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對應用相關體育器材開展教學活動的意義加以明確,分析了其在應用過程中的各項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有效應用體育器材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意在提高體育器材應用的合理性,使其綜合效用能夠被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在提高體育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體育器材 小學 體育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2-138-3-HQW
眾所周知,體育器材是開展體育運動重要的輔助設施,對其進行合理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體育運動的趣味性,還能對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運動質量的有效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將其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降低體育器材的使用價值,還可能會對體育教學活動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對此,為了更好地應用體育器材,還需要相關教師對相關應用措施加強研究。
1、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器材的意義
1.1、能夠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大多以自由活動或者體操、田徑類活動內(nèi)容為主,對于體育器材的應用非常有限,活動內(nèi)容也相對較少,學生很難在體育學習當中獲得良好的體驗,這不僅會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造成不利影響,還可能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產(chǎn)生阻礙。而對體育器材進行有效的應用,多樣化的體育器材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很多體育器材都可以滿足多種體育運動的需求,利用這些體育器材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且富有趣味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
1.2、能夠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體育教學當中合理應用體育器材能夠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因為,多樣化的體育器材能夠為學生身體帶來更為全面的鍛煉。例如,跳繩需要學生保持手眼協(xié)調,對自身步伐進行精準的控制,多進行跳繩運動,對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以及心肺功能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又如,引體向上器材可以輔助學生開展引體向上運動,運動過程中,學生的手臂肌肉群、背部肌肉群等都會得到有效的鍛煉,上肢力量可以得到強化。而不同體育器材,其特點及功能都是有所不同,對其進行合理應用,能夠滿足學生身體各方面的鍛煉需要,實現(xiàn)其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1.3、可以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應用體育器材還能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進行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器材為學生提供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在熟悉各項器材應用的同時,掌握相應的體育運動技能,切實提高其運動能力。例如,為了更好地應用網(wǎng)球拍,學生會更加認真地傾聽教師講解,并在訓練過程中進行反復練習,對自身握拍以及揮拍的動作進行調整,從而將擊球技巧正確掌握,實現(xiàn)網(wǎng)球運動的充分參與。而這個過程實際就是學生運動技能提升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的過程。
2、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器材的相關問題
2.1、器材質量問題
想要在小學體育當中實現(xiàn)體育器材的有效應用,需要有相應的資金作為基礎,如此才能確保器材的質量,保證體育運動的安全性。但實際當中,受重視程度或者是資金因素的影響,一些學校并不能保證資金的充足性,而這也會對體育器材的數(shù)量乃至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學校雖然對相關體育器材進行了積極的引入,但卻未能針對其采購、應用與管護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在器材采購過程中一味追求低價器材,器材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使用過程中又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容易導致器材管護不當,出現(xiàn)使用不合理、維修保養(yǎng)不及時等問題,降低了器材的使用性能及效果。
2.2、使用空間問題
首先,很多專業(yè)的體育器材對于使用環(huán)境都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室內(nèi)空間進行應用,而這也對活動空間提出要求,受到班級人數(shù),同時上課班級數(shù)量等因素的影響,往往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踐當中去,嚴重影響了課堂出勤率。而且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學生運動期間發(fā)生碰撞,或增加器材損壞風險,形成安全隱患問題。另外,雖然很多器材可以在室外進行應用,但是其空間限制問題仍然存在,比如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器材,都需要有相應的場地基礎,對此,還需要教師針對高效利用現(xiàn)有空間實現(xiàn)體育器材有效應用的方法加強研究。
2.3、可選性問題
大部分學校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運動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安全意識都相對薄弱,所以,在引入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往往會更加注重安全性,引入的器材也基本是一些較為常見的,如,籃球、排球等,并沒有實現(xiàn)器材的多樣化建設。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器材選擇與運動項目造成了限制,不利于現(xiàn)代學生多樣學習需求的滿足,同時也影響了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學校在體育器材選擇方面,并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尤其是在年級不同的情況下,學生的運動能力以及發(fā)展需求都是有所差異的,缺乏多樣化的運動器材支持,學生缺乏自主選擇的機會,對其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2.4、學生使用問題
通常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基礎技能訓練,所以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并不注重各項體育器材的應用,更是忽視了相關器材使用方法的教育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并不了解學校體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在器材應用期間,沒有相應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持,不僅影響了器材應用效果,也降低了器材應用的安全性。另外,由于部分教師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基礎技能教學方面,也容易出現(xiàn)自身對特定器材了解不透徹的情況,致使其在相關教學中難以做到得心應手,更不能保證對器材使用方法進行正確指導。另外,受到課時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學生并不能將器材使用方法與技巧熟練掌握,這也會限制其對各項器材的順利使用。
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應用體育器材的方法
3.1、嚴控體育器材質量
首先,學校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根據(jù)新課標的相關要求,重視體育教學活動的改進和優(yōu)化,并看到體育器材對于體育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影響,積極采取相應的資金政策支持,采購適合小學階段學生應用的體育器材,滿足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
其次,對于體育器材的應用,學校應該將安全作為基本原則,嚴控各項器材的質量。具體選擇正規(guī)的、有著良好市場信譽的品牌供應商,確保各項體育器材都能具備較高的質量標準和安全等級,同時能夠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等。相關人員在器材采購過程中,除了要做好供應商的篩選工作以外,還應該對器材質量認證進行全面的檢查,如CE認證、ISO9001認證等,并保證器材設計的合理性,如防滑性設計等,避免由于所選器材設計不合理,增加安全隱患問題。
再次,在器材選擇方面,學校應該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使用需求,尤其針對年級相對較低的學生,要求盡可能地選擇具有較高安全性、易于操作和尺寸適宜的器材。
最后,要加強器材管理,在引入體育器材以后,應該安排專業(yè)人員負責管理,根據(jù)器材的性質、管理規(guī)范等設置健全的管理體系,保證各項器材能夠得到定期的檢查,及時清除其中的安全隱患問題,并實現(xiàn)老舊器材、損壞器材的及時更換,以滿足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
3.2、結合現(xiàn)有條件對教學方案進行合理設置
一是,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對體育教學的場地資源進行積極的爭取,緩解空間因素對于體育器材使用的限制。二是,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結合現(xiàn)實條件對教學方案進行合理的編制,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更好的應用體育器材,并將體育器材的綜合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對此,在針對體育器材進行應用以前,教師需要針對教學空間進行全面的考察和評估,并做出詳細的規(guī)劃,以此為基礎,落實教學方案的編制工作。例如,在應用跳繩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盡量選擇較為寬敞且地面平坦的區(qū)域,避免因空間選擇不當,對器材應用造成不利影響。而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大綱及要求,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加以明確,靈活地選擇體育器材進行教學。實踐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對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劃分,確保各小組都能獲得充足的空間與器材開展體育運動。比如,一部分學生可以開展跳繩運動,一部分學生可以進行踢毽子,一部分學生可以練習拍球等,通過相應的標線、標識等進行區(qū)域劃分。這樣一方面,各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體育器材進行有效鍛煉,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學生在運動當中發(fā)生碰撞引發(fā)危險。當然,在使用器材的過程中,還應該設置輪換機制,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對器材進行充分的體驗,借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縮減等候時間。
3.3、對器材使用方式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
雖然體育器材的有效應用能夠極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運動體驗,使其體育學習興趣得到顯著的提升,并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器材是無法保證人手一件的,對此,還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器材的應用方法,將器材的應用價值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具體可以對器材的使用規(guī)則或者是應用方向進行調整,也可以將器材與其他材料進行結合應用,以此來進行運動形式的創(chuàng)新,使一種器材能夠獲得多種應用方法,從而為學生帶來更為新鮮、多樣的運動體驗。例如,對于足球,體育課堂當中,雖然有多個足球,但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對其進行細致的體悟和應用,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活動,設置接傳球游戲、顛球游戲、射門小能手等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賦予足球更多的使用方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使其充分接觸器材,從中得到適當?shù)腻憻挕?/p>
除此之外,在小學階段,實際對于專業(yè)體育器材的需求并不是很高,除了可以對一些傳統(tǒng)體育器材進行應用以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器材樣式,也就是組織學生制做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并開展全新的教學活動,這種自制體育器材的引入和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豐富性與趣味性,還能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可以組織學生應用礦泉水瓶、膠帶和沙子制作小杠鈴,利用紙殼箱制作小跨欄,利用紙棒和布料制作拋接玩具等等。相關體育器材的制作與應用,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環(huán)保節(jié)約的意識,另一方面,能夠在制作與應用當中增強其成就感與參與熱情,使體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4、做好器材使用教學
雖然體育器材的有效應用能夠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的提升產(chǎn)生良好的推動作用,但其作用的發(fā)揮必須以安全性作為前提。對此,教師必須保證器材的安全使用,尤其是在新器材引入以后,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并做好使用方法創(chuàng)新的安全驗證工作,避免由于對體育器材不夠了解而影響后續(xù)的使用方法教學。而在正式上課時,教師則要針對需要的體育器材做好教學指導工作,不僅要針對器材的具體用途、主要特點以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進行詳細的介紹,還要進行相應的操作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器材使用功能以及正確操作流程。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著重針對具有較強復雜性或者是涉及安全的器材進行教學和指導。必要情況下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錄制器材使用規(guī)范,供學生隨時隨地地學習,以提高指導成效。
例如,在使用羽毛球拍或者是網(wǎng)球拍時,要對球拍的握持姿勢以及揮舞姿勢等進行正確的傳授,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器材握持不當而在使用過程中脫手對他人安全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則可以避免學生在使用期間因方法不對造成運動損傷。與此同時,還要告知學生如何在運動過程中對身體平衡進行控制,防止與同伴發(fā)生碰撞等。在完成應用講解以后,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膰L試,對教師的動作示范進行演練,而教師則要做好觀察和糾錯工作,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安全、規(guī)范地使用體育器材。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針對器材應用期間的注意事項進行全面指導,例如,器材在使用期間不應離開特定區(qū)域;不能向他人投擲體育器材等等,要通過提醒與警示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另外還可以采用一些安全動畫幫助學生認識器材違規(guī)使用的危害及后果,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使用體育器材的意識,以此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其能夠通過體育器材獲得更大的樂趣,并達到強化身體素質及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對體育器材進行應用,能夠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體育興趣、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這對于現(xiàn)代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學校以及相關教師應該對體育器材的應用保持高度的重視,結合實際對體育器材進行合理的引入,并提高其應用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使其能夠為體育教學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玉敏,牟振圣.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
[2]李德華.現(xiàn)代體育教育教學中塑料體育器材的運用——評《輔助性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實效性研究》[J].塑料工業(yè),2022,50(6).
[3]姚麗.簡易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8).
[4]趙楠.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4(21).
[5]張明.簡易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體育風尚,2020(3).
[6]馬宏強.簡易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
[7]曹康麗.簡易體育器材在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19).
[8]高聰,薛瑞博.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訓練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4).
[9]邵曉玲.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訓練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