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對匈牙利攝影大師馬丁 · 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1896—1963) 并不是特別熟悉,這位上世紀早期的攝影家對時尚攝影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被稱為時尚攝影之父。芒卡西早年從事體育攝影,對肢體語言有著獨特的理解,他的作品人物造型多樣,動感十足,極具審美張力。
馬丁 · 芒卡西,出生于匈牙利,后加入美國國籍。在少年時期,他曾幾次離開家,表現(xiàn)出不流于世俗的個性。1912年,年輕的芒卡西在布達佩斯開始了浪漫的詩歌寫作生涯,為很多雜志和報紙留下了青春時代的創(chuàng)作痕跡。同時為了謀生,他還開始為一些雜志采寫體育報道。在接觸了照相機之后, 1921年芒卡西成為一位體育攝影師,主要為《柏林畫報》拍攝。1933年,該雜志派他前往紐約。在紐約他結識了《時尚芭莎》的主編卡梅爾 ·斯諾(Carmel Snow),斯諾說服他轉(zhuǎn)入時尚攝影,在這一領域他迅速成名。以往的時裝攝影大多是靜態(tài)的,而芒卡西對畫面氣氛和情緒的強調(diào),比對服裝的突出更為重視。他以自然生動的手法拍攝女性時裝,將動感的力量推動畫面的沖擊力。
不僅如此,芒卡西也是20世紀30年代最早離開工作室、在戶外拍攝模特的攝影師之一,他是當時在時裝攝影界真正驚世駭俗的革新者。十分可惜的是,1943年,一場心臟病迫使他放棄攝影師職業(yè),轉(zhuǎn)向詩歌和電影創(chuàng)作。1945年他出版了一部自傳體小說《愚夫的土地》。1963年,他終因心臟病死于租住的公寓中,家人清理遺物時,除了攝影器材只有一盤冷面條和一個叉子,盡管去世時芒卡西身無分文,但為后世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影像,其攝影風格也深深影響了后來的眾多攝影大師。
你可能在很多地方見過一張三個非洲裸體男孩兒奔向大海的瞬間——《坦噶尼喀湖的男孩》,沒錯,這正是出自芒卡西之手。布列松曾回憶說這是唯一一幅影響過他的照片。他說,是這張照片讓他感到攝影可以通過瞬間達到永恒。也正是這張照片讓布列松放下畫筆,開始攝影創(chuàng)作。
除此之外,芒卡西對另外一位時尚攝影大師的影響也是極大的,他就是理查德 · 艾維頓。
理查德 · 艾維頓曾說:“雖然我從未見過芒卡西本人,但是我在攝影上的第一堂課是他教給我的。他將快樂、忠誠、愛賦予了照片中的女人,而在此之前的時尚攝影充滿無趣和虛假。”艾維頓后來就拍攝過一幅身著時裝的女性跨越水塘的經(jīng)典畫面,并且明確地題為《向芒卡西致敬》,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芒卡西的作品清新自然,重視自然情緒的表達,被譽為將現(xiàn)實主義帶進了時裝攝影。他又將時尚攝影從影棚中解放出來,讓時尚進入另一個境界。
1978年,芒卡西的攝影回顧展,包括早期在匈牙利和德國拍攝的一大批作品在紐約的攝影國際中心亮相,贏得一片喝彩。1979年,他的專著《動作的風格》一書得以問世,講述了他對動感世界的獨特理解。書的前言由深受他影響的阿威頓和卡蒂爾·布列松聯(lián)手撰寫。
2007年3月12日到9月16日,美國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推出了芒卡西的125幅作品展覽,包括當時雜志的版面和設計,以肯定這位天才藝術家對攝影的貢獻。那些充滿動感的體育和時尚作品,再一次讓世界目眩。
芒卡西把浪漫的現(xiàn)實主義帶進了時裝攝影,他總是用新穎的角度、對角線的構圖、粗獷的圖形表現(xiàn)作品,他常告誡想成為攝影師的人們:“要采取向芒卡西致敬,1957攝影/理查德 · 艾維頓非常的角度,要臥倒在地,要爬上梯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