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人心隔肚皮”,胃腸疾病也隔著肚皮,讓人“難以琢磨”。胃腸超聲能非侵入性地穿透腹壁,清晰地顯示胃腸道的復雜結構,“透視”肚子里的秘密,有助于醫(yī)生診斷疾病,是強有力的輔助診斷工具。目前在發(fā)現(xiàn)胃炎、胃潰瘍和胃腸腫瘤等方面已展現(xiàn)出獨特價值。
▲ 穿透腹壁,窺見內部
胃腸超聲利用超聲波的穿透性和反射性,實現(xiàn)人體內部結構的可視化。當超聲波遇到胃腸組織時,根據(jù)組織的密度和彈性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聲波。反射聲波被高靈敏度的超聲探頭捕捉并轉化為電信號,經(jīng)過計算機處理后,在屏幕上呈現(xiàn)胃腸道的二維或三維圖像。
▲ 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胃腸超聲作為一種實時診斷成像方法,可以提供有關運動、流量、灌注、蠕動、器官充盈和排空的信息,具有較高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胃腸超聲圖像以高清晰度著稱,能清晰地顯示胃腸道的各層結構,包括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等。精細的分層顯示,有助于醫(yī)生準確判斷胃腸道的健康狀況,發(fā)現(xiàn)病變。
▲ 各種病變,精準識別
(1)胃炎:通過胃腸超聲可觀察到胃黏膜充血、水腫等炎癥表現(xiàn),為胃炎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jù)。
(2)胃潰瘍:通過胃腸超聲,醫(yī)生可清晰地看到胃壁上的潰瘍病灶,評估其大小、深度及其周圍組織的改變,有助于區(qū)分潰瘍的不同階段和嚴重程度。
(3)胃腸腫瘤:胃腸超聲在診斷胃腸腫瘤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不僅能發(fā)現(xiàn)胃腸壁上的腫塊,對腫塊的大小、位置、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進行精確測量和評估,還能通過超聲圖像的特征性表現(xiàn)(如新月征、馬蹄征等)初步判斷腫塊的性質。
▲ 胃鏡之后,仍有必要
即使患者已經(jīng)完成胃鏡檢查,在發(fā)現(xiàn)胃部腫塊的情況下,仍然可進行胃腸超聲檢查。胃鏡是進入胃腔內部進行檢查的,可以直觀地檢查胃黏膜層和胃內的變化,但某些病灶不僅累及黏膜層,還隱藏在下方的黏膜下層、肌層,甚至漿膜層,胃鏡檢查可能低估病灶的范圍和嚴重程度。將腫瘤比作冰山,黏膜就是水面,胃鏡只能看到水面上的部分,而超聲可以看到水面下的部分。有些病灶甚至完全藏在黏膜下方,黏膜保持完整,胃鏡可能無法發(fā)現(xiàn)病灶,但胃腸超聲可以。
▲ 無創(chuàng)無痛,安全便捷
與胃鏡檢查相比,胃腸超聲具有無創(chuàng)無痛、安全便捷等優(yōu)勢。進行胃腸超聲檢查無需麻醉和插管,避免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檢查的接受度。并且檢查過程相對簡單快捷,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獲得診斷結果。此外,超聲沒有輻射,對人體沒有傷害。
▲ 檢查準備,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胃腸超聲檢查的準確性,患者在檢查前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檢查通常安排在上午,患者需空腹,前一日晚餐進軟食和素食,檢查前需空腹8—12小時,禁飲4小時以上。檢查當日不要穿著緊身或帶有金屬飾品的衣物,以免影響超聲波的傳播和接收。檢查過程中聽從醫(yī)生的指導進行體位調整和呼吸配合等。
▲ 適應證廣,也有禁忌
胃腸超聲適應證廣泛,包括:胃病初診檢查,不能耐受胃鏡檢查或有胃鏡檢查禁忌證,胃癌高危人群篩查,胃周圍毗鄰器官或病變導致胃壁受壓,健康人群體檢。
胃腸超聲的禁忌證包括: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急性胃擴張、臨床禁食者等。
胃腸超聲與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結合將進一步提高檢查的準確性和臨床應用價值,未來胃腸超聲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為醫(yī)生診斷胃腸道疾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