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1年,王右木吸取之前組織讀書會失敗的教訓,召集成都高師進步學生重組讀書會,成立成都馬克思讀書會。該讀書會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五個階段,從學校內(nèi)部讀書會成長為地區(qū)性馬克思主義宣傳組織,承擔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yǎng)吸納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等任務。讀書會不僅促進了四川地區(qū)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宣傳及其與群眾運動的結合,而且為四川地區(qū)黨團組織的成立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為黨團組織領導宣傳教育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關鍵詞:成都馬克思讀書會;馬克思主義;貢獻
中圖分類號:D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19-0015-04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hengdu Marxist Study Group
to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Sichuan
Lu Dan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Chengdu 610100)
Abstract: In 1921, Wang Youmu learned from the previous failures in organizing study groups and gathered progressive students from Chengdu Higher Normal School to reorganize the study group, establishing the Chengdu Marxist Study Gro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group went through five stages, evolving from an internal school study group into a regional Marxist propaganda organization, undertaking the tasks of propagating Marxism and recruiting members for the Socialist Youth League. The study group not only promoted the propaganda of Marxist ideology in Sichuan and its integra5514SETIMIsHPhaNhHd1+nGaEmzD3wqOG71Fi54UFB8=tion with the mass movement,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Sichuan,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leading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al work.
Keywords: Chengdu Marxist study group; Marxism; contributions
作為四川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組織,成都馬克思讀書會對四川地區(qū)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現(xiàn)利用所掌握的回憶錄、信件、黨的政策文件等史料,對讀書會的成立及發(fā)展過程進行梳理,并總結其對四川地區(qū)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貢獻。
一、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成立
關于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成立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孫志智在《成都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的成立》中提到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成立于1920年,一種是馮兵、何志明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前后王右木①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歷程與實踐》一文提到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成立于1921年。筆者所掌握的材料也多有矛盾沖突之處。在《從成都社會主義讀書會到社會主義青年團——劉弄潮同志談話紀要》一文中,劉弄潮回憶讀書會起源于陳毅組織的社會主義讀書會。1920年暑假,受吳玉章來成都高師演講的啟發(fā),讀書會改名為馬克思主義讀書會,并推王右木作指導[1]。但1923年7月,團成都地委給團中央的信中提到:“讀書會(每星期六開會,已成立一年半,另有開會召集名冊一本,圖記一方)”[2]129,若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成立于1920年,到1923年7月成立至少兩年半的時間,與信中所載出入過大,若讀書會成立于1921年,則時間大概可以吻合。
此外,《中共黨史人物傳》記載:“(1920年)年底,他(王右木)邀集親友和同鄉(xiāng)成立了讀書會,起初有四十余人參加,經(jīng)過幾次集會后,都不肯來了,只剩下一兩個人。這件事使他很快意識到,要組織好讀書會,非邀集具有革命意志的人不可。于是他重新物色對象,于次年春再次組織讀書會……他首先將高師學校的‘愛讀新書者合而為一,木以心得暗中指導’,并將讀書會正式改名為馬克思主義讀書會”[3]92。
對這三種明顯沖突的記載鮮少有文章進行解釋,今綜合三段史料對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成立的經(jīng)過進行推斷。如劉弄潮所回憶,陳毅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發(fā)成立了一個讀書會,成員來自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成都高師等學校,并非是某一個學校的讀書會。1920年暑假,受吳玉章在成都高師演講的啟發(fā),讀書會改名為“馬克思主義讀書會”并邀請王右木指導。王右木一向熱心于青年的思想進步,所以確曾給讀書會一些建議指導。但王右木也在親友同鄉(xiāng)中組織讀書會,失敗后吸取經(jīng)驗,決定邀集有革命意志的人再組讀書會。因王右木任職成都高師學監(jiān),便首先將高師內(nèi)部有志革命的學生集合起來,這其中包括劉弄潮等人所成立的讀書會的成員,并以其為基礎,1921年春在成都高師重組讀書會,即后來的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王右木在給施存統(tǒng)的信中提到“當時木曾于高師設一讀書會”[2]108,這里顯然指的是由王右木主持設立的,以成都高師學生為主的高師內(nèi)部讀書會,即成都馬克思讀書會,與劉弄潮提到的讀書會有一定區(qū)別,所以不能把兩個讀書會完全等同起來。團成都地委所提及的讀書會應是指整改重組后的讀書會,故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有1921年成立之說。
二、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發(fā)展
一是成都高師讀書會階段。讀書會成立之時,王右木正處于向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轉化的過渡階段?!爱敃r狀況,只以讀日本森戶辰男著《克魯泡特金研究》為主,及其他各新雜志。社會主義派別,全不明瞭,此為前年正月事信件時間為1923年。。后讀《新青年》雜志及《社會問題總覽概觀》等書,始于派別鮮然。當時木曾于高師設一讀書會,集合好讀新書報者,合而一之,木以心得暗中指導,似有頭緒?!保?]108可見這一階段是王右木和讀書會成員教學相長、共同成長的階段。王右木指導讀書會成員閱讀《共產(chǎn)黨宣言》《階級斗爭》等書籍,增進了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
二是報社附設機構階段。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以后,王右木積極在青年群體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作為他領導下的一個重要宣傳陣地,其活動范圍很快就沖破了高師一校。王右木在給施存統(tǒng)的信中提到:“中間曾將高師校內(nèi)部讀書會,改為各校共通的讀書會,取名為《人聲報》附設者?!保?]1081922年《人聲》雜志創(chuàng)刊后,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便成為它的附設機構。同年10月,在王右木上報給團中央的讀書會成員名單中,其成員來自于西南公學校、高等蠶業(yè)講習所、農(nóng)業(yè)專門學校、外國語專門學校、高等師范學校、華西大學校、蓉城女子學校等多所學校。可見,此時的讀書會已經(jīng)從高師校內(nèi)交流學習的社團轉變?yōu)槌啥嫉貐^(qū)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宣傳組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傳播平臺的作用,在成都地區(qū)播下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
三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都地方團執(zhí)行委員會下屬機構階段。1922年10月1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都地方團執(zhí)行委員會成立。在團成都地委向團中央?yún)R報成立經(jīng)過的信中提及:“另設一種學會,以便吸收團員。議決由宣傳部主任擔任,與馬克思學會結合,相謀進行?!保?]431923年7月,團成都地委給團中央的信件中將馬克思讀書會列入團成都地委所屬重要機關,并有相關名冊和圖記??梢妶F成都地委成立后,馬克思讀書會便改隸團成都地委,是其宣傳、吸納團員的重要組織。
四是社會科學讀書會階段。1924年,張霽帆在給團中央的信中提到:“馬克思讀書會現(xiàn)改為社會科學讀書會,每周開會一次,成立已兩年,取公開態(tài)度,以為吸收新同志及訓練同志之用”[2]174,可見1924年成都馬克思讀書會進行了更名,進入到社會科學讀書會發(fā)展階段,仍然擔負宣傳和吸納新同志的任務。
五是后讀書會階段。1924年,讀書會的指導者王右木離開成都前往上海,后于當年中秋前夕,在貴州土城附近失蹤。同年秋,團成都地委某同志給惲代英的信中提道:“社會科學讀書會為五一節(jié)后竟迫著停止了”[2]196。之后在四川方面給團中央的信件中便鮮少提及社會科學讀書會。
可見隨著王右木的失蹤以及其他各種復雜原因,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一度停止了活動。直到1925年4月,團成都地委向中央的報告中提到:“宣傳部組織成立一個‘社會科學研究會’,意在向青年方面宣傳,并于其中吸收同志(現(xiàn)已更名成都平民學社)”[2]235。1925年7月,弓車甫向團中央的報告信中提到平民學社仍每周開讀書會。從隸屬關系、主要活動和擔負的任務來看,成都平民學社應該是社會科學讀書會的延續(xù)。這意味著社會科學研究會完成其歷史任務,之后以平民學社的形式繼續(xù)參與成都地區(qū)的革命活動。
三、成都馬克思讀書會對四川地區(qū)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貢獻
一是提升青年理論水平,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五四運動前后,成都地區(qū)思想極為活躍,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紛至沓來,極大豐富人們思想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青年人迷失于眼花繚亂的理論中找不到方向。據(jù)陽翰笙回憶:“(眾多新思想)如潮似水,紛至沓來,弄得學生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傳統(tǒng)的秩序打亂了,傳統(tǒng)的思想受到挑戰(zhàn)。一時間,又覺得這新的東西什么都好,又仿佛不知道該信奉什么。思想攪亂了,產(chǎn)生了苦惱?!保?]
如何于眾多思想中結合國情找到一條救國道路?青年學生需要引導,需要有人為他們指點迷津。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成立,正是應此種需要而生。讀書會組織成員閱讀進步書籍和報刊,每周定期組織集會討論。王右木以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心得體會從旁加以指導。通過這樣的學習,讀書會的成員們逐漸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1923年王右木給施存統(tǒng)的信中提到,成都馬克思讀書會“已培養(yǎng)出四五人能讀書者,以不易讀之馬氏經(jīng)濟學說,每期分擔部分”[2]114,可見讀書會確實提高了成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同時,讀書會利用一些公開活動招收會員,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拔逶挛逄枮轳R克思誕生紀念日,由本團同志王右木、惲代英假西南公學開馬克思誕生一百零五周年紀念會,到會人數(shù)將近四百人,自愿加入讀書會人數(shù)約五十人?!保?]92到1923年,“讀書會員已發(fā)展到90余人,流動聽講的達百余人”[3]105。足見成都馬克思讀書會在為青年人指明道路,提升思想理論水平,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促進馬克思主義與四川地區(qū)群眾運動的結合。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不僅僅致力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研究,而且積極參與成都的群眾運動,在運動中實踐和傳播馬克思主義。1922年春,在四川教育經(jīng)費獨立運動中,讀書會組織學生參與請愿活動[3]99。1924年2月23日,王右木主持召開會議,討論了召開列寧追悼大會的問題,決定讀書會會同民權運動大同盟發(fā)起活動[3]107?!巴跤夷具€領導讀書會聲援長沙工人的罷工斗爭,并舉行悼念黃愛、龐人銓烈士的活動?!保?]在讀書會的領導組織之下,其成員廣泛活躍于四川地區(qū)的各個群眾運動中。一方面,幫助讀書會成員在實踐中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1922年王右木致團中央負責人的信中提到:“四川經(jīng)過前次學潮(四川教育經(jīng)費獨立運動),一般學生腦中,頗將馬克思三字印入?!保?]8另一方面,通過運動在群眾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促進馬克思主義與四川地區(qū)群眾運動的結合。
三是促進四川地區(qū)黨團組織的成立與發(fā)展。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為成都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據(jù)劉弄潮回憶,在成都社會主義青年團醞釀成立的階段,就已經(jīng)提出將讀書會與社會主義青年團結合起來。“他(吳玉章)贊成在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的會員中選擇接受團員,不夠的和不愿意的讓其退出?!保?]這個建議在后來得到了實踐,“一九二一年上半年,我們漸次把那些動搖的,堅持自由主義不改變態(tài)度的讀書會的人清退出去,組成了‘成都社會主義青年團’”[1]。
蔣雪邨寫給團中央的信中也將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作為成都地方團組織成立的基礎:“首由王右木、鐘善輔、蔣雪邨、傅雙梧(無)等組織馬克思讀書會,后王右木出省,由鐘善輔、郭祖頡等組織青年團”[2]90。1922年10月,選舉產(chǎn)生的成都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屆執(zhí)委執(zhí)行委員和候補執(zhí)行委員共8人,其中絕大部分是成都馬克思讀書會成員,讀書會骨干童庸生被選舉為書記部主任??梢姡啥捡R克思讀書會為成都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影響下,一批青年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并成為四川黨團組織各項事業(yè)的骨干。童庸生從成都高師畢業(yè)后赴重慶開展革命工作,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涪陵支部,后當選社會主義青年團重慶地委書記,主持團重慶地委工作。1925年12月,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都特別支部成立,讀書會成員劉愿庵任書記,劉亞雄任工科主任,廖恩波任學生自治會主任[6]。1923年10月,經(jīng)黨中央批準,中國共產(chǎn)黨成都獨立小組成立,讀書會成員劉亞雄、鐘善輔、黃欽等先后加入,成為成都最早的共產(chǎn)黨員。
1926年1月,讀書會成員鄒進賢任中共綦江支部書記。2月,楊闇公任中共重慶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同年,劉愿庵任中共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書記,劉亞雄、鐘善輔任工運委員,廖恩波任中共自流井特別支部書記[6]。同時,讀書會成員還活躍在各個工農(nóng)群眾運動的組織當中,蔣雪邨、謝國儒在成都高師組織工人學校,鐘善輔在監(jiān)獄設平民教育,康明惠在外東農(nóng)校設平民教育。在成都農(nóng)工商學聯(lián)合會籌備處、民權運動大同盟、成都勞工聯(lián)合會等組織中,讀書會成員都是骨干成員。
四是為四川地區(qū)黨團組織領導宣傳教育工作積累了經(jīng)驗。成都馬克思主義讀書會是團成都地委重要的宣傳陣地。王右木要求讀書會成員積極介紹親朋入會,“為了擴大團的組織,他動員讀書會里的團員每人負責三個青年入會,再從這些會員中,選擇和考驗入團的對象”[3]94。這種以讀書會作為公開組織,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并教育吸收團員的做法逐漸擴展到了四川其他地區(qū)。讀書會成員廖恩波仿照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樣式在老家內(nèi)江組織讀書會,組織成員閱讀馬克思主義報刊文章,進行思想的宣傳教育。該讀書會的優(yōu)秀成員后加入了內(nèi)江社會主義青年團[7]。瀘縣社會主義青年團也下設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3年1月,瀘縣地方團組織寫給高君宇的信中附有《瀘縣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簡章》,其活動亦主要是搜集、閱讀馬克思主義學說、文章、報刊并定期集會演講討論。童庸生到達重慶后,組織馬克思主義讀書會進行宣傳??梢?,成都馬克思主義讀書會所探索的宣傳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重要經(jīng)驗在四川其他地區(qū)推廣。
至少從1922年開始,王右木和團成都地委在寫給團中央的信中就多次提及成都馬克思讀書會,并詳細介紹了讀書會的情況。對于讀書會的作用,團中央在回信中表達了認可:“函悉,能在研究會中吸收同志,告以團體訓練,為以后各活動之主干,甚為重要”[2]283。
之后黨中央將這種宣傳組織形式寫入黨的文件向全國推廣。1923年10月,中共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制定了《教育宣傳委員會組織法》,要求“各地方至少當組織讀書會性質的馬克思研究會(表面上可取任何名目),同時可以吸收非同志”。同年11月,中共中央頒布《教育宣傳問題議決案》,明確要求:“各地有可能時,設社會科學的研究會”[8]208。該決議案規(guī)定研究會的活動內(nèi)容大致為,“新青年,社會科學講義,譯著的關于主義之書籍為材料;每月召集會員幾次,預指材料及問題,或請人講演或共同問答……再則可令會員從事實際調查各種中國現(xiàn)實問題如勞動狀況等”[8]208。中共中央相關宣傳教育法案中所規(guī)定的讀書會活動內(nèi)容和要求與成都馬克思讀書會的情況大致相當??梢?,成都馬克思讀書會不僅為四川地區(qū)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做出了貢獻,也為黨在全國的宣傳教育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從成都社會主義讀書會到社會主義青年團:劉弄潮同志談話紀要[J].四川現(xiàn)代革命史研究資料,1980(2):2-8.
[2]中央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22—1925)[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共黨史人物傳:第24卷[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
[4]陽翰笙.陽翰笙選集:第5卷[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50.
[5]孫志智.成都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的成立[J].先鋒,2021(2):50-52.
[6]趙青,凌冬梅.從成都馬克思讀書會說起[J].紅巖春秋,2020(4):48-51.
[7]趙青,凌冬梅.四川黨團組織成立初期的紅色讀書會研究[J].圖書館,2021(11):87-93.
[8]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路丹(1989—)女,四川成都人,漢族,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朱希良)2024年10月上半月刊(總第220期)西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