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田野調查法,收集了黃山市5A級景區(qū)公共標識語語料,總結歸納了景區(qū)公共標識語外語譯寫現(xiàn)狀。調查結果表明,外語標牌尤其是多語標牌覆蓋率不高;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質量堪憂,主要存在譯名不一致、拼寫不規(guī)范、中式英語、胡亂翻譯、欠額翻譯和過度翻譯等問題。建議從發(fā)揮政府的頂層推動作用、重視多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作、倡導全員參與三方面進行建設和優(yōu)化,從而提升外國游客的旅游體驗,提高黃山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其打造成生態(tài)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關鍵詞:黃山市;旅游景區(qū);公共標識語;規(guī)范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H05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9247(2024)03-0054-04
A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Path ofPublic Signs in Scenic Spots
JI Qian1,LI Enwen1,SHI Lingfe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2."School"of"Electrical"and"Mechanical"Engineering,"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Anhui,"China)
Abstract:Using"the"field"survey"method,"public"signs"in"5A-level"scenic"spots"in"Huangshannbsp;City"were"collected,"and"the"cur-rent"situation"of"translation"and"spelling"of"the"public"signs"was"summarized."The"survey"shows"that"the"quality"of"English"transla-tion"and"spelling"of"the"public"signs"should"be"further"improved,"with"the"main"problems"including"inconsistency"in"translating"prop-er"names,"non-standardized"spelling,"Chinglish,"haphazard"translation,"under-translation"and"over-translation,"which"seriously"af-fects"the"external"image"of"Huangshan"City,"hinders"the"development"of"its"international"tourism,"and"is"also"not"conducive"to"the"in-ternational"dissemination"of"Hui"culture."It"is"suggested"that"the"construction"and"optimization"of"foreign"language"signs"should"becarried"out"by"the"government"playing"the"promotion"role,"paying"attention"to"the"collaboration"of"multiple"departments"and"indus-tries,"and"advocating"the"participation"of"the"public,"so"as"to"enhance"the"capacity"of"foreign"language"service"of"Huangshan"City,further"improve"the"tourism"experience"for"foreign"tourists,"increase"the"popularity"and"reputation"of"Huangshan"City,"and"develop"itinto"an"ecological,"international"and"world-class"tourism"destination.
Key words:Huangshan City;scenic spots;public signs;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一、引言
黃山市擁有黃山風景區(qū)、西遞宏村風景區(qū)和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呈坎、唐模、潛口民宅、徽州古城、牌坊群·鮑家花園)3家8處5A級旅游景區(qū),20家4A級旅游景區(qū),是安徽旅游資源最富集的城市,是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qū)核心城市,2022年被納入國家重點旅游城市布局。2023年國慶黃金周,黃山風景區(qū)和西遞宏村的游客接待量雙雙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1],外國游客也明顯增加,這對景區(qū)公共標識語外語譯寫的普及性和規(guī)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全面調查黃山市知名景區(qū)公共標識語的譯寫生態(tài)現(xiàn)狀,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探索出其譯寫規(guī)范化的建設路徑,改善黃山旅游景區(qū)形象,加快黃山市的國際化進程,最終將黃山市打造成生態(tài)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公共標識語研究綜述
公共標識語也稱為公示語,是指“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chǎn)、生命、生態(tài)、生業(yè)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2]。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公共標識語譯寫需求成倍增加,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元,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以“公共標識語”和“公示語”為篇名,利用CNKI進行文獻檢索(2023年10月4日),共獲取3"278條文獻。從研究趨勢上來看,2007年以后為公共標識語研究的高速發(fā)展階段,近15年來,每年的文獻數(shù)量都超過了100篇,相關研究方興未艾。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歸納英譯錯誤類型并探討翻譯原則、方法和語料庫建設與研究。
公共標識語誤譯研究實踐意義強,研究趨向越來越細化。近十年的研究對錯誤類別的梳理更豐富更細致,前十位的誤譯類型包括語法錯誤、拼寫錯誤、詞匯錯誤、中式英語等[3]。針對誤譯現(xiàn)象,很多學者依托現(xiàn)有的翻譯理論,探討了翻譯的原則和方法。例如:薛紅果從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探討了陜西省旅游景點的公示語英譯問題[4]。丁衡祁在林克難“看易寫”的翻譯原則基礎上提出了公共標識語翻譯"ABC(Adapt-Borrow-Create)模式[5],被視為經(jīng)典。
語料庫翻譯研究是上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研究范式。國內(nèi)最早的公共標識語語料庫是2008年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開發(fā)研制的“全國公共標識語翻譯語料庫”。之后,陜西省旅游景區(qū)公共標識語翻譯語料庫(2012)等地方特色語料庫也相繼出現(xiàn)。除探索語料庫建設外,有學者利用語料庫進行了公共標識語翻譯研究,如周芹芹等基于語料庫探討了上海某高校校園公共標識語英譯的規(guī)范化問題[6]。
學界的探討促進了公共標識語外譯標準化建設。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4"年和"2017"年相繼頒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以下簡稱《規(guī)范》)國家標準的通則[7]與分則[8],為公共標識語譯文的統(tǒng)一提供了準確、權威的參考。"至今,約17個省市都先后出臺了公共標識語譯寫的地方標準。然而,公共標識語外譯標準化建設存在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現(xiàn)象,安徽省至今沒有出臺公共標識語譯寫標準,相關研究也相對比較薄弱,涉及區(qū)域局限于合肥市、蕪湖市及皖北地區(qū),關于黃山的公共標識語研究僅有5篇文獻,如廖雪蓮探討了黃山市景區(qū)公示語跨文化傳播失誤現(xiàn)象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策略[9],沈科利用結構方程模型探索了黃山市英文標識語的質與量對黃山市形象構建和重游意向的影響[10],這些研究遠不能滿足規(guī)范旅游公共標識語,服務涉外旅游的需求。
鑒于此,課題組于2023年8-9月,奔赴黃山市3家5A級景區(qū),拍攝了公共標識牌照片,首先將標牌上的信息轉錄成文字,然后按語碼類型、是否有誤及錯誤類型等進行分類整理,進而分析英文譯寫中存在的問題,并參照"《規(guī)范》的規(guī)定和推薦性譯文示例、結合專業(yè)知識,進行案例分析,提出改譯建議,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黃山市旅游景區(qū)英文譯寫規(guī)范化建設路徑。
三、黃山市5A級景區(qū)公共標識語譯寫現(xiàn)狀
課題組沿用了Backhaus的方法,將每個具有獨立邊框的標牌計為一個統(tǒng)計單元11,相同的標牌只統(tǒng)計一個,去除重復和拍攝模糊的標牌后,共收集了1"536個有效公共標識牌。如果文本單獨出現(xiàn)拼音,統(tǒng)計為中文;如果文本中的拼音為外語文本的一部分,則統(tǒng)計為外語標牌。統(tǒng)計顯示,黃山市5A級景區(qū)的標牌語言嚴格遵循了我國現(xiàn)行語言政策,漢語語碼占絕對優(yōu)勢地位。所有標牌都有漢語,絕大多數(shù)以漢語單語形式呈現(xiàn),呈現(xiàn)方式為簡體字、繁體字、漢語拼音的組合,其中簡體字作為國家法定的基本用字,是目前最常見的語碼形式,兼具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外語標識牌以中英雙語為主,少數(shù)涉及日語、韓語和法語。以黃山風景區(qū)為例,243個外語標牌中,只有31個用了韓語和日語,而且要么信息量很少,要么只是部分翻譯,這體現(xiàn)了英語全球化的趨勢。雖然近些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黃山市旅游景區(qū)公共標識語的譯寫數(shù)量和質量得到了一定改進,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外語標" 識牌覆蓋率低和譯寫質量不盡如人意兩方面。
(一)外語標識牌覆蓋率低
使用社會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顯示,1"536個有效語言標牌中,只有610個為外語標識牌,覆蓋率為39.7%。其中,黃山風景區(qū)448個語言標牌中,243個為雙語或多語標牌,占總標牌的54.2%;西遞宏村風景區(qū)699個語言標牌中,199個為雙語或多語標牌,占總標牌的28.5%;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389個語言標牌中,168個為雙語或多語標牌,占總標牌的43.2%。"可見,即便是世界聞名的黃山風景區(qū),外語標牌覆蓋率也只有54.2%,一些重要的警示牌或者信息牌都只有中文標識,難以為外籍游客提供必要的語言服務。黃山市5A景區(qū)的知名度與重要性與其國際化程度不成正比,不能" 滿足國際化發(fā)展的需要。
(二)英文譯寫質量不高
統(tǒng)計分析顯示,黃山風景區(qū)243個外語標牌中,有54個存在英文譯寫問題,錯誤率為22.2%;西遞宏村風景區(qū)199個外語標牌中,有66個存在英文譯寫問題,錯誤率為33.2%;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168個外語標牌中,有69個存在英文譯寫問題,錯誤率高達41.1%。通過分" 類整理發(fā)現(xiàn),英文譯寫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問題。
1.譯名不一致
按照《規(guī)范》要求,同一場所中的詞語選用和拼寫方法應保持一致。然而,黃山市5A級旅游景區(qū)中不少景點的名稱不統(tǒng)一(見表1),讓人眼花繚亂,容易誤導游客。例如,“宏村”的翻譯就五花八門,有“Hongcun”,“HongCun"Village”,“Hong"Village”等。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場所名稱可以分出專名和通名,專名要用漢語拼音,通名要用英文翻譯,專名是單音節(jié)時,通名部分應視作專名的一部分,先與專名一起用漢語拼音拼寫,再用英文重復翻譯。因此,“宏村”的正確翻譯應為“Hongcun"Village”。
再如“光明頂”的翻譯有三個版本,分別為“Guangming"Apex”,"“Guangming"Ding”和"“BrightSummit”。全部用拼音顯然有?!兑?guī)范》,“apex”也可以指頂點,但山頂一般用“summit”,建議統(tǒng)一用“Guangming"Summit”。根據(jù)《規(guī)范》,“有實際含義,并需要向服務對象說明其含義的專名,也可使用英文翻譯”。因此,“光明頂”也可以統(tǒng)一譯為“BrightSummit”。
更夸張的是,僅唐模景區(qū)“宗汪天燈”的介紹標牌中就出現(xiàn)了三種“天燈”的譯法,即“HeavenLight”,"“sky"lamp”和“the"ceiling"lamp”。雖然英文行文喜變化,但關鍵詞變化多端只會讓讀者不知所云,"造成混亂,建議統(tǒng)一譯為“Sky"Lamp”。
2.拼寫不規(guī)范
《規(guī)范》指出,場所和機構名稱、公共服務信息的英文書寫應符合英語國家公共標志中的書寫規(guī)范和使用習慣。調查發(fā)現(xiàn),黃山市5A級景區(qū)公共標識語譯文拼寫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比比皆是,主要體現(xiàn)在大小寫、空格、換行、標點和拼寫錯誤五個方面。
(1)大小寫錯誤。根據(jù)規(guī)定,短句或短語可以全部字母大寫或者所有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小寫。因此,西遞景區(qū)“胡文光刺史牌樓”的譯文“Hu"Wen-guang "memorial "archway”應改譯為“Hu "WenguangMemorial"Archway”,“垃圾入簍”的譯文“Rubbishintonbsp;the"basket”應改為“Rubbish"into"the"Basket”,“隨手沖洗”的譯文“Please"flush"the"toilet”應改為“Please"Flush"the"Toilet”。
(2)空格錯誤??崭癫划敃斐砷喿x困難和理解偏差,根據(jù)《規(guī)范》,單詞之間應空一格,逗號、句號后應空一格。因此,宏村風景區(qū)一處旅游廁所的譯文“TOURISMTOILET”兩個單詞間應空一格;棠樾牌坊群“清懿堂”的英文介紹中,逗號和句號前不應有空格,之后應空一格。
(3)換行錯誤。根據(jù)《規(guī)范》,“英文公共標識語書寫一般不換行,但警示警告類的公共標識語,特別跟安全相關的一定要換行”。另外,長句斷行時要保持單詞及意義單位完整,排版時不得使用兩端對齊格式。因此,“小心地滑”的英文“CAUTION”和“WETFLOOR”應分作兩行;唐模景區(qū)游客中心的英文介紹不應兩端對齊,“harmonious”等單詞更不應該跨行書寫。
(4)標點錯誤。根據(jù)《規(guī)范》,公共標識語一般句尾不使用標點符號,但結構完整的長句結尾處要用句號。因此,將西遞宏村景區(qū)列入世界遺產(chǎn)目錄的英文介紹“Inscription"on"this"list"confirms"the"exceptional"and"uni-versal"value"of"a"cultural"or"natural"site"which"requires"pro-tection"for"the"benefit"of"all"humanity”句末應有句號。
(5)拼寫錯誤。拼寫錯誤這種低級錯誤在黃山市5A級景區(qū)公共標識語中不太常見,但也有個別標牌存在這樣的錯誤。如“behind”誤寫成了“behond”;“Price"Control”誤寫成了”Price"Comtrol”;“threerows"of"rooms”誤寫成了“fhree"rows"of"rooms”,“the"Qing"Dynasty”誤寫成了“the"Qing"Dynastyt”。
3.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是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而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表述[12]。《規(guī)范》"指出,公共服務信息應根據(jù)信息的內(nèi)容和意圖等意譯,一般不按原文字面直譯。部分公共標識語譯成了中式英語,令國人尷尬,令外國人無語。例如,“參觀由此前進”的譯文“Visit"thisforward”就是字對字直譯的典型中式英語,建議改為“Please"Proceed"This"Way”;“注意腳下安全”的譯文“pay"attention"to"your"feet"it’s"safe”也是按照中式思維和語序譯成的中式英語,不但語法有誤且不夠簡潔,建"議改譯為“Mind"Your"Steps”。
4.胡亂翻譯
譯者缺乏必要的語言素養(yǎng),導致譯文出現(xiàn)違背語言表達規(guī)則等錯誤就是胡亂譯[13]。相對于中式英語,亂譯則更是無視原文、不負責任的閉門造車,不但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反而造成理解困難,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例如,西遞景區(qū)關于桃李園的介紹“主屋為三進三間式結構,前廳和中廳是秀才胡允明修建于清朝咸豐四年”被亂譯為“The"construction"of"the"main"house"isthree"sanjin,"and"the"front"lobby"and"the"central"lobby"werebuilt"in"the"Qing"Dynasty"Xianfeng"4"years"Hu"Yunming.”"。
這一翻譯語句不通,令人困惑,建議改為“The"mainhouse"is"a"three-lobby"structure."The"front"and"central"lob-bies"were"built"by"a"scholar"named"Hu"Yunming"in"the"fourthyear"of"Xianfeng"in"the"Qing"Dynasty.”。"關于青云軒的介紹“廳堂地面正中的地風井,冬暖夏涼,被稱作‘土空調’”竟然被想當然地譯作The"ground"wind"well"inthe"middle,"which"winter"warm"and"summer"cool,"is"called‘earth"air"conditioning’.”。"“地風井”并不是真正的井,而是指“通風換氣的通道”,正確譯文應為“ground"air"shaft”;“冬暖夏涼”的正確譯文應為“warm"in"winter"and"cool"in"summer”;“土空調”不是指“土做的空調”,而是指“民間沿用的空調”,可以翻譯為“folk"air"conditioner”。因此,整句建議改譯為“The"ground"air"shaft"in"the"middle"of"the"hall,"which"iswarm"in"winter"and"coo"lin"summer",is"called‘"folk"air"conditioner’.”。"唐模景區(qū)的“游客休息室”被譯成了“Tourist"RestRoom”,令人哭笑不得,“rest"room”是指“洗手間”,正確譯文應為“Lounge"for"Visitors”。鮑家花園中“景區(qū)出口”的標牌被譯為“Area"exports”也是一個笑話,"“export”一般指“商品出口”,因此應譯為“Exit”。
5.欠額翻譯
欠額翻譯是指原語信息被譯者無視或打了不應有的折扣,以致讀者得不到能理解原文的必要信息[14]。黃山市5A級景區(qū)個別公共標識語英譯信息不完整,不能為外國游客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屬于欠額翻譯。唐模景區(qū)“行李寄存”僅僅被譯成了“Luggage”,沒有譯出關鍵詞“寄存”,外國游客即便讀了譯文也不能得到相應幫助,應譯為“Luggage"Deposit”?!熬W(wǎng)絡取票點”被譯成“Online"booking"for"the"tickets”,遺漏了關鍵詞“取票”,讓人誤以為是訂票點,建議譯為"“Online"Ticket"Claim”。
6.過度翻譯
過度翻譯通常是指譯文超出最小量、最恰當量,采用了冗余、啰嗦的表述形式,過猶不及[15]?!兑?guī)范》指出,作為說明提示信息,應保持譯文簡潔。棠樾牌坊群的“散客售票窗口”被譯為“Individual"ticket"win-dow”,但其實“window”一詞大可不必譯出,譯為“Individual"Ticketing”"即可。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價格公示表中的“65周歲(含65周歲)以上老人”被譯成了“the"elderly"people:"over"65"one"full"year"of"life"(includ-ing"65"one"full"year)”",行文非常冗余,建議改譯為“thee" lderly"people"aged"65"or"above”。
四、黃山市旅游景區(qū)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guī)范化建設路徑
黃山市5A級景區(qū)外語標識語不完善,國際化程度低,翻譯質量良莠不齊,有損黃山市的對外形象,不利于黃山市國際旅游的發(fā)展,也阻礙了徽文化的對外傳播" ,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外語標識語建設。
(一)發(fā)揮政府的頂層推動作用
首先,政府部門要意識到外語標識語對于提升城市國際形象、促進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和傳播徽文化的重要作用,將其維護和優(yōu)化納入城市公共空間更新的系統(tǒng)工程中。其次,政府可在政策層面進行指引和保障。參照國際化大都市的做法,制定出臺黃山市公共標識語外文譯寫標準,為外文標識語建設提供法理依據(jù),使之有章可循。最后,政府要積極牽頭,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成立外文標識語建設領導小組,明確牽頭機構和牽頭人。同時,要加強與先進城市的交流,組織專家外出學"習,借鑒其成功經(jīng)驗。
(二)重視多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作
牽頭機構應聘請既具備嚴謹?shù)姆g態(tài)度和高度的責任感,又具備扎實語言功底的翻譯人才,建立專業(yè)的翻譯隊伍,依照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有步驟地設立、修改和規(guī)范黃山市旅游景區(qū)(點)"的外語標識語。制作過程中加強譯者和標牌承制企業(yè)的配合,請譯者對樣本進行“質檢”,審核合格后,再允許批量生產(chǎn),從而有效避免誤譯,確保產(chǎn)品符合規(guī)范。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語言標牌的維護工作,組織景區(qū)自查、互查,及時更新模糊不清的標牌,及時更正翻譯錯誤,并統(tǒng)一不同時期制" 作的標牌。
(三)倡導全員參與
景區(qū)的國際化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梢越梃b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做法,調動一切社會資源和力量,集思廣益,靈活有效地提高外語標識語的規(guī)范性。應建立健全社會監(jiān)督機制,開展普查、糾錯活動,如定期組織志愿者檢查各個景點的外語標識語,創(chuàng)建一個小程序,引導市民和游客熱心參與,通過拍照上傳的方式對不規(guī)范、不準確、破碎的標牌進行舉報。一經(jīng)核實,立即更改,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規(guī)范的外語環(huán)境,將黃山市旅游景區(qū)的“名片”升級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提升" 景區(qū)的“顏值”和“氣質”。
五、結語
大力推廣《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組織編寫黃山市公共標識語譯寫標準,借鑒國際化程度高的大都市的做法,建立多方協(xié)作、全面排查、長期督導、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黃山市旅游景區(qū)外語標識語的普及和規(guī)范化建設有利于提升黃山市外語服務水平,改善外語語言環(huán)境,構建良好的國際化形象,提升黃山市的國際知名度與美譽度,為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賦能,也有助于徽文化國際化傳播,期待黃山市早日成為生態(tài)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參考文獻:
[1]"秦中陽,"李一茹,"何彥銘."黃山風景區(qū)、西遞宏村:"游客接待量雙雙創(chuàng)歷史新高[EB/OL]."(2023-10-07)[2023/11/19]."https://www.huangshan.gov.cn/zfsj/sjjd/8392970.html.
[2]"戴宗顯,"呂和發(fā)."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以2012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為例[J]."中國翻譯,2005(6):38-42.
[3]"葉慧君,"胡連影."2011—2020年中國公示語翻譯研究綜述[J].上海翻譯,2021(5):29-33.
[4]"薛紅果."生態(tài)翻譯學視域下旅游景點公示語英譯問題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22,30(4):97-100.
[5]"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語"逐步確定參照性譯文[J]."中國翻譯,2006,27(6):42-46.
[6]"周芹芹,"張達球,"劉穎呈."基于語料庫的校園公示語英譯規(guī)范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9(2):67-74.
[7]"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GB/T"30240.1-2013"[S/OL]."[2023/11/19]."https://www.doc88.com/p-0753846250683.html?r=1.
[8]"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2-10部分):"GB/T"30240.2~10-2017"[S/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707/t20170717_309458.html.
[9]"廖雪蓮."旅游公示語跨文化誤傳播及管理策略探究 [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38(1):57-59.
[10]"沈科."旅游城市英文公示語信息的質與量對城市形象構建和重游意向的影響研究[J]."旅游縱覽,2021(24):1-4.
[11]"BACKHAUS"P."Linguistic"Landscapes:"A"Comparative"Study"ofUrban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M]. "Clevedon: "MultilingualMatters,"2007.
[12]"WANG"C,"WANG"M"."Effect"of"alignment"on"L2"written"produc-tion[J]."Applied"Linguistics,2015(5):503-526.
[13]"袁斌業(yè)."亂譯、胡譯、濫譯再探[J]."語言與文化論壇,2022(2):197-207.
[14]"呂和發(fā)."公示語漢英翻譯錯誤分析與規(guī)范[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1.
[15]"方夢之."譯學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