳授,它更深層次地推動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深厚的哲學思想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太極萬里行”,不僅傳授了拳技,更重要的是向人們傳遞了太極拳所倡導的和諧、自然、健康、積極的生活理念。
熟悉趙亮的人都知道他品行高尚,重義輕利。曾有一富豪許以高酬讓他傳授太極拳,當他了解到這個富豪的人品不好后,便斷然拒絕。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他的教學中,對普通學員百問不煩,仔細認真,一式不明,反復示范。義務普及與教學也樂在其中,孜孜不倦。
四、人拳合一
在我看來,趙亮還是一個靈性十足的人,他目光里有一種虛昧的東西,好像總是盯在世界以外的某個地方,那是一種大師般的飄然出世的神情。但更多的時候,他又是一個鄰家兄弟的模樣,噓寒問暖,滿嘴煙火氣,不弄玄虛,實實在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和他交談,就像和他學拳一樣,是一件行云流水般順暢的事情。
他多次跟我談到太極拳的普及和發(fā)展。他動情地說:“能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才是太極拳真正的價值所在。怎么受益呢?那就是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太極拳,來參與到習練當中。我作為楊氏太極拳的第六代傳人,責任重大,而且有一種緊迫感,那就是走起來,走遍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太極拳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蔽覇枺骸澳忝刻觳皇窃诮倘?,就是在去教拳的路上,不感覺累嗎?”趙亮笑道:“我又不是鐵打的,哪能不累呢?不過有些事情你不去做,就會延誤,就會荒廢,等過了多年你再想去做,已經(jīng)來不及了?!壁w亮說到這眼睛望向前方,停頓了一會兒,接著又說:“太極拳是我們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都是個寶呀,可有多少瑰寶級的遺產(chǎn)已經(jīng)滅絕或瀕臨滅絕呢?所以保護是動真格的,發(fā)展更是動真格的,‘弘揚民族瑰寶、真諦源遠流長’,我總是拿父輩這句話來勉勵自己、鞭策自己?!?/p>
我多次說過,也想跟很多人說,看趙亮練拳那就是一種享受。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每一個動作都如詩如畫。透過這些外部動作,看他的內(nèi)涵和神韻,又是別有洞天,神不外馳,穩(wěn)靜心性,胸懷湖海,頭頂蒼穹……
趙亮不僅以自己的行為為人師表,而且把宣傳武德當成了教學的必修課。他告誡學生們,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皆應以謙虛謹慎為第一美德。他自己更是謙虛謹慎,從不以“正宗”“嫡傳”等自居,授徒著書皆不遺余力,傾囊相贈,絕無保留。對此我感觸頗深,常為趙亮的品德所感動。
楊氏太極拳十分重視腰上的功夫,祖?zhèn)鞯摹笆嗽谠E”里,對腰功有明確闡述。所謂按在腰攻,“按”的勁法特點就是“腰攻”,意思是說按推的時候不要只用局部的動作,不要只用掌力去推,要用整體的動作勁力去完成。趙亮給學員講解時更是將其簡化,稱其“腰看著肘,肘看著手;腰頂著肘,肘頂著手”,就是說要用相互關聯(lián)的整勁去完成動作??删氀碾y度較大,學員練習時往往不得要領,用錯腰勁,趙亮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一個一個去糾正動作。在深圳練推手時我用錯了勁兒,腰不舒服。趙亮見了,就趕緊叫停了我的練習,他以攬雀尾動作為例講解,即“由擠式接按式先后坐,在后坐的時候就要收尾閭,命門向后拱頂,兩掌采住對方的手臂下按,形成一個‘自我上下’的合勁使對方來力下栽,這時就形成了一個‘腰攻’的動作”。他用動作引領,很快我就掌握了技巧,推出去的勁道增大了,腰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了。
在深圳學拳的最后一個晚上,日落時分,“一扇在坪”的場地上,趙亮先生帶領眾弟子及學員練拳。我就站在隊列里,望著在前邊領拳的趙亮的背影,心如潮涌。夕陽無限,我們的太極拳和我們古老的文明一樣,來自天玄地黃,經(jīng)歷金戈鐵馬和歲月塵煙。它美若黃昏,卻永遠不會落于黑暗。而支撐、傳承它的正是像師父趙幼斌大師和趙亮名師這樣的一些人。
我總覺得這是一幅不朽的畫面,就像陳年老酒,越來越醇香。更像一條銀子般燦爛洶涌的河流,璀璨奪目,洗盡鉛華,顯出了時間的力量。
(作者單位:遼寧省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