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是漂泊在外的人與家人相互來往的信件,是維系家人間情感的一條紐帶。古人云:“家書抵萬金?!奔視w現(xiàn)了人性中最真最美的部分,而那些大師的家書,長久以來打動著我們的心。那一行行帶著體溫、浸著熱淚、寄托著希冀的文字,連接著千家萬戶與五湖四海,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文化。
“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一次矛盾即往前邁進一步。到晚年矛盾減少,即是生命將要告終的表現(xiàn)。沒有矛盾的一片恬靜只是一個崇高的理想,真正實現(xiàn)的話并不是一個好現(xiàn)象?!?/p>
“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閑聊),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關于青年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誠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p>
(節(jié)選自《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十二年間通信數百封,貫串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一家人的命運起伏。
“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們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強烈的人,但經過若干時候之后,總能拿出理性來鎮(zhèn)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牽動,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業(yè)。這一點你們雖然不容易學到,但不可不努力學學?!?/p>
“一個人若是在舒服的環(huán)境中會消磨志氣,那么在困苦懊喪的環(huán)境中也一定會消磨志氣,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們,個個都會受我的遺傳和教訓,不會因為環(huán)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墮落的。你若有這種自信力,便‘隨遇而安’地做現(xiàn)在所做的工作,將來絕不怕沒有機會去磨煉,你放心罷?!?/p>
(節(jié)選自《梁啟超家書》)
梁啟超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作為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從自己的社會閱歷出發(fā),用獨特的教育方法將自己的學識和感悟教授給兒女,使九個兒女各有所成。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