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同學們了解植物染料的知識,柳州市第十三中學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科學探究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讓同學們了解植物染料的秘密,并親自動手從植物中提取顏色。一起踏上這次特殊的旅程吧——
▍植物染料的奇妙世界
活動開始前,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植物染料是什么?能食用嗎?如何從植物中提取顏色呢?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開始了對植物染料的探索之旅。
在動手探究之前,老師先向同學們介紹了天然植物染料的歷史。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了解到,我國古代很早就使用天然染料染色,傳統(tǒng)的天然植物染色造就了中國紡織行業(yè)的輝煌,催生了“四大名錦”、藍印花布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實踐探秘,樂在其中
這次活動吸引了八、九年級的眾多同學參與。經(jīng)過兩輪選拔和培訓,最終確定了參與實踐的同學,并成立了多個實踐小組。
同學們先分組搜集有關(guān)植物染料的資料,再設(shè)計《常見食材制作可食用染料實踐表》,最后利用假期時間進行自主實踐。每個小組領(lǐng)取了不同的顏色任務和實踐工具,將使用電磁爐、蒸鍋、攪拌器等,通過蒸、煮、搗、攪拌等方法,從水果、蔬菜等中提取色素。整個過程,小組成員們積極參與,互相合作,記錄實驗過程,分享實踐成果。
小組成員咸陽的目標提取色是黃色,他用黃瓜提取顏色時失敗了(圖1、2),用芒果提取顏色效果不錯(圖3、4)。
小組成員陳起濤的目標提取色是紅色,他所選用的植物是紅心火龍果,只需要把果肉搗碎就能提取出紅色染料。之后用棉簽蘸取火龍果汁,在紙巾上涂抹,著色速度很快,但著色稍微有些不均勻。
小組成員黃琬珈和尤海宇的目標提取色是紫色(葡萄)和橙色(柑子肉、柑子皮和胡蘿卜)。取葡萄皮放入鍋里,倒入少許水,煮至液體呈現(xiàn)紫色為止。取柑子肉放入鍋中,用勺子碾壓果肉,接著倒入少許水,煮至液體呈現(xiàn)橙色為止。取柑子皮放入鍋里,倒入少許水,煮至液體呈現(xiàn)橙色為止。把胡蘿卜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倒入少許水,煮至液體呈現(xiàn)橙色為止。
經(jīng)過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紫色染料提取較成功,橙色染料只有用柑子果肉提取的染色比較明顯。
本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學會了植物染料的提取方法,增強了動手能力,還在探索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同學們在實踐中了解到植物的特性、食用安全性以及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