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身體健康,是許多青少年關心的話題。然而,部分青少年因為采取了不正確的飲食減肥方式,影響了身體的健康而出現(xiàn)心臟病、腎病、骨關節(jié)病等,不僅得不到好身材,還要付出沉重的健康代價。青少年和家長必須警惕快速瘦身的危害,明白盲目追求短期效果的方法不可行。想要維持健康身材,需要長期養(yǎng)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要了解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特點,并依此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青少年時期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的身高和體重會迅速增長,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身體的各個器官也在逐漸發(fā)育成熟。另外,由于青少年體內的激素分泌旺盛,再加上其身體生長發(fā)育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他們的飲食量也會增加。此時,如果青少年不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化,很可能會導致身體肥胖。
一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引發(fā)肥胖,如過量食用甜食、油炸食物等。這些高熱量的食物會產生過多的能量,這些能量轉化為脂肪積累起來會導致肥胖。此外,過量食用甜食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現(xiàn)憂郁等情緒問題。過量食用甜食會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影響大腦的多巴胺系統(tǒng),多巴胺能直接影響情緒,既能讓人興奮,也會讓人上癮。一旦吃不到甜食,青少年就容易被空虛、焦慮等負面情緒包圍。負面情緒更容易讓青少年暴飲暴食,從而產生惡性循環(huán)。當青少年感到壓力或產生憂郁、無聊等情緒的時候,高糖食物能夠刺激大腦產生愉悅感,但過量食用這些食物容易形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增加健康風險。
其實,進食速度過快也容易導致肥胖。在進食過程中,隨著食物的攝入,下丘腦的飽中樞(控制攝食的中樞)因興奮而產生飽感,而飽感使人停止進食。如果進食速度過快,即使已經攝入了足夠多的食物,但下丘腦的飽中樞還來不及調節(jié),這樣就會造成進食過多而肥胖。
在制訂合理飲食方案時,一定要關注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殊性,既不能影響他們身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又要考慮到他們對飲食的一些喜好。日常生活中,基于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可適當調整飲食比例。比如,增加全谷類、豆類、蔬菜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同時也要保證人體身體所需的其他營養(yǎng)素成分。
1.從健康早餐開始
受快節(jié)奏生活的影響,許多青少年養(yǎng)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但是想要獲得健康的好身材就必須要吃早餐。吃早餐可以提高注意力;與空腹到校的學生相比,吃早餐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更好,壓力小,所以焦慮感更少。建議早餐以未精制的傳統(tǒng)麥片(即食麥片)為主,且減少零食的攝入量。另外,早晨喝豆?ji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吃高纖維食物
纖維素能讓人產生飽足感且不易發(fā)胖。纖維素能改善人體胰島素敏感性,使飯后血糖更穩(wěn)定。因為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升糖指數(shù)較低,會緩慢釋放其天然糖分,所以不會很快感到饑餓。
膳食纖維可以支撐食物體積而不增加熱量。水果蔬菜的平均含水量在80%~90%,也能讓人產生飽足感。同時蔬菜水果的營養(yǎng)素密度較高,而能量密度較低,每克脂肪含有9千卡的熱量,每克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只含4千卡熱量。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豆類和蔬菜等。
豆類如黃豆、蠶豆等都含有較高的纖維素,同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B族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yǎng)物質。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礦物質(如鋅、鐵等)、不飽和脂肪酸等,也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食材,如菌菇類(平菇、香菇、木耳等)、藻類(紫菜、海帶、裙帶菜等)。
此外,全谷類比精制的谷類更有營養(yǎng),糙米去除麩皮成為白米后就會喪失較多的纖維素,白饅頭、面包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要吃全谷類,少吃精制谷類。青少年的日常飲食應該增加全谷物及雜豆類的攝入,減少精制米、面的比例。選購食物時,家長應該適當選全谷物,如全麥粉、燕麥及嫩玉米等。全谷物可搭配其他食物食用,如玉米糝、小米綠豆粥。
因此,青少年在減肥期間可選擇能量密度低的高纖維食物,無需嚴格控制食量,也不用費盡心思計算熱量的攝取。
3.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進餐,可避免過度饑餓引起的飽中樞反應遲鈍而導致進食過量。吃飯宜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快,導致進食過量。適當限制進食量,不要完全吃飽,更不能吃撐,最好每餐處在七八分飽的狀態(tài)。
學會看食品標簽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減少高能量、超加工食品的攝入。
多吃天然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讓人有飽足感,熱量也很低。當然,喝蔬菜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它所含能量適中,也能令人有飽足感。
少吃高脂肪的堅果、花生醬、食用油。烹飪時減少煎炸,多用水、蔬菜高湯進行蒸煮。
4.均衡營養(yǎng),收獲健康
對青少年來說,身體最需要的是蛋白質、鐵、鈣及維生素B12等營養(yǎng)物質。所以,健康的飲食方案需要種類多且營養(yǎng)均衡,包括各式各樣的水果、蔬菜,以及全麥食品、堅果及豆類等,每天攝入不少于12種,每周攝入25種以上。這些食物中的同類食物可以互換,并進行粗細搭配。
蔬菜、水果、全谷物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優(yōu)質蛋白、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對提高膳食質量起到關鍵作用。新鮮蔬菜須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 g,深色蔬菜應占1/2。新鮮水果須保證每天攝入200~350 g,果汁不能代替鮮果。經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適量吃堅果。
要選擇多種植物油,特別是亞麻籽油、核桃油,以滿足身體對α-亞麻酸的需要。羽衣甘藍、小油菜、小白菜、大白菜、西藍花等綠色葉菜類都含有很多鈣。豆類、豆腐、海帶、紫菜、杏仁、芝麻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鈣。為了讓膳食鈣被腸道吸收,可以通過多曬太陽來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
人需要鐵來制造血紅蛋白,最佳的鐵來源是綠葉菜類和豆類,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有益于增加鐵的吸收。此外,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12,可適量攝入一些發(fā)酵豆制品。
減肥時不宜攝入過多精制碳水化合物,因為精制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快速升高,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儲存起來,繼而轉化為脂肪,容易使人肥胖。同時,精制碳水化合物讓血糖快速上升,能量釋放很快,為身體持續(xù)提供能量的時間比較短,會更容易令人感到饑餓,從而吃更多的食物。
減肥時不吃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或脂肪是不正確的。葡萄糖是身體的主要供能物質,直接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身體會分解脂肪,產生的酮體在血液中積累則會引起酸中毒,嚴重者出現(xiàn)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體內燃燒蛋白質提供能量會產生過多的尿素,含氮廢物將增加肝腎代謝負擔。動物蛋白質也會引起血膽固醇水平升高,而高膽固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能夠影響人體血管壁,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心肌缺血,嚴重情況會引發(fā)心肌梗死。此外,肉類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也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減肥時不能過度節(jié)食。人體的脂肪細胞會分泌一種名為瘦素的激素,它的功能是抑制食欲,刺激身體細胞增加能量消耗。人在節(jié)食的時候,會選擇低熱量的食物進食,身體感覺不到飽腹感,于是脂肪細胞會快速減少制造瘦素來增加食欲。節(jié)食幾天內,瘦素就會下降到原來的一半,接著胃口會變大。減肥時不吃早餐、不吃晚餐,或者不吃正餐只吃水果零食,都是不合理的減肥方法。兩餐之間間隔時間太長,忍受較長時間的饑餓,會容易暴飲暴食,還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做好飲食管理,合理飲食的同時,青少年也應該多運動如打籃球、跑步、騎自行車、游泳等,不僅能減輕體重,還有助于身心健康。切記,不能為了減肥而盲目節(jié)食、吃一些減肥產品,從而造成身體內分泌紊亂,影響正常生長發(fā)育。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減肥,必須結合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減肥不是最終目的,在青少年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基礎上,吃出健康好身體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