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電影《草木人間》被稱為國內首部反傳銷題材電影。片中的主人公吳苔花是一名采茶女,丈夫拋下她和兒子何目蓮多年杳無音信,孤苦無依的她艱難地拉扯著兒子長大。在經(jīng)歷了失去工作和愛情等重大挫折后,吳苔花準備換一種“活法”。這一次,她被好姐妹蠱惑進了一個叫“蝴蝶國際”的傳銷組織,也隨之步入了命運的泥潭……
影片用第一視角帶著觀眾“深入”傳銷組織內部,零距離觀察,沉浸式“體驗”,鮮活地展示了這類組織如何控制人的心智、改變人的行為。通過影片展示的花樣翻新的“心靈騙局”,令觀眾明白為什么在反傳銷力度如此巨大的背景之下,還會有那么多人飛蛾撲火、執(zhí)迷不悟。
傳銷被稱為經(jīng)濟毒瘤、精神毒品,不僅僅在于yaTLw02lj/Z0X2p/7CfI9g==造成人們金錢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對于人們心理上的傷害。有的人由于參與傳銷活動導致家破人亡;有的則因為金錢上、精力上過分投入,沒有實現(xiàn)預期目標而精神崩潰。可以說,一旦陷入傳銷泥潭就可能萬劫不復。
傳銷的可怕之處在于,傳銷組織利用儀式感,通過激發(fā)欲望、確立目標、制造群體壓力等洗腦的手段,對人實現(xiàn)精神控制。一方面抓住人性貪婪的弱點,利用受騙者想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的愿景,不斷畫大餅、立flag(游戲用語);另一方面利用一些失意者渴望得到認可的心理,不斷輸出情緒價值,利用情感共鳴使受害者不知不覺中融入其群體并被同化。
本片的主人公吳苔花就是這樣陷入傳銷陷阱的:她原本是一個勤勞、樸實的母親,以兒子為自己生活的全部,過著命途多舛且不斷被否定的自卑人生。傳銷者一句肯定贊賞的話語,便令她感動得熱淚盈眶,一聲響亮的口號便喚醒了她心中一直壓抑的自我意識和欲望——“原來我是最重要的”“我想做個獨立的女人”“我要賺錢讓兒子過上好生活”,只有“加入團隊”才能“重啟人生”。甚至到最后,明知道是個騙局她也要義無反顧地投入?!翱梢园l(fā)瘋,不可認命”這是影片中傳銷者喊破嗓子的口號,也就是傳銷組織為其提供的情緒價值。
正如學者羅翔在談及人們深陷傳銷陷阱的理由時所言:大部分加入傳銷組織的人都有強烈的情感需求,可能事業(yè)不幸、婚姻不幸,他們?yōu)榱双@得群體的認同和安全感,放棄了自己的主見與自由,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而這些騙局就是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用話術為受騙者“量身定制”一個美好的夢,讓受害者情愿活在“成功者”“實現(xiàn)價值”的春秋大夢里,不愿回歸現(xiàn)實,不愿面對現(xiàn)實中慘敗的自己……
影片不僅講述了吳苔花誤入傳銷組織的經(jīng)歷,更講述了其兒子何目蓮不斷成長、努力營救母親的過程。據(jù)介紹,這個故事脫胎于佛教傳說“目連救母”。片中,為了拯救母親,何目蓮不惜一切代價,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傳銷組織內部,探尋母親的蹤跡,搜集證據(jù),報警求救,終于把母親從陷阱中打撈出來。影片用隱喻的方式,呼吁大家要多關注自己親人的感受,用親情編織“防護網(wǎng)”,避免他們將騙局陷阱當作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路徑。
人生雖苦,草木有情。唯有愛,能拯救迷失的人性,拯救癲狂的人生。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