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觀看一場脫口秀,散場后再去夜市大快朵頤;精心搭配服裝和造型,在夜間開放的景點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拍;下班后和好友組一個“飛盤局”,在體育場盡情揮灑汗水……夜晚“亮”起來,消費“火”起來。商務部發(fā)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fā)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消費額占比超過全天的50%;旅游人均消費的貢獻方面,夜間消費是白天消費的3倍以上。如今,夜經濟不再局限于購物和餐飲,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延長了消費時間,拓展了消費空間,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消費場景。
(摘編自“新華網”)
[多維][解讀]
一、夜市——夜經濟火爆的“流量密碼”
夜市是夜經濟最常見的一種業(yè)態(tài)。商家的吆喝聲、食客的談笑聲……融匯成夜間的熱鬧景象。人間美味,市井煙火,滿是生活氣息。除了餐飲美食類夜市,各地還涌現出不少主題夜市,如文創(chuàng)夜市、國潮夜市、非遺夜市等。這些特色夜市不僅豐富了夜市內容,還能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演唱會、音樂節(jié)、藝術展,成為夜經濟火爆的“流量密碼”。夜經濟和科技、文旅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感。
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夜經濟以其特有的“營業(yè)時間”和豐富有趣的消費場景,成為我國消費市場新的增長點。隨著經濟活動時間延長、各種設施利用率提高,有效帶動周邊商業(yè)繁榮,創(chuàng)造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夜經濟的火爆,不僅有助于推動服務業(yè)擴張規(guī)模,拓展游客的消費空間,還聚集人氣、增加稅源,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三、夜經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新賽道
夜經濟不僅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新賽道。它通過延長消費時間,豐富消費內容,帶動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旅游、交通等多行業(yè)的發(fā)展,成為城市經濟發(fā)展新的“增長點”和“新引擎”。各地需深挖地方特色與文化內涵,推動夜間經濟消費升級。
多地啟動夜游模式,夜晚是獨屬于城市的美好
光明網評論員
戶外騎行的涼爽夜風、深夜食堂的燒烤刨冰、水庫邊的浪漫露營、音樂會上的閃爍星空……“夜游”成為文旅市場新寵?!鞍滋煺⑼砩相恕?,層出不窮的夜游創(chuàng)新玩法在各地精彩亮相。人們在北京的街道上騎行,在太原的鐘樓街漫步,在上海的商場里購物,在廣州的街巷里吃路邊攤……哪怕只是看一張靜態(tài)的圖片,人們都能感到一種美好和愜意。
根據國際學術界的一般標準,進入文明的標志是文字、城市和冶金術的出現。從這個角度看,城市就是文明。而恰恰也是城市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yè)生產規(guī)律,賦予了人更大的舒展。而夜晚——一個生物鐘設定的休息時間,人們卻可以盡情地放松,無論人們意識到沒有,這才是一種“文明”的樣子,是寫在人類社會DNA里的一種向往。
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在歷史教科書里,把宋代城市的夜市,視作是對唐代城市宵禁的一種進步,《東京夢華錄》里“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這樣的記載總是為人津津樂道。這個標準或許是一種直覺,“夜晚還能逛街,那當然是好的”。說白了,這是因為人們期待城市能給人更大的自由和想象。
當然,今天推動夜經濟也有很強的經濟因素。有媒體報道,北京王府井每天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集中在夜晚,深圳夜間服務業(yè)體量占到行業(yè)一半,成都更有2/3的餐飲產值來源于夜間經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夜經濟,試圖抓住這波紅利的關鍵所在。
某種程度上,夜晚在經濟格局里的地位,其實也是城市自身邏輯演變的結果。城市的存在本身,本就是為了突破鄉(xiāng)鄰和親緣界限,城市的起源是人們打破社群和生物界限的努力,這也是為什么提到城市,人們天然想到的詞匯就是“開放”“包容”,和人們對文明的贊美是一致的。人們就是要在一個“無用的時間”里——在多數人不工作、不勞動的夜晚,突破種種自然的、文化的規(guī)訓,繼續(xù)去“創(chuàng)造價值”。
要促進夜經濟的發(fā)展并不容易,這需要很多努力。比如城市的業(yè)態(tài)要足夠多元,治安要足夠好,對小型商業(yè)形態(tài)包括擺攤、流動商販等要足夠友好。一言以蔽之,夜經濟的基礎就是市場化和法治化。失去了這種靈動,夜經濟也很難有多大作為。
夜經濟的出現,是城市氣質自然的延伸,也意味著人們在尊重一種經濟規(guī)律的根本邏輯。夜經濟越火熱,也就越傳遞出一種令人安穩(wěn)的信息,自在、繁榮、信心,這些宏旨深遠的詞匯,都可以從霓虹閃爍中折射出來。
(摘編自“光明網”)
【寫作借鑒】
文章開篇敘述新聞事件,引出“夜經濟”的話題,并進行理論分析,論述人們在夜間更加需要文化生活,并援引《東京夢華錄》為例,說明夜經濟在古代的作用。然后由古到今,以一組數據“100萬人”“行業(yè)一半”“2/3”說明夜經濟的重要地位,發(fā)展夜經濟的重要意義;接著闡述如何發(fā)展夜經濟,應該注意的問題。結尾再次重申發(fā)展夜經濟的重要意義,回扣觀點。
實戰(zhàn)考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人歷來就有把生活藝術化、審美化的傳統(tǒng),衣食住行都能造就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獨特文化。比如,在月滿之夜,人們有沒有閑情逸致去泛舟江湖?風雪之夜,又有沒有雅興去踏雪尋梅?萬家燈火的都市夜幕下,人們是否在追尋一種詩意的、審美的生活方式?歸根到底,人們向往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心靈和生活態(tài)度,才是文化藝術的源頭活水。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