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說
熬夜苦讀的身影是那樣地落寞,志在必得的昨天是那樣地可笑。卷子上的紅叉像一個個小怪物,沖我張牙舞爪,無情地嘲笑著我。我好像看到了同學們眼中的不屑,就連他們說悄悄話的時候,我都覺得每個我聽不到的字眼,都像是射向我的暗箭……
(小作者回憶了自己為學習付出的辛苦,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表現(xiàn)出小作者付出得不到回報的痛苦,以及自尊心受挫的沮喪,突出了其內心的極度壓抑。)
我心里堆積了很多情緒,想找人傾訴,可誰又能真的懂我?煩躁的情緒愈發(fā)膨脹,趁著午休,我悄悄地逃離了人群,到校園后面的小操場散步,試圖緩解自己郁悶的情緒。
(過渡段,先渲染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情緒膨脹到最高點需要傾訴,再自然地引出去小操場散步,也就引出了下文與那朵小花的“邂逅”。)
我低著頭,漫無目的地走著,不時用腳踢著石子,石子也不喊疼,滴溜溜地滾出好遠。如果我是一顆不知道疼痛的石子該有多好!我順著石子滾出的方向看去,忽然發(fā)現(xiàn)在操場邊的地磚縫隙里,居然生出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這朵小花出現(xiàn)在這個地方,雖讓人有些意外,但看起來卻很和諧。
我來到它身旁,仔細地觀察它:它的葉片很小,莖也不粗。唯獨這朵花,卻開得很是肥大,這讓它看起來有點滑稽。風一吹,花朵便搖搖欲墜。我又用鼻子嗅了嗅,沒想到開得這么“奢侈”的花,卻沒有馥郁的香味,那它開花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本段著重描寫了這朵花的外表,但長相如此奪目的花卻沒有花香,這種“特別”讓小作者感到困惑,也為下文作了鋪墊。)
我緊盯著這朵小花,用手來回撥弄這朵小花的莖葉,它竟能迅速復位。它在我的注視下不為所動,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我試圖窺探這朵花的心事,猜想它為什么要開花?一陣風吹來,我似乎聽懂了它的心:它不需要被別人看見,也不需要被別人評價,它只是順著自己的本心和本性,自顧自地生長。
想到這兒,我不禁為自己的顧影自憐、自怨自艾而感到羞愧,我太在意他人的評價了。只因成績不夠好,就完全否定自己,讓自己陷入失落的泥潭里無法自拔,這是多么的不值!我對自己的評價,不過是自己給自己畫的牢籠而已。其實,和上次考試相比,我的成績是有所進步的,而有進步,我就應當肯定自己。
放過自己,得到釋然;放下亂想,繼續(xù)向前。我與這朵小花揮手告別,我相信,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我也懂得了這朵小花的心事。
其實,淫雨霏霏、連月不開也好,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也罷,這都是人生旅途的必經之路。每一個季節(jié),每一段時光,都有其恰到好處的美。只有守得住本心,看得清自我,才能內心豐盈,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議論部分層層推進,逐步深入,從花不需要被別人評價,只要聽從自己的內心,盡力綻放,做自己就好,由此聯(lián)想到了自己其實沒必要那么在意結果,更沒必要那么在意別人的評價,自己認可自己是最重要的。結尾卒章顯志,告訴我們人應該把自己的價值評判的權利交給自己,否則就成了沒有內核的、搖擺不定的人,這樣的人是沒有靈魂的。)
【上海市南洋初級中學,指導老師:陳雪】
作者自評
考試失意時想起付出的艱辛,內心涌起濃濃的委屈之情。于是,這篇作文便形成了。那朵偶遇的小花,是萬千生命中的一朵,它不需要活在與其他植物的關系中,也不需要其他植物的評價,它只做它自己,努力開花,哪怕長相奇特,哪怕沒有香味。它自適的生命態(tài)度讓我萬分敬佩。它不僅把我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中解救出來,也讓我看到自己的內心,從而能夠接納自己,真正愛自己。
同窗互評
劉浩然同學:看見真實的自己是最難的。作為學生,很難不被考試成績所裹挾,很難不在意他人的評價,進而會否定自我,甚至放棄自我。文中,小作者能直視自己的負面情緒,并試著去化解成長中的傷痛,這一點值得我學習。
李凡同學:作文結尾化用了《岳陽樓記》中的內容,這種寫作方法值得借鑒?!耙牿薄按汉途懊鳌敝赶騼煞N人生困境,這里的化用提升了全文的文化內涵,讀后給人以美的閱讀感受。
教師總評
習作文筆樸實自然,立意極其深遠,體現(xiàn)了小作者思考的深刻。有幾處亮點值得同學們借鑒:
1.心理描寫詳實,內心獨白的運用非常自然,很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2.素材新穎,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小作者善于選擇素材,摒棄了“被父母開導”“被同學安慰”“受到名言警句的啟發(fā)”等常見素材,而是選擇不常見的“小花”作為反思的載體,令人耳目一新。
3.立意深刻。小作者意識到成績、外在的評價都是暫時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對自己的充分認可,這樣才會有穩(wěn)定的內核,有自我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