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一個小山村里,在那里生活的往事是我心中無法磨滅的印記。再次回來,兒時記憶像火山噴發(fā)般涌出……這些回憶讓我讀懂了,我無憂的童年是那個小村莊給予的,是村莊里善良的人們給予的。
我順著兒時的記憶在山村里走著。我看到了那臺碾子,現(xiàn)如今覆蓋著塵土,但上面有一副橫批——“年年有余”,看著像新貼上去的,我猜是村里的哪個老爺爺寫的。還記得在六歲那年,我和幾個伙伴一起出去玩。轉(zhuǎn)了整個村,在旮旯看到了一臺碾子。聽爸爸說他們吃的糧食都是從那兒推出來的,現(xiàn)在有了機器,碾子幾乎不用了。我和伙伴們一起比賽推碾子,一圈又一圈,玩得忘乎所以,結果錯過了午飯時間。最后回到家才知道,好幾個大人出去找我們都沒有找到,我們自然都挨了一頓罵。
往前走,一群孩子在玩玩具:奧特曼、大黃蜂、各式各樣的玩具車。突然,我看到了一條玩具蛇,于是,思緒拉回了那年——有一天,大人們都在外面吃飯,我一個人在房間看電視,結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條蛇。我“啊”地大叫一聲就躥出去了。媽媽這時恰好回來,聽到我的叫聲,馬上跑過來將我抱走。我躲在媽媽的懷里,瑟瑟發(fā)抖。爸爸和其他幾個大人一起將蛇抓住,還哈哈大笑。我掙脫了媽媽懷抱,沖到蛇的旁邊,上下左右打量著。鄰居叔叔還將暈死過去的蛇抓了起來,在我面前搖晃著。我時而躲開,時而又湊上前,雖然很想親手抓一抓,又擔心它會醒過來,心里直打鼓。
轉(zhuǎn)過一個胡同,一棵大槐樹映入眼簾。它已有上百歲了,粗粗的樹干中部有一個大空洞,孩子們在里面玩耍著,但這個洞卻絲毫不影響它的生長。再往上看,茂密的枝葉形成了一頂大帽子,也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圓形的樹蔭,村里老人們正悠然地在樹下閑聊著。這情景像極了《桃花源記》里“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場景。老人們都說:“趕上好時候了?!蔽艺嬲耍瑖业暮谜?,讓“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變成了現(xiàn)實。
我走遍了整個村莊,每到一個地方,我都能看到一群孩童嬉戲打鬧的場景。夕陽西下,余暉將小村莊籠罩在自己的懷抱,溫馨,寧靜。
我回頭又看了一眼這小小的村莊,它好像真的很小,小到一會兒就走完了;它好像又很大,大到覆蓋了我的整個童年。
●點評
作文思路清晰,小作者以游記的形式帶領讀者參觀自己的家鄉(xiāng),中間穿插著一些自己童年的往事。小作者以回憶和現(xiàn)實交替的方式進行寫作,通過記錄一些零碎小事,讓讀者讀懂了自己童年的快樂,讀出了家鄉(xiāng)人的淳樸、善良,表達了小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熱愛和對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戀。
【北京市懷柔區(qū)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