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知名報社,明人與校友老金總編侃侃而談。老金忽然回憶起往事:“我們上大學語文的第一堂課時,那位腦門前禿,身子瘦若蘆葦稈,穿著有些寬大的舊白襯衣、藍色長褲,腳蹬一雙灰不溜秋的牛皮涼鞋的老教授,用帶有濃重蘇北口音的普通話自報家門,說自己的姓氏是頭上不長草的盧姓,也就是虎頭盧。他說,我也屬虎,卻無虎性。所以,開課之前,我先聲明一下,上課要來,不來得請假。但上課允許打瞌睡,或者閉目養(yǎng)神。不過,不得打呼嚕,影響別人。如果出現(xiàn)了呼嚕聲,那得罰站,還得罰背詩文。否則,考試成績要降一個等次。我都聽呆了,哪有這等好事,你知道,我那時老是睡不夠,難免上課打瞌睡?!?/p>
“你還真在課上睡覺了?那位盧老師的課,我也上過,講得還是挺生動的,特別是隨口說起的文學典故,簡明扼要,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泵魅苏f。
“是呀,他講得確實精彩,我眼皮都沒耷拉過,聽得津津有味。連著好幾堂課,筆記都做得很細致。”老金敘述著,手舞足蹈地表現(xiàn)了當時的興奮狀態(tài)。
“但有一次,我真憋不住了。前一晚睡得太遲,兩三點才上床,蘇緣他們腦袋一搭枕頭,就都睡著了。蘇緣還打起了呼嚕,浪濤一般跌宕起伏,把我吵得在床上翻來覆去,更難以入眠了。第二天一早的大學語文課,我坐在后排,撐了十來分鐘,不得不閉一會兒眼。老先生慢條斯理的講課聲,我依稀能聽見,我感覺自己似睡非睡。驟然,我鼻腔里發(fā)出了一串粗重的聲響,我下意識地想收住,卻沒能成功,將我自己也徹底驚醒了。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來,只有老先生繼續(xù)講著課,仿佛并未聽到我的聲音。我故作鎮(zhèn)定,也心存僥幸??芍v完一個段落,老先生換了一個話題,問剛才是誰發(fā)出的聲音,瓦釜雷鳴似的。他要我站起來,問我是背誦詩文呢,還是期末考試成績降一個等次?!?/p>
“語文成績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線上,降一個等次,可就過不了了?!泵魅四貫槔辖鹉罅艘话押埂?/p>
“就是呀,我猶豫了一會兒,答應背誦詩文。老先生說好,就背課本里的,你的學號是多少,就背那一頁的詩文。”老金說道。
“老先生倒是有辦法呀!”明人笑道。
老金略帶苦相地說:“我當時可笑不出來,我的學號是34號,我怎么知道第34頁是誰的作品呢,課還沒講到那一頁。如果是前面幾頁,我聽過課,還聽得很認真,課文也反復讀過好多遍,至少還能背出個大概來。正頭疼時,向我詭笑著的蘇緣忽然喊了一聲:‘他的學號是5號?!页粤艘惑@,這家伙是在幫我,第5頁應該有一段《詩經(jīng)》里的詩,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視著我的老先生,冷靜了一下,還是說了自己真實的學號。老先生微微點了點頭。我按學號翻到那一頁,竟是一篇巴金的短文,選自他的《真話集》。我還真讀過,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幾句警言妙語,我是記住了的。我頗顯尷尬,只得老老實實地向老先生報告,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說了這篇文章的大概內容,記住的幾句警言妙語,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我還特意講了巴老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教室里鴉雀無聲。我住了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老先生。老先生揮揮手,讓我坐下了。他就說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聽課,你會講得更好!”老金眼睛亮起來了。
“聽那口氣,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勵你。”明人說。
“豈止是鼓勵,對我來說,這是對我的表揚呀,講得更好,不就是這個意思嗎?我心里一下子輕松了許多。之后,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處,他處罰了我,實際上也批評了我,卻令我如沐春風般心情舒暢,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悅的鞭策。后來,大學語文成了我最喜歡,也是最為用心的一門科目。你猜我期末成績如何?!?/p>
“估計,應該是不錯的。良好吧?”明人斟酌道。
“是優(yōu)秀!而且是全班唯一的優(yōu)秀!”老金笑逐顏開地說。
“哎喲,沒想到,一個呼嚕讓你這么幸運,真是難得!”明人由衷贊道。
“應該說是老先生盧教授帶給我的激勵。老先生說:‘你不僅考得不錯,那次打呼嚕,報學號時,我發(fā)現(xiàn)你也很誠實。這是最為重要的?!疑钌畹馗兄x他!我常常會想到他,特別是今天這個日子。他真是一位好先生,真的祝他在天堂快樂呀!”
說完,他朝天空合掌高舉,深深一拜。
這天是教師節(jié)。盧教授十多年前仙逝了,但他還活在他學生的心中。
[本文被選作2024年湖南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閱讀理解材料]
生活賜予了我很多,也不乏生猛、新鮮、滾燙、冷冽、起伏、跌宕、陽光、甜潤、寒心、苦澀……如江水奔涌,泥沙俱下,有時又平靜徐緩,孤寂清涼。我的“明人日記”系列小小說,便是由如此繁復斑駁的時代和生活中而來?;蚴羌磿r記述,更多的是回憶中的產(chǎn)物。生生不息中,生活與寫作兩者相宜,活著也就有了怡悅的趣味和意義。
我以“明人”為人物視角的小小說,萃取于我平常的生活與思考,故也以“明人日記”自題?!懊魅恕痹谛≌f中可以是主人公,也可能是一個參與者,甚至僅僅是一個敘述者?!懊魅恕钡纳矸菀膊还潭?,但他總體是一位智者,敏銳、善良、摯誠,擁有哲人般的思維。與他以各種形式相系的故事,在他的敘述中,總不乏人生的微光,也予人以恍悟和深思。
《打瞌睡》寫了一位教授對學生的嚴格有效又激勵有方的處罰,既突出了一種真誠坦白、絕不投機取巧的品質,又展現(xiàn)了一種心仁宅厚、善誘重才的美德。故事中教授本身并未出現(xiàn),但他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老金和明人的成長也浮現(xiàn)在作品之間——他們如青青樹木,得益于這一縷陽光的照耀。任何時候,這一光芒都是不可或缺的。歲月久長,它的芬芳依然醇香。
《打瞌睡》其實是一面鏡子,值得每個人掩卷之后,正視、觀照自己。只是,我總以為,作品發(fā)表之后,作者的任何詮釋又都是蒼白無力的。我最應該做的,恐怕是讓讀者諸君去咀嚼、去感受、去評判。為此,我不得不打住。
以上純屬我的嘮叨,大家盡可以不屑一顧。
本期熱點作家
安諒,上海人 ,經(jīng)濟學博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微型小說千余篇,出版著作三十余部,代表作有小說集《陽臺上的微笑》《你是我的原型》等,散文集《逐夢之旅——安諒散文》《尋找生命的感動》等,詩集《誰能在天空久留》《生命有多少借口》等。曾獲萌芽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小說選刊》最受讀者歡迎獎、上海作協(xié)年度優(yōu)秀詩歌集獎等數(shù)十種獎項。作品被廣為轉載,有小說被選作中考語文閱讀理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