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陸豐地區(qū)是我國的老紅色革命基地,在這里我黨展開了大量的農民運動,積累了豐富的黨建經驗。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繼承和弘揚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經驗,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指揮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思想建黨”的方法;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廣泛建立基層組織建黨”的方法;發(fā)揚海陸豐革命根據地“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的優(yōu)良作風;借鑒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反腐化傾向”的好舉措,為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基本經驗|時代價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盵1]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積累了豐富的黨建經驗,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繼承和弘揚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關于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堅持用早期共產黨人在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培育出來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促進黨的建設,提升我黨的執(zhí)政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指揮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加強黨的建設,需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不動搖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組織積極進行黨的建設,確保黨員在思想、政治和組織上對黨的領導有深刻的認識。在面對海陸豐地區(qū)黨組織人員紀律性不夠,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把廣大農民黨員教育好,海陸豐黨組織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海陸豐地區(qū)歷經8年時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武裝斗爭,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始終貫徹堅持黨的領導,將武裝力量牢牢地掌握在黨組織的手中。首先,積極擴建工農革命軍。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僅擁有紅二師和紅四師兩個正規(guī)軍部隊,為了擴充革命軍隊,加強海陸豐地區(qū)的革命力量,黨組織積極在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地區(qū)招募志愿軍,并將招來的軍隊歸編為紅三師。此外,黨組織鼓勵18-35歲身強力壯的工人和農民當兵一年,此舉不僅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也使得軍隊得到了有效補充。其次,改編赤衛(wèi)隊。海陸豐地區(qū)存在很多群眾性武裝,例如:縣工農革命軍、工農赤衛(wèi)隊、鄉(xiāng)村赤衛(wèi)隊等,此外還包含勞動兒童團、少年先鋒隊和婦女粉槍團等。為了集中力量,1927年10月下旬,海陸豐黨組織積極將農民自衛(wèi)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地方。此外,海陸豐黨組織在海豐、陸豐均設置了團部,以加強對青年武裝的領導。通過這些方法,海陸豐地區(qū)的武裝力量得以集中,這也為后續(xù)配合紅軍作戰(zhàn)、攻打敵人以及肅清反革命勢力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最后,成立軍事機構,統(tǒng)一領導展開武裝革命。海陸豐工農革命軍和赤衛(wèi)隊根據中央和廣東省委的指示進行整編,對工農革命軍實行統(tǒng)一指揮。此外,東江特委根據戰(zhàn)時需要設立了三個委員會,分別是軍事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和財經委員會。其中,軍事委員會由顏昌頤負責,在軍委之下設又設立了幾個部門。宣傳委員會和財經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圍繞軍事進行。此外,分別在連、營、團設立黨的支部,由書記和干事等組成,專門負責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事宜。中央當時強調只有統(tǒng)一軍權和指揮,工農革命軍才能在保衛(wèi)蘇維埃政權中發(fā)揮最高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加強人民軍隊黨的建設,確保槍桿子永遠聽黨指揮?!睘榱舜_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需加強黨的領導力量。當前,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式,各級黨組織要加強軍隊內部黨組織的建設,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作用,積極發(fā)揮黨領導一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加強軍隊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為應對當前的國內外形勢,為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保駕護航。
二、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思想建黨”的方法,加強黨的建設,需堅持黨的思想建設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時期,面對當時海陸豐的實際情況,黨組織深刻的認識到在組織內部,黨員的思想問題是個重要問題。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2]海陸豐黨組織對黨的思想建設進行了艱難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開辦東江黨校。1928年,中共東江特委在海豐縣城開辦東江黨校,黨校建立在海豐的觀音堂,其目的主要用以培訓黨員領導干部。黨校規(guī)定每期的招生人數是100人,學習的主要科目有13科,設計的內容廣泛,主要包括馬列主義概要、革命問題、國際共運史、農運工作概況、中共黨史、中共組織建設及其政策、紅軍組織及軍事訓練等課程,這些課程對學員作用很大。此外,為了提升學員們軍事理論水平,東江黨校還開設了軍事相關課程,包括偵探術、軍事學、射擊學等,黨員們的武裝知識得到了提升,也為后續(xù)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武裝斗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江黨校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農民,更好地展開農民運動,還帶領學員參觀了解海豐縣的農民協(xié)會組織情況。東江黨校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穩(wěn)固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設立黨團訓練班。彭湃為了培養(yǎng)農運干部,在廣州創(chuàng)立農民運動講習所,講習所的學員為了能更好地學習到知識,積極的到農民運動發(fā)展較好的海陸豐等地學習,并通過閱讀革命書刊和深入展開調查研究有關農民問題等方式加強對農村的了解。黨團訓練班為海陸豐的革命指出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口號,這些措施都使得學員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為海陸豐的黨組織培養(yǎng)了許多的后備人才。第三,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宣傳工作。首先,利用紙質媒介,加強宣傳。海陸豐黨組織通過創(chuàng)辦《赤心周刊》《人民周刊》等先進刊物加速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宣傳,讓廣大人民更好的了解無產階級思想,此方式不僅有利于解放群眾思想,還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展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利用民謠及口號,加強宣傳。海陸豐根據地黨以群眾為主體,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民謠及口號,開展宣傳工作。民謠內容緊密貼近群眾生活實際,能引起群眾的共鳴。朗朗上口的歌謠更利于傳唱,能夠增強宣傳的廣度。但更為簡潔容易記憶的,就是口號。不同時期,海陸豐地區(qū)有不同的宣傳口號,這些口號都集中的反映了黨的政策和號召,口號流傳的越廣,越能加強宣傳的效果。最后,組織宣傳隊,加強宣傳工作。海陸豐黨組織為了加強日常宣傳工作,在各縣、區(qū)、鄉(xiāng)都成立了自己的演講團、文宣隊和鑼鼓班等。為了更好地宣傳無產階級反對壓迫和剝削、人民能夠當家作主的思想,還特別組織了一支直屬東江特委領導的宣傳隊,主要在各縣巡回宣傳。為了加強同人民群眾的廣泛聯(lián)系,彭湃深入群眾當中,與他們交朋友,并在交流之時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這些方式效果明顯,為全國其他地區(qū)全面開展農民宣傳工作提供了示范。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黨的重要法寶之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革命戰(zhàn)爭年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需要黨的思想來武裝頭腦。當前,更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加速黨的思想的傳播。傳統(tǒng)媒介和新型媒介并駕齊驅,使得信息傳遞的速度和范圍變得更快和更廣。尤其是通過建立專門的黨建學習平臺,將黨的方針、政策等更好的展現在廣大人民面前,更加有利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此外,高校是國家對青年大學生群體展開我黨思想宣傳的重要陣地,也是為國家培養(yǎng)接班人的重要地方,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為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優(yōu)秀的人才。
三、繼承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廣泛建立基層組織建黨”的方法,加強黨的建設,需堅持黨的組織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恩格斯說:“組織是最重要的武器?!盵3]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建立后,海陸豐黨組織非常重視黨的組織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首先,通過在基層廣泛建立黨組織、吸納黨員來壯大黨員隊伍。黨的隊伍的擴大,主要就是通過積極發(fā)展黨支部的方式來進行的。1927年3月,海豐地區(qū)已經成立了三百四十個黨支部,這些支部的發(fā)展,使得海豐地區(qū)幾乎各個村都有黨員,這進一步完善了黨的組織的系統(tǒng)性。而其中發(fā)展黨組織最快的部門就是農軍、農會,黨員人數可達六成以上。海陸豐根據黨的指示設縣委,兩個縣聯(lián)合為一個領導機構,并把原來的各區(qū)部委改為區(qū)委。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海陸豐蘇維埃政府的4個月里,光海豐一縣,支部就由原來的300個增加到了460個,黨員隊伍從3000人增加到了18000人。”[4]其次,注重黨員質量。黨組織力量的發(fā)展,不僅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黨員質量。通過對黨內生活制定嚴密的紀律要求,各區(qū)委之間可以派人相互考察黨務,區(qū)委與支部保持關系時要注重和書記的談話。支部會議也要按時按期召開(每月4次),督促各支部黨員同志及時繳納黨費,支部需督促干事按時開會報告及參加小組會議,海陸豐黨組織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組織建設經驗,為后續(xù)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最后,肅清黨內不堅定分子。在革命發(fā)展較為順利時期,黨內黨員的覺悟很難分辨。一旦革命受到挫折,一些投機分子就表現出動搖的態(tài)度,有些離開了黨的隊伍。黨組織及時地認識到問題并積極的解決問題,保證黨內的團結與穩(wěn)定。在平時日常的工作中,對于黨員,獎罰分明。黨組織通過這樣的措施,使得黨隊伍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也形成了良好的紀律,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行動力也大大加強,為后續(xù)革命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建黨百年多來,我黨的黨員數量已達到九千多萬,管黨治黨的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對我黨隊伍的治理也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并積極學習海陸豐黨組織管理治理黨隊伍的經驗和教訓,加強黨組織的制度建設。在黨員的發(fā)展方面,要嚴厲的監(jiān)管和堅決的執(zhí)行。用黨的理論武裝黨員頭腦。黨組織要深入到人民中去,為群眾辦實事。新時代,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
四、發(fā)揚海陸豐革命根據地“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的優(yōu)良作風,加強黨的建設,需堅持黨的作風建設
黨同群眾的關系是檢驗黨的作風好壞的試金石,我黨在此方面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海陸豐黨組織深知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以彭湃為首的革命黨人,組織農會,吸納農民會員,積極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在黨組織深入農村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時,也積極地號召工農群眾組建自己的武裝隊伍,進行武裝斗爭。在同敵人進行周旋的過程中,海陸豐黨組織要進行糧食等物資的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農民群眾經常自發(fā)的前來幫忙進行掩護,這與黨平時“平易近人”、深入群眾的作風是分不開的。此外,為了海陸豐黨組織的發(fā)展,對于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海陸豐黨組織加強反腐敗警示教育,對于腐敗嚴重的黨員,立即開除黨籍。對于在籌集資金時,隨意拿走群眾財產的黨員,海陸豐黨組織也積極地進行批評教育,這樣的做法,形成了海陸豐黨組織良好的作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的成績,與我黨有良好的作風建設是分不開的。只有黨的作風優(yōu)良,才能形成具有說服力和凝聚力的黨,才能深入人民群眾與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進而逐漸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群、干群關系,關系到人心向背,黨的作風正,人民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夠同甘共苦?!盵5]新形勢下,面對復雜的局勢,對處于新征程上的我黨來說是新的挑戰(zhàn),海陸豐黨組織的作風建設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
五、借鑒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反腐敗傾向”的好舉措,加強黨的建設,需堅持從嚴治黨,切實加強反腐敗斗爭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黨組織十分注重黨內的純潔性、紀律性、先進性建設,實施了有利于加強黨員黨性和紀律作風的措施。為了防止黨員的腐化傾向,加強反腐敗警示教育。海陸豐黨組織十分關注黨員出現的腐敗化傾向,對于有出現腐敗化問題的苗頭,及時制止,并深刻教育廣大黨員及干部,以維護我黨的形象。例如,當時黨內的部分群眾熱衷于穿戎裝招搖過市,還有一些同志搞特殊化,將官銜甚至職務印在個人名牌上。中共廣東省委了解此事指示東江特委要嚴格糾正黨內的腐敗化傾向,防止群眾對我黨產生誤解,這種問題必須趕緊治理,還我黨良好的形象。對于嚴重腐敗的黨員,應立刻開除黨籍。對于有些黨員隨意拉款,或者隨意拿走群眾財產等行為,黨組織及時進行教育并立刻加以糾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眻猿址锤瘮《窢帲俏尹h長治久安的關鍵。新的形勢下,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多面的局面,必須繼續(xù)堅持解決黨內的腐敗問題,糾正黨內的不良風氣,改善黨內環(huán)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實行高壓反腐,“老虎”“蒼蠅”一把抓,使得許多黨內的腐敗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黨內的許多不良風氣得到了遏制。但是,反腐永遠在路上,面對當前我黨的實際情況,繼續(xù)加強黨的反腐敗斗爭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將這個艱巨任務持續(xù)進行下去。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站在新的征程上,對我黨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我黨要時刻警惕,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加強黨的反腐建設,是我黨能行穩(wěn)致遠的關鍵,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盼,我們要持續(xù)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繼續(xù)從嚴治黨。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在新的征程上繼續(xù)帶領人民乘風破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88.
[4]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10.
[5]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類項目“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關于黨的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2WQNCX21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崔玉改,汕尾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為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