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點評 秋風一起,古詩詞中的蕭瑟意境便涌上心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而最早淋漓書寫悲秋之感的詩人非屈原莫屬,他的“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等,都是詩中經(jīng)典。
古時楚國有巫祝、祭祀文化,沅水、湘水流域尤其盛行。屈原被放逐之后,游蕩于沅湘之間,內(nèi)心苦悶,創(chuàng)作《楚辭》,其中便吸收了民間文化的營養(yǎng),《九歌》等作品就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
《九歌·湘夫人》是祭祀湘水女神的歌。此歌在演唱時,可能由男巫和女巫分角色表演,一個代表男神,一個代表女神,這里所選為第一節(jié)的男女對唱。男神先唱:“湘夫人啊,你快降臨北洲吧!放眼望去看不到你,讓我如此哀愁。你看這秋風裊裊吹起,洞庭湖微波蕩漾,樹木的葉子啊紛紛飄零,此情此景讓人感傷!”接著女神對唱:“站在白草坡上縱目遠望,與君約好了相會于今天晚上。為什么山鳥聚集在水草中?為什么漁網(wǎng)張開在樹梢上?如此反常,如此令人失望?沅水有草啊澧水有蘭花,思念公子你啊,不敢開口言?!?/p>
湘水男神,即傳說中的偉大君王舜帝,他巡行天下時,卒于蒼梧。湘水女神,就是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與女英,相傳她們是堯帝的女兒,因此又被稱為“帝子”。屈原借湘水女神與湘水男神彼此思戀愛慕卻生死永隔、不得相見的凄涼境遇,抒發(fā)自己的抑郁憂國之情,纏綿婉轉,感人至深。(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