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3.010
興隆縣地處河北省北部冷涼地區(qū),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7.5~10.4 ℃,年均降雨量720 mm,無霜期145~183 d,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是蘋果栽植的適宜區(qū),也是河北省生產優(yōu)質蘋果的基地縣之一,產出的蘋果品質優(yōu)良,口感風味俱佳。興隆縣地理位置優(yōu)越,南鄰天津,西接北京,北依承德,東鄰唐山,交通十分便利。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區(qū)位優(yōu)勢使得興隆蘋果的發(fā)展?jié)摿薮?。目前生產上主要以富士、國光等晚熟品種為主,占到總產量的97%,中早熟品種則相對較少,產量占比不到3%。隨著疫情解除后旅游的回暖,中早熟蘋果品種越來越受市場青睞,適當提高我縣中早熟品種比重,有益于興隆蘋果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農民增收。珊夏蘋果具有成熟早、抗性強、耐貯存的優(yōu)點,發(fā)展前景良好,為了能迅速抓住市場機遇,利用盛果期大樹改接珊夏蘋果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早結果、早豐產的市場需求,在現階段具有重要推廣意義。
1 改接園介紹
改接園位于興隆縣半壁山鎮(zhèn)車道峪村村西果園,園區(qū)所處位置地勢平坦,土質為砂壤土,土壤厚度80~90 cm,pH值7.0,海拔330 m,年平均氣溫8.9 ℃,年平均降水量550 mm,年平均濕度60%,無霜期160~170 d。果園總面積2 001 m2,栽植品種為富士130株,寒富35株,樹齡10 a左右,株行距3 m,樹高3.3 m,樹形為小冠疏層形,分2~3層,主枝5~7個,管理較精細,樹體長勢強健,果樹進入盛果期,每667 m2平均產果1 500 kg。
2 接前準備工作
計劃將園區(qū)內所有富士品種改接為珊夏,寒富作為授粉樹,改接所有富士樹的樹頭、主枝頭和側枝。不同樹體主側枝數量不同,估算出每棵樹平均需嫁接點位15個,全園共需嫁接點位1 950個。
2.1 砧木處理 需改接的果樹不用進行冬季修剪,嫁接前進行集中處理,只保留需嫁接部位的大骨架,去除其它無用的枝條和枝組,傷口涂抹保護劑。
2.2 接穗采集和處理 從樹勢強健、無腐爛病的珊夏樹上,選擇生長充實、芽體飽滿的1年生強壯枝作接穗。接穗采集自同村4組小北溝果園,2月初采集,采集后打成小捆,每捆100根,用濕報紙包裹后,再用保鮮膜或塑料布包嚴,地窖中儲存?zhèn)溆?。全園共采集接穗540條。
3 改接
嫁接時期3月下旬,準備好嫁接刀、手把鋸、果樹剪和黑色果樹嫁接膜等嫁接工具。嫁接當日早晨將接穗自地窖中取出,浸泡在水桶中,可保持接穗的濕度,提高成活率,隨接隨取。
嫁接采用劈接的方法。具體方法:用鋸子垂直枝條生長方向將砧木向下鋸平,不平整的用刀將斷面削平整,用嫁接刀垂直斷面中心劈一深3 cm左右的口子,將長接穗條剪成約10 cm左右的小段,保留3~4個飽滿芽,將接穗下部削成長3~5 cm的楔子形,一側稍厚,里面削去皮層,外面保留皮層,削面要平整光滑,削好后立即插入砧木接口處,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留白0.5 cm,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好,接穗上部傷口涂抹保護劑。根據砧木的粗度選擇恰當的接穗,樹頂和較粗大的枝頭可插雙接穗。
4 接后管理要點
4.1 除萌蘗 接后10 d左右砧木即發(fā)萌蘗,要及時除掉萌蘗,每隔10 d抹1次,除萌3~4次。
4.2 檢查成活情況 接后15~20 d檢查成活情況,如接穗芽體干癟出現失水癥狀說明接穗未成活,沒有成活的及時進行補接。
4.3 松塑料薄膜 待新梢長到30 cm時,愈傷組織生長良好且傷口已完全愈合的可解開塑料薄膜,愈傷組織未長好的應該待長好后再解。
4.4 肥水管理 大樹嫁接當年,為防止徒長一般無需灌溉和施肥,但如遇持續(xù)干旱天氣,仍需灌水,雨季及時排水,上凍前澆封凍水。為擴大樹冠,增加枝葉量,新梢展葉后可連續(xù)噴葉面肥3次,每次w4LUf9K+mb6S6zHe0Dt4GqkyXkIa0+mKIvyfw7s4t3Y=間隔15 d。嫁接第2年萌芽前澆解凍水。3月下旬可少量追施氮肥。4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隔半個月可噴0.3%的尿素,7-8月噴0.3%磷酸二氫鉀2~3次。根據土壤墑情灌水,雨季注意排水,9月下旬施入生物有機肥,施肥后灌透水。11月初土壤封凍前澆封凍水。
4.5 綁支柱 待新梢長到40 cm時,綁支柱,支柱選擇直立且不易彎曲的樹枝,先在砧木上固定防風支柱,再將新梢綁在支柱上。待新稍木質化后解去支柱。
4.6 摘心去葉 待新梢長至50 cm時及時摘心,同時摘去頂部葉片2~3片以促進分枝。插雙接穗的可待接口處傷口完全愈合后疏除其中1個,僅保留1個。
4.7 防治病蟲害 嫁接當年,主要注意對卷葉蟲類、蚜蟲和早期落葉病的防治,在接芽剛成活時要特別注意對金龜子等食葉害蟲的防治。卷葉蟲類可采用75%辛硫磷1 000倍液噴殺,蚜蟲可用吡蟲啉防治,早期落葉病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預防。嫁接第2年后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即可。
4.8 整形修剪 冬剪時繼續(xù)按照原樹形選留頂端直立旺枝作中心干延長枝,去除競爭枝。主枝上選留生長健壯、角度適當的枝做主枝延長枝,去除競爭枝和直立枝。側枝上去除過密枝條。春季萌芽前可在光禿部位用刀刻芽,促進枝條萌發(fā),緩和樹勢,形成大量短枝。夏季可用扭稍、摘心等方法,促使新發(fā)枝條成花。秋季進行拉枝促進枝條營養(yǎng)積累以提高花芽質量。
5 接后表現
5.1 果實性狀表現 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0.86,平均單果質量200 g,最大單果質量達280 g。果形端正,整齊度高。果底黃綠色,陽面桃紅色,著色面積74%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糖度13.5%。肉質白色,味甜多汁,口感細脆。果點小而稀,果皮較薄。常溫下可貯存14 d左右。
5.2 生長結果習性 珊夏干性較強,萌芽力和成枝力亦強。以短、中果枝結果為主,短果枝占62.5%,中果枝27.7%,長果枝占9.8%。樹適應性強,連續(xù)結果能力強,耐瘠薄,栽培管理相對容易。
5.3 物候期 在興隆縣4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開花,4月底盛花,5月初謝花。果實發(fā)育期110 d左右,8月初果實著色,8月中下旬開始采收。
5.4 效益情況 大樹改接珊夏后第2年少量見果,第3年平均株產20 kg,最高株產30 kg,第4年即恢復產量,平均株產28 kg,市場售價12~16元/kg,每667 m2收益20 000元以上,比種植富士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