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漫長的季節(jié)》大火,讓人們了解到東北從來不只是“紅配綠”大棉襖,而是擁有鋼鐵淬煉時的滾燙與熾熱,以及冷卻時的冷峻與肅殺。秋天的東北不僅能夠看到金黃的水稻和小麥,以及近兩人高的玉米秸稈,還能看到落葉鋪滿土地的林區(qū)里不同樹種交錯而成的多彩山脈,藍天白云映襯著金黃的草地和翠綠的湖泊……在東北,你能找到所有符合浪漫定義的專屬色彩。
國慶假期到來,相比去往人山人海的熱門景區(qū),不如把目光投向幅員遼闊的東北,感受秋意正濃的東北韻致。金秋十月,越往東北走,越能看到極致的美景。
一提到東北的秋天景色,大多數(shù)人會想到層林盡染的大興安嶺。國慶節(jié)前后,大興安嶺的黃葉大多枯萎落地,所以,較少被人提起的小興安嶺才是最合適的觀景選擇。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風光迥異,大興安嶺的樹木有一種粗獷的美,一片黃,黃透半邊天;而小興安嶺得益于樹種的多樣性,金黃色的落葉松、層林盡染的紅楓、墨綠的紅松枝……斑斕的色彩如煙花般絢爛多姿。
在小興安嶺無邊無際的林野間,一座座不知名的小城與村落叢生。大山深處,這些煙火人間依舊保持著冷清、靜謐的本色,幾乎沒有游客,當然也不會有商業(yè)開發(fā),呈現(xiàn)出原生態(tài)的樣子。
一夜西風過,推開屋門,天藍得讓整顆心變得酥軟而松弛,空氣中的草木香氣讓人心曠神怡。斑斕的落葉隨著微風在空中飄舞,緩緩落向地面,一層又一層鋪滿街道。在太陽的照射下,落葉很快變得酥松、輕盈、干脆,一腳踩上去,那種觸感像極了壓碎剛剛出鍋的蝦片。
遠處列車駛過,停靠在一個傍山盤旋的彎道上。在沒有站臺的車站上,幾位村民提著農(nóng)副產(chǎn)品或行李登上列車。寥寥幾節(jié)車廂,乘客不多,但一定會發(fā)車。山間穿行的火車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村民的作息也隨著列車時刻表進行調(diào)整。通過列車,將山谷中的生活同外界接軌,“公益慢火車”成為連通“內(nèi)外”的橋梁。
小興安嶺是當?shù)鼐用裆畹闹匾M成部分,人們依賴著這片森林生活,也全心全意地保護這片森林,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隨時隨地都有深切的感受。這種情景交融的人文風貌融合成深厚的文化底蘊。
如果說,人們追憶和留戀北京的秋天,比如浙江人郁達夫,以文言志撰寫了《故都的秋》;那么漂泊在祖國南方的東北兒女,可能每每憶起故鄉(xiāng)秋色,不免生發(fā)淡淡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