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句子中動詞的表達(dá)效果。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叫我“雨”。
★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叫我“冰雹”。
點撥" 上面兩個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落”“打”都是動詞。“落”寫出了小水滴下落過程中自由自在的感覺;“打”寫出了冰雹掉下來的速度之快、力量之大。運用恰當(dāng)?shù)膭釉~,能使句子表達(dá)的意思更加準(zhǔn)確,描寫的事物更加形象。
積累
★秋風(fēng)一來,金黃的銀杏樹葉就從樹上落下來。
★豆大的雨珠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直響。
二、用加點詞語說說日常生活。
★我的脾氣可怪了,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卻很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點撥" “有時候……有時候……”寫的是某人或某物在不同時間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做的事,“在……在……在……在……”寫的是某人或某物在不同地點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做的事。我們可以聯(lián)系日常生活,先確定一個描寫對象,再確定描寫對象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地點,會怎樣或在做什么。如,可以想想媽媽在不同時間心情怎么樣,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學(xué)校的不同地方在干什么。據(jù)此仿寫。
積累
★每天寫完作業(yè),我有時候踢足球,有時候畫畫。
★我在繪畫班畫畫,在圖書館看書,在廣場看球賽,在體育館打乒乓球。
三、體會句子的生動表達(dá)。
1.把一種事物比作有相同特點的另一種事物。
★它(仙桃石)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
★那巨石(仙人指路)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點撥" 上面兩個句子都抓住黃山石的外形特點,在仔細(xì)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分別用“好像”“真像”,將黃山石比作“大桃子”和“仙人”,讓我們對黃山石的樣子有了更形象的了解。
積累
★彎彎的月兒好像一條小船在夜空中航行。
★遠(yuǎn)遠(yuǎn)望去,那一片火紅的楓林真像一片美麗的彩霞。
2.把事物當(dāng)作人來寫。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庇谑?,霧把大海藏了起來。
★調(diào)皮的風(fēng)拿了我的手絹,擦過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圓帽子,當(dāng)作鐵環(huán)滾走了。
點撥" 第一個句子從霧的語言著手,把霧當(dāng)成人來寫,使他和人一樣會說話,會做動作,表現(xiàn)了霧的調(diào)皮和有趣。第二個句子把風(fēng)當(dāng)作人,描寫了風(fēng)擦汗、滾走圓帽子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了風(fēng)的淘氣。兩個句子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表達(dá)的生動、有趣。
積累
★慢慢地,太陽走到了天邊,它的臉一點一點地變紅了。
★可愛的小花貓在我的稿紙上畫下了一朵朵小梅花。
四、把句子內(nèi)容寫具體,并總結(jié)事物的特點。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色彩繽紛,十分迷人。
點撥" 上面兩個句子都是先用“有……”的句式列舉事物,將內(nèi)容寫具體;然后用歸納的方式,總結(jié)事物的特點。這樣寫不僅使句子表達(dá)更具體,也讓我們對事物的特點有了充分的了解。
積累
★黃山的奇石很多,有像猴子的、公雞的、桃子的、仙人的,奇形怪狀,有趣極了。
★玩具店里的玩具非常多,有遙控汽車、毛絨兔子、積木、水槍,種類豐富,十分好玩。
五、多角度把句子寫具體。
★(細(xì)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點撥" 上面兩個句子括號中的詞語都是在說明后邊的事物怎么樣。“細(xì)長的”說明葫蘆藤的形狀;“雪白的”說明葫蘆花的顏色,“茂密的”說明葡萄藤上的枝葉多,“綠色的”表明葡萄枝葉搭起的棚子的顏色。這些詞語把事物的顏色、形態(tài)等寫得更清楚、更具體,使句子更有畫面感。
積累
★(美麗的)花壇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
★(粗壯的)果樹上長滿了(油綠的)葉子,結(jié)滿了(誘人的)果實。
六、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點撥" 上面兩組句子的相同之處是上下兩句表達(dá)的意思相同,不同之處是每組中上一句所表達(dá)的語氣比下一句更強烈。這兩組句子都反映了種葫蘆的人不相信蚜蟲會阻礙葫蘆生長,表現(xiàn)了他固執(zhí)傲慢的心理,以及不能聯(lián)系地看問題的錯誤思維方式。
積累
★衣服有點兒舊怕什么!?衣服有點兒舊不可怕。
★珍惜時間還有錯?? 珍惜時間沒有錯。
七、體會句子中標(biāo)點符號的作用。
★一陣秋風(fēng)吹過,樹葉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
★我們?nèi)ス珗@玩,公園里花真多呀!
★這棵樹的葉子真奇怪,是什么樹呢?
點撥" 句子中的標(biāo)點符號能反映句子的語氣。我們用標(biāo)點時,一要注意分句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意思沒有表達(dá)完用“,”;二要注意整句話的語氣,一般可以根據(jù)句尾的語氣詞作出判斷。如第一句前半部分意思沒表達(dá)完整,用“,”,整句話是在陳述事實,且后半部分把意思表達(dá)完整了,句末用“?!?。其他兩句的前半部分都用“,”。第二句的末尾有感嘆詞“呀”,表達(dá)感嘆語氣,用“!”。第三句末尾“是什么樹呢”表示疑問,用“?”。我們在平時也要正確使用標(biāo)點符號來表達(dá)不同的語氣。
積累
★小蝌蚪終于找到了媽媽,他們真開心呀!
★今天陽光明媚,我們相約一起去公園賞花。
★難道新疆的吐魯番不是一個好地方嗎?
八、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曹沖七歲。
曹沖才七歲。
點撥" 第一組的第二個句子加了“才”字,和第一句相比,強調(diào)了曹沖的年齡小,只有七歲。第二組的第二個句子加了“到底”這個詞語,加深了疑問的語氣,表明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難度很大。
積累
★直到晚飯前,我才寫完了作業(yè)。
★這塊玻璃到底是誰打碎的呢?
九、在對比中感受句子的不同表達(dá)效果。
★雪孩子變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變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麗的白云。
點撥" 上面的兩個句子,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寫得更清楚,更具體?!耙欢涿利惖陌自啤北憩F(xiàn)了雪孩子變成的白云的美麗,也表達(dá)了作者對雪孩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積累
★丑小鴨變成了一只白天鵝,一只漂亮的白天鵝。
★落葉變成了一枚書簽,一枚精美的書簽。
十、借助詞語豐富想象畫面。
★紙船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點撥" 上面兩個句子中,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多了加點詞語“漂哇漂”,我們邊讀邊想象第二個句子描寫的畫面,仿佛看到了小溪在緩緩流淌,溪中有一只紙船正慢悠悠地漂著。加點詞語使句子的畫面感更強了。
積累
★氣球飛呀飛,飛到了高高的天空中。
★彩帶飄啊飄,飄到了院外的大樹上。
學(xué)習(xí)方法報·小學(xué)語文二年級期末專號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