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內容,或通過記敘、描寫、說明,再現(xiàn)客觀物象;或通過抒情、議論,表現(xiàn)主觀心境。在寫作過程中,同學們如果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那么筆下的內容會更加豐富多彩,表情達意也會更加自然流暢。
《“兵”士勇猛 “馬”馳疆場 “俑”人千相》寫自己參觀兵馬俑的感受,敘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為記敘;摹寫俑的外貌“單眼皮,大眼,眉毛濃厚,大方臉……”、三號坑馬的外形,為描寫;對“‘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相關知識的介紹,為說明;看到兵馬俑的第一反應“震驚”,為抒情;參觀過程中的見解、參觀后的思考,為議論;還有開頭引用的感慨,結尾自賦的詩句,是議論,也是抒情。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邊敘邊描,逐步展開,適時補充說明,時而抒真情,時而解疑惑,時而言灼見,讀來意味深長。
《焦屑》寫關于江淮美食焦屑的故事,文篇在描述賣焦屑的吆喝聲中鋪開;接著講述了焦屑產生的相關背景,以及描寫了店鋪人來人往買焦屑的情景,用筆有敘有描,佐以抒情和議論,寫出了人們對焦屑的回憶——“美好而溫暖”。隨后小作者敘寫城市化進程加快后有關焦屑的情況,話語敘中含情。全文在記敘中展開,適時描寫、抒情、議論,把自己對焦屑的情感表現(xiàn)得很深切,引起讀者的想象和思考。
《少年畫像》寫朋友間的分別,全文以記敘為主,輔以描寫、抒情等,用倒敘的方式,描述了“我”和她相識、相知、相別的過程,抒寫了“我”對真摯友情的難忘和對友人的祝福。文章敘為基礎,描為拓展,重點描述了“我”和友人離別時的幾個場景,敘描之間,真情自然流露,天真爛漫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同學們,要想文章的語句更富意蘊,更有情感,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這會讓文章更有感染力,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黃進風,江蘇省蘇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蘇州高新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蘇州高新區(qū)少年文學院院長,蘇州高新區(qū)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