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蔓上班后就向我們訴苦,?說昨晚丈夫小孫又給她上了1個多小時的“政治課”。?聽她這么一說,?我們就知道,?她肯定是不占理,?否則就她那張得理不讓人的小嘴和“作精”體質(zhì),?怎么可能讓小孫有機會給她講道理呢??
蔓蔓和小孫是高中同學(xué),?戀愛談了七八年才步入婚姻殿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蔓蔓從小就是嬌公主,?父母就她這么一個女兒,?富養(yǎng)她長大。?她嫁給小孫后,?小孫也把她當公主寵著。?我經(jīng)常在朋友圈看見蔓蔓秀恩愛,?也知道她在家常常折騰。?與小孫一言不合,?或因工作上有了不順心的事,?就會拿小孫出氣。?小孫知道她的這個特點,于是,?她只要“作”,?小孫便千方百計哄她。?
但小孫會在蔓蔓心情好轉(zhuǎn)后,?跟她掰開揉碎地分析她生氣的原因,?最后是誰的問題誰就需要擔責(zé)。?我們都說,這對歡喜冤家不怕蔓蔓“作”,?就怕小孫講道理。小孫在處理夫妻矛盾和家庭問題時,?情商很高,?先禮后兵。?他總能第一時間把蔓蔓燃起的“戰(zhàn)火”撲滅,?等蔓蔓心態(tài)平穩(wěn),?冷靜下來后,?再跟她講道理,?這時蔓蔓就能聽進去了。?
我姑姑和姑父的相處模式和蔓蔓家相似。?姑父脾氣不好,?遇事容易動怒。?當初姑姑跟姑父處對象時,?爺爺托人打聽到姑父的脾氣不好,?便不同意這門親事,?但姑姑非姑父不嫁。?結(jié)婚后,?兩人經(jīng)常為瑣事爭執(zhí),?姑姑便回娘家,一住就是好幾天。?姑父需“三顧茅廬”才能將姑姑請回家,?因此,姑父被爺爺數(shù)落了好幾頓,?他便承認錯誤,?并保證以后不再和姑姑吵架。?但過不了多久,?兩人又吵架,?姑姑又回了娘家。?爺爺煩了,?見姑父屢教不改,便?讓姑姑和姑父離婚。?此話真嚇到了姑父,?從此,姑姑再也沒有因為和姑父吵架而賭氣回娘家。?
我們都以為姑父“改邪歸正”了,?后來才聽姑姑說,?姑父的脾氣他父母都沒辦法,?她更別想讓姑父改了。?但結(jié)婚多年,?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戰(zhàn)爭”后,?姑姑摸透了姑父的“實力”。姑父這人本質(zhì)不壞,?秉性善良,?就是情緒不穩(wěn)定,?脾氣上來了自己也控制不住。原先姑父發(fā)脾氣時,?姑姑立馬迎戰(zhàn),?糾正姑父的錯誤。?姑父說一句,?姑姑能說十句。?雖然姑姑說的有道理,?但姑父嗓門大、氣勢足,?姑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最后,姑姑只能拿出殺手锏——回娘家靜等姑父自投羅網(wǎng),?再伙同娘家親友團一致對外,?一舉拿下姑父。?姑姑表面上雖然贏了,?但姑父用的是權(quán)宜之計,?嘴服心不服。
后來,姑姑開始使用新“兵法”。?姑父有個特點,?他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發(fā)完火后,?見姑姑不理他,?也自知理虧,便假裝沒事人一般,?變得和顏悅色起來。?此時,姑姑才坐下來跟姑父交談,?指出姑父的不足和錯誤。此時,?姑父已偃旗息鼓,?無心戀戰(zhàn),?只想盡快求和。?加上姑姑說得很在理,?姑父心服口服,姑姑便不戰(zhàn)而勝。?
常言道:“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其實,家?既要講愛又要講理。?如果一味講愛,?不講道理,?那么一方只會無休止地包容,?陷入內(nèi)耗;?另一方卻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認知無法得到提高。?時間久了,?不利于家庭和睦。?夫妻之間、?家庭成員之間講道理沒錯,?但道理要講得讓對方能聽進去,并接納吸收,?就需要針對個人特點,?對癥下藥了。??
責(zé)編/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