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城市書寫中,北方的京津冀、南方的滬港臺在很多作家筆下彰顯著獨特的風情,而上海因其典型的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多元文化特質而備受矚目。如果想找一位與上海有密切聯系的作家,那無疑當數當代著名女作家王安憶了。
王安憶出生于江蘇南京,但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卻一直與上海這個都市息息相關。王安憶的《長恨歌》《富萍》《天香》等小說集中以上海為故事的重要場所,她從身邊的日常生活出發(fā),通過獨特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上海的地域文化和城市風情,構筑了充滿獨特魅力的上海城市空間。
在不到百年時間里,上海從一個小漁村迅速發(fā)展為一座大都市。幼時,王安憶跟隨母親遷移到上海定居,在她童年的記憶中,上海是那樣的繁榮、美好。在《冬天的聚會》中,作家以兒童視角好奇地觀察著:“不遠處的中蘇友好大廈,頂上的那一顆紅星,在夜空里發(fā)亮。大廈的輪廓就像童話里的宮殿,寬闊的底座上,一排羅馬廊柱。第二層,收進去一周,壁上環(huán)著拱形的巨窗。再上去一層,再收小一周。逐漸形成巍峨的塔狀。大廈底下,有噴泉,雖然在平常日子里不開,但噴泉周圍寬大的大理石護欄,看上去就已經相當華麗。有了這座宮殿,四周都變得不平常了,有一股偉大而神奇的氣息籠罩在上空。” 不難看出,作家用“巍峨、華麗、偉大、神奇”等詞語表達了對上海的高樓大廈、霓虹閃爍等都市風貌的驚訝和贊嘆之情。
與高樓大廈相比,弄堂是上海獨特的民居建筑,是由聯排式緊挨著的老房子構成的小巷,散發(fā)著濃郁的市民生活氣息。在小說《本次列車終點》中,上海知青陳信回到上海的家中,簡陋的小屋、擁擠的澡堂,都讓漂泊十年的他在這狹小的空間中得到從未有過的安心?!熬谱泔堬?,洗了個熱水澡,躺在‘違章建筑’那張同弟弟合睡的大床上時,他感到舒適得像醉了。干凈暖和的被子發(fā)出一種好聞的氣息,床頭寫字臺上開著臺燈,橙色的燈光柔和地照亮著這間簡陋的小屋,枕邊有一疊期刊……”在他心里,擁擠、嘈雜的弄堂里流淌著家的溫暖。
王安憶自幼就生活在弄堂里,她兒時的家就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淮海中路后的一條弄堂,弄堂口有一個街心花園,花園后是一排紅磚洋房,有四合院樣式的天井。王安憶曾多次提及這條小弄堂,它承載了作家對上海弄堂最深刻的記憶。小說《長恨歌》開篇就繪聲繪色地描繪上海弄堂:“站在一個制高點上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街道和樓房凸現在它之上,是一些點和線,而它則是中國畫中稱為皴法的那類筆觸,是將空白填滿的。當天黑下來,燈亮起來的時分,這些點和線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p>
小說中,這些弄堂里拮據、精明的市民人物身上體現出了堅韌、精致的城市品質。如《長恨歌》的女主角王琦瑤便是從石庫門弄堂走出,住進了愛麗絲公寓弄堂;而《好婆與李同志》里的好婆不僅對日常生活精打細算,也與弄堂里的鄰居們打成一片。弄堂成為王安憶鋪陳上海市井風情、展現世俗人生的獨特空間,代表著上海這座城市的人間煙火和生活本真。
王安憶說,她從小被來自揚州的保姆帶大,不會說上海話,常常被地道的上海人“另眼相看”。正是這樣一份經歷,使她在描寫上?!巴鈦碚摺钡纳顣r更易生發(fā)出情感共鳴。小說《富萍》講述了富萍從蘇北鄉(xiāng)村來到上海的奮斗故事,在這里她可以“憑自己勞動掙錢”,而“勞動使她意識到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自由,這也是上海精神的另一面。小說中還寫了與富萍一樣同為城市移民的保姆群體和棚戶區(qū)船工鄉(xiāng)民們,如富萍舅舅一家靠開船運送垃圾為生,雖然岸上總有人看不起他們,但他們很講衛(wèi)生,生活得干干凈凈、一絲不茍:“紅漆的床,柜,地板,板壁墻,每天都要刷洗一遍。后艙里是垃圾,用帆布遮住,邊和角都拉嚴實了,系牢,不漏一絲縫?!笨偠灾醢矐浬朴谕ㄟ^描述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反映一種任勞任怨、樂觀本真的人生態(tài)度。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下,傳統的上海弄堂正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新時代色彩的都市建筑。王安憶的《遍地梟雄》等以上?,F代都市為背景的小說都寫到了這種城市的變遷。上海市中心地段的“新天地”,前身正是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平安里。這個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的現代都市消費空間就是對傳統石庫門弄堂建筑進行了大幅度改造而建成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灘、浦東新區(qū)等現代地標幾乎是在一夜崛起,上海成為一座蜚聲中外的國際化都市。如今的外灘,是一個風格迥異、中西合壁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面對著開闊的黃浦江,江面、長堤和燈光共同構成了最具上海氣質的獨特夜景。
無論是傳統的弄堂情致,還是新時代的都市風采,王安憶以個人的日常生活聯結起她對這個城市的細膩觀察和深情書寫。她的一部部經典之作,也便成了真實可感的上??s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