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4.2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3.021
昌黎位于燕山山脈南麓,山前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品質上乘。
1 苗木及品種選擇
1.1 苗木選擇 對于實生苗,要選擇一級栗籽育的苗,提高栽植成活率和緩苗速度。標準為:苗木根徑超2 cm,高度不低于100 cm,根系完好,根長20 cm以上,有5條以上須根。同時要注意實生苗與本地嫁接接穗的親和程度和本地適應性。
對于嫁接苗,除注意以上幾點外,要慎重選擇品種,配置足量授粉品種,尤其注意觀察嫁接口愈合情況以及是否發(fā)生病蟲害。
1.2 品種選擇 首先要選擇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和收購商看重的外觀和內在品質的品種;其次才考慮該品種的產量、抗性等其它特性。
板栗自花授粉性差,單一品種容易造成授粉不良,引起空蓬多、落蓬嚴重等問題。因此,每個栗園應選擇2~3個親合力強的品種作為授粉樹。
2 定植
無論栽植實生苗還是嫁接苗,定植前應挖100 cm見方的大穴,同時施足底肥。苗木栽植前盡量減少根部裸露晾曬時間,栽植時舒展根系,踩實,填土,栽后及時澆水,覆地膜保墑,培20~30 cm高的土堆,確保成活率,縮短緩苗期。
3 樹形選擇
目前主要樹形有2種,即小冠疏層形和開心形。小冠疏層形優(yōu)點是樹體能充分利用空間,單位面積產量高,適合在坡度較大,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陽面山坡栽植,缺點是高層樹冠管理不便,管理不當時容易影響下層樹體通透性;開心形優(yōu)點是枝體開張角度大,光照充足,便于管理,適合于平地栽植,不足之處是單層結果,產量受限。2種樹形在建園時可因地制宜,根據(jù)情況具體掌握。
4 肥水管理
板栗的萌芽肥、萌芽水極為重要。一般于萌芽前25 d左右(3月中旬)進行。以高氮、中磷、低鉀的復合肥為主,可按每棵盛果期樹1 000 g左右施入,同時加入適量硼等微量元素。施肥方法以淺施20~30 cm為佳,避免傷及根系。施肥后澆水,澆水后覆蓋保墑。
夏季施肥因樹勢而定,以磷鉀肥為主,避免枝條徒長。施肥后澆水。
每年9-10月秋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667 m2施2 000 kg左右,同時混入適量無機肥(復合肥),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入適量錳、硼等微量元素。施肥方法應以環(huán)狀溝施為宜,可在樹冠外圍挖深30 cm、寬40 cm的溝,將肥料與土壤在溝內混勻后填土。
5 整形修剪
5.1 生長季修剪 生長季抹芽可以減少新梢數(shù)量,促進樹體通風透光,防止郁閉,同時使營養(yǎng)集中供應給保留的枝芽,促進保留枝芽的生長。抹芽要在芽萌動時進行,到枝條半木質化時結束,越早越好。對新栽植實生苗上的芽,要將地面以上40 cm以下的芽抹除,以便嫁接。短截后發(fā)出的芽,用作培養(yǎng)預備枝的,需留2個,多余的抹去。同時抹去衰弱樹結果母枝下部的芽,以便增加雌花形成數(shù)量、提高產量。對于幼旺樹或旺樹的強壯、過長的枝可留4~5個飽滿芽,對中庸枝留2~3個飽滿芽,將多余的芽抹除。抹芽后由于養(yǎng)分集中會明顯增加雌花數(shù)量,可減少雌花芽的敗育率。總之,抹芽的原則是:留上去下,留大去小,留稀去密。
夏季修剪因枝而定,主要以疏枝為主。對于雌花新梢,盡量保留;雄花新梢,應在雄花序腋芽形成后,判斷其前端沒有雌花時,將整個雄花枝疏除(弱雄花枝可直接疏除);營養(yǎng)枝可選留1~2個留橛修剪,促生預備枝:強生長枝,視其位置和數(shù)量,盡量保留,以便形成預備枝,但需在5-6月進行摘心,促發(fā)分枝分散營養(yǎng),8月在飽滿芽處摘心,促其頂芽飽滿。修剪過程中要同時注意疏除直徑大于4 cm的大枝以及徒長枝、交叉枝、弱生枝等無效枝。
5.2 冬季修剪 冬剪主要利用板栗枝條基部芽體受刺激后容易萌發(fā)的特性,修剪時間應于日均溫連續(xù)5~7 d低于7 ℃時進行,修剪量掌握在全樹枝量的1/5~1/3,樹勢弱要加大修剪量,促發(fā)新枝,樹勢強適當減少修剪量,緩和樹勢。
1年生枝留基部2~3個芽重短截,促發(fā)更新枝,在擴冠的同時避免后部光禿;2、3年生枝在向光面留橛(2~3 cm)回縮,刺激基部隱芽萌發(fā)形成更新枝。修剪時要整體考量枝組位置,注意更新,防止結果枝外移。春季萌芽前,可在大枝光禿部位刻芽,以促發(fā)更新枝。
6 病蟲害防治
板栗病蟲害以板栗內腐?。ê诎卟 ⑻烤也〖跋x害共同危害的總稱)為主。
炭疽病、黑斑病是真菌性病害,可于花前、花后,分2~3次全園噴25%咪鮮胺1 500倍液進行防治。
栗癭蜂、栗實象、桃蛀螟等害蟲易給栗果造成傷口,易引起病害侵染。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全園噴25%滅幼脲懸浮劑2 000倍液或溴氰菊酯等殺蟲殺卵的混合藥劑,防治蛀果害蟲,降低板栗內腐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