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夫之的《周易大象解》,既是一部易經(jīng)的解釋之作,更是一部倫理學著作。從卦德、卦象、卦名等方面進行剖析,可以發(fā)現(xiàn)《周易大象解》通過揭示物象中蘊含的哲學意義來闡釋士君子道德修養(yǎng)的總體特征。王夫之以周易卦象所體現(xiàn)的景物作為人修德的效法,既有對解經(jīng)方法的提揭,又有對君子修德的闡發(fā),其重要解易原則“天人合德”“乾坤并建”“占學一理”亦內(nèi)蘊豐富的倫理思想?!吨芤状笙蠼狻繁憩F(xiàn)出王夫之寓理學于經(jīng)學、知識與價值并重的理論取向,并體現(xiàn)他在明亡后樹立士人行為規(guī)范的愿望,帶有強烈的中國哲學“道德的形上學”的特點。
[關鍵詞]王夫之;周易大象解;卦德;卦象;卦名
[作者簡介]張學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易大象解》(以下簡稱《大象解》)是王夫之的一部解易著作,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58歲時。他晚年的重要著作《周易內(nèi)傳》的大象部分,即以《大象解》為基礎略做刪潤而成,故可視為“晚年定論”。大象即卦象,小象即爻象,從書名即可看出,此書是對卦象的解釋,不及爻象。它篇幅不大,但直擊君子知天、法天之行動,可視為一部美德倫理與規(guī)范倫理相結合的著作,故有特別的重要性。在王夫之眼里,周易之大象傳差可比擬《系辭傳》《說卦傳》等,甚至可替去《序卦傳》而為十翼之一[1](677)。在王夫之看來,周易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既可用來知天,也可用來法天,知天重在了知其內(nèi)涵、探取其奧秘,法天重在獲得其意義、效法其象征。知天須用易之全體,卦爻皆用,卦之小大、險易、卦象、卦德、內(nèi)外貞悔,爻之陰陽、時位、來去、承乘、有應無應等皆全幅參與、全體聯(lián)動,共同完成對天的特定內(nèi)容的刻畫、把握。而后者則重點摹畫其征象,探求人的行為所效法的榜樣,兩者側重點完全不同,故王夫之說:“大象之與彖、爻,自別為一義。取大象以釋彖、爻,必齟齬不合,而強欲合之,此易學之所由晦也。”[1](695)
王夫之重視占學一理,以此為解易的重要原則之一,他說:“易之垂訓于萬世,占其一道爾……故占易學易,圣人之用易,二道并行,不可偏廢也。故曰,‘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學也;‘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筮也。子曰,‘卒以學易,可以無大過’,言寡過之必于學也;又曰,‘不占而已矣’,言占之則必學以有恒也。蓋非學之有素,則當變動已成,吉兇已著之后,雖欲補過而不知所從,天惡從而祐之以吉無不利耶?京房、虞翻之言易,言其占也。自王弼而后至于程子,言其學也。二者皆易之所尚,不可偏廢,尤其不可偏尚也?!盵1](654-655)而二者之中,王夫之尤其重視學易,認為學易為居常之事,而占易則遇重大事項有疑而問,不可輕動。并且有疑待問,先須問之于己心,謀之于師友,詳思研慮道之中正,仍有不決,乃求之于占,平居無疑可置之高閣,故倡“占學一道”而實重其學。王夫之之所以重視大象,專為之作解,就在于它純于學,無關于筮。在王夫之看來,筮為知天之事,即研窮具體事幾的吉兇之理而采取應對之道。雖也有學包含其中,但重在對理的從違,從而趨吉避兇。而學為發(fā)揮人的能力之事,人事須合于天德,為人的行為樹立可以遵循的法則。占易重具體的事幾,學易重總體的法則。占易重在詳究與所占之事相應的卦爻,學易則無論何卦都有可學之處,王夫之說:“盡人而求合乎天德,則在天者即為理,天下無窮之變,陰陽雜用之幾,察乎至小、至險、至逆,而皆天道之所必察。茍精其義,窮其理,但為一陰一陽所繼而成象者,君子無不可用之以為靜存動察、修己治人、撥亂反正之道?!盵1](695)即使卦德為險為逆、卦爻辭中多兇危之語者,如否、剝、歸妹、姤等,皆是天道之誠的表現(xiàn),皆有可學之處。就這一點王夫之曾說:“分審于六十四象之性情以求其功效,乃以精義入神,而隨時處中,天無不可學,物無不可用,事無不可為……大象,圣人之所以學易也。”[1](695-696)大象傳,是孔子延續(xù)文王而發(fā)揮其未盡之意者,而體會、闡明其中精義,端賴學易之人。其方法在將大象傳與卦爻之具體解釋分觀,不強牽合,既不淆亂對具體卦爻的解釋,又對大象傳所包含的多方面含義充分體會,庶幾對大象傳有正確理解。細分《大象解》闡發(fā)義理的方法,可以看出,有從卦德立意的,有從卦才立意的,有從卦變立意的,有以卦名為解的,有以大象所包含的內(nèi)外兩卦為說的。而法天以行之事,最多的是君子的修德,其次是政治措施,其中尤以法律刑獄為多。
大象傳的行文方式是先點出此卦所蘊含的德行,然后說君子所取法的方面。此處所謂“德行”,非狹義的卦德,如乾健、坤順、震動、巽入之類,而是一卦所呈現(xiàn)的可以為人所取法的性質。大象傳的句式,多為上句言卦所蘊含的德行,下句為“君子以……”,言君子據(jù)此德行應采取的行動。在《大象解》起首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句的解說中,王夫之說:“‘以’,用也,體此卦之德以為用也?!盵1](697)此處劈頭即釋“以”為用,有發(fā)凡起例之意。六十四卦皆君子體會象辭之義,以人法天、天人合德之具。大象傳所說之德行,王夫之皆將此卦的內(nèi)外貞悔兩卦合起來闡釋,有以卦德為說者,有以卦象為說者,有以卦名為說者,主要看如何解釋最為圓通且能闡發(fā)出深刻的思想。以下分別論之。
一、卦德為說
五、簡短的結論
王夫之的《周易大象解》,是一部易經(jīng)的解釋之作,更是一部倫理學著作,因為它解釋每一卦,都通過物象中蘊含的哲學意義,來講士君子的道德修養(yǎng)。如乾坤兩卦所代表的一陰一陽之道,是萬物的本體,也是君子修德的效法對象:天的自強不息,地的厚德載物,及兩者的陰陽合德,萬物在其中各正性命。又如屯卦的經(jīng)綸之法:創(chuàng)始大業(yè)時的激厲迅奮與未雨綢繆相結合;蒙卦的勇毅前行、細大不捐相結合,“果育相資”;損卦的懲忿窒欲,益卦的改過遷善;無妄卦的“以茂對時”、誠體為本;解卦的淡泊明志、不事張揚;離卦的斂藏鋒芒、內(nèi)養(yǎng)其性;訟卦的慎獨誠意,自訟其過;蹇卦的徐行上達、不欲速求效;節(jié)卦的簡約自守、絕去奢泰,以及他在司法刑獄上的具體觀點等,皆君子知天、法天以為道德修養(yǎng)范型之意,處處以中國哲學“廣義倫理學”的特性為基本點,以天道人事相貫通為方法??v觀王夫之的《大象解》,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是以美德倫理學為根本,以規(guī)范倫理學為表現(xiàn),這就是,以士君子的美德養(yǎng)成為目標,以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為下手功夫。這仍是孔子的“下學而上達”、朱子的“仁包四德”、王陽明的“不離日用常行內(nèi),直造先天未畫前”所蘊含的德性造就與具體的成德工夫相一致的傳統(tǒng)。王夫之的特點是經(jīng)學不離理學,寓理學于經(jīng)學中,價值提揭與知識活動并重,在形而上的宏大意境指導下,完成具體的細行積累。在《大象解》中,無論是以卦德還是以卦象、卦名為說,都貫徹、體現(xiàn)了他的以上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王夫之是個出色的倫理學家,不過他不是通過具體的倫理學問題的討論,而是通過解釋周易卦象來講他的人格養(yǎng)成之道。這帶有強烈的中國哲學“道德的形上學”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王夫之.船山全書:第1冊[M].長沙:岳麓書社,2011.
[2]朱熹.周易本義[M].廖名春,點校.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黃泰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